Workflow
飞—感—算一体化监测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能视觉感知更能探测CO浓度 无人机练就“嗅得准”的“电子鼻”
科技日报· 2025-10-28 08:12
与此同时,无人机自身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作为无人机动力源的锂电池,其热失控问题犹如悬在无 人机飞行安全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传统电池管理系统基于电压和温度监测的预警方式存在明显 滞后性,当检测到异常时往往为时已晚。"陈达认为,实现锂电池热失控的极早期预警,是保障无人机 飞行安全、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必须攻克的难题。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传感器领域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传感器》,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环境智能感知领 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技术为无人机在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拓展了新的可能。 破解感知瓶颈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电力巡检、农业植保、测绘等诸多领域。 然而,在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等对信息感知要求更高的场景中,传统无人机面临着"看得见"却"嗅不 到"的技术瓶颈。 "目前环境监测主要依靠地面固定监测站。这些站点虽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但其点状分布模式存在 明显局限。"陈达介绍,由于站点布局稀疏、数据更新慢,传统监测手段难以捕捉污染物在复杂环境中 的立体扩散规律。特别是在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时,传统监测手段往往难以为精准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数 据支持。 更令人担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