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镖4.0医疗AI影像标注平台

搜索文档
东软集团20250312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东软集团、上海思睿、东软医疗、西康运营院、望海康信 - **行业**: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东软集团基本面变化 - **业务落地与业绩承诺**:已实现几百家医院业务落地,形成实质业务收入和上万病例应用;新一轮股权激励业绩承诺2024年主营业务利润4.2亿,2025年5亿,2026年6亿,CAGR超20% [1] - **财务表现**:经营现金流创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保持增长 [1] 收购上海思睿的意义 - **客户协同**:思睿核心客户为字节跳动、京东等高科技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企业,补充东软在新业务方向的客户资源 [2] - **AI业务协同**:思睿在与字节跳动合作中,重兵投入豆包、火山等AI业务,增强东软在AI新赛道的协同能力 [2][3] - **估值与对价**:思睿连续几年营收9亿、利润几千万,东软以6.9亿估值、3.97亿对价收购其57%股权 [3] AI+医疗赛道布局 - **行业价值理解**:通用大模型不能解决医疗场景落地问题,东软关注基于医疗场景理解和数据解决AI价值化问题 [5] - **自身业务优势** - **医保信息化**:东软是中国医保信息化龙头,按IDC报告市占率排名第二,在参保人群覆盖、省份城市覆盖、核心系统覆盖率、中标金额和数量等方面市场第一 [6] - **医疗影像管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影像管理产品PAC市场排名第一(按IPC 2023年报告) [7] - **医院核心诊疗系统**:按IDC报告市场份额排第二 [7] - **客户覆盖**:附带600多家三级医院、2800多家医疗机构、8万多家基层医疗卫生组织 [7] 旗下公司业务情况 - **东软医疗** - **设备地位**:是中国第一台CT发明人,CT赛道销量国内top3 [8] - **融资与发展**:完成融资分拆,引入宏益、高盛、通用技术集团等投资人,加速产品迭代 [8] - **AI+医疗业务**:开展Matters业务,实现多模态数据与影像识别、智能算法结合,覆盖16000多家医疗客户 [9] - **西康运营院**:提供互联网线上问诊和护理到家服务,符合医疗管控要求,在浙江宁波实现医保付费,服务人群超百万,参与在线医生和护士分别达十多万和十万名,2023年居家护理服务量和咨询量三位数以上增长 [10] - **望海康信**:围绕医院精细化运营提供HRP医院ERP系统,与东软集团前台诊疗业务覆盖全院信息化需求 [11] 产品临床落地与应用 - **临床落地情况**:产品在90多家顶级医院长期临床落地应用,如武汉中南医院等;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业务增长,问诊量达几十万到几百万 [14][15] - **业务区别优势**:在问诊环节应答质量、精准识别、智能追问、病例与电子病例引入协同方面表现扎实,更关注提升医院流程效率和患者体验 [16] 飞镖4.0医疗影像标注平台 - **产品地位**:是业界公认最好的医学影像辅助标注平台,获西京医院、四川华西等顶级医院专家团队临床专家共识推荐 [18] - **数据积累**: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标注医疗影像数据达5500万张 [19] - **商业模式**:以license形态售卖,也提供SaaS模式按使用时长付费;更关注与医生团队合作开展临床科研 [19] AI+医疗垂直应用案例 - **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2019年开发新冠疫情临床诊断AI算法,2023年获肺部New Long Care产品二类证,慢组肺识别算法应用于几百家医院、两万多临床病例 [20][21][22] - **与吉序明院士团队合作**:2018年开发面向脑卒的算法,2022年获中国第一个三类医疗器械证(针对New Brain Care产品),算法用于基层医院辅助诊断,实现商业变现 [23][34] 其他疾病算法与应用 - **泛血管类疾病**:与天坛医院王院长联合开发近十个子产品,在多家医院落地应用,如脑血管类在四川华西等医院,冠心病类在三大齐鲁等医院,主动脉类在西京医院等 [26] - **西骨关节炎**:开展手术智能规划和慢病全程管理算法研究 [28] AI+医疗市场切入点与优势 - **市场切入点**:关注提升基层医生水平,解决90%以上基层医生的临床问题,实现更大社会价值 [28] - **合作优势**:全链条覆盖医院管理流程、专业知识和影像数据,拥有全生命周期闭环数据;开发团队为复合型人才,懂算法、计算机和医疗专业知识 [29] AI+医疗发展机遇 - **算力平权影响**:deepseek带来算力平权,提升AI+医疗关注度,医院、医生团队和投资人更关注该领域,带来新的科研和开发合作机会 [30] - **医保政策机遇**:国家医保总局要求医院让患者获取影像数据,东软早有影像云布局(如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影像云),此政策将改变商业模型 [30][31] 产品推广策略 - **生态合作**:与华为等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动AI+医疗赛道落地 [35] - **内部策略**:内部要求AI+医疗落地要快,不在意初期收入,智能医疗研究院产品内部结算可零价结算 [36] 产品优势与区别 - **与其他医疗大模型区别**:东软做的是垂域应用落地和智能体,而非底层大模型;在智能体落地应用方面投入早、落地早;有多个二类证、三类证产品,临床应用案例多,算法准确度高(如脑卒算法90秒多模态数据输入准确度达95%以上) [37][39][40] - **AI原生应用产品**:包括慢组肺、主动脉夹层、泛血管识别、脑卒、西骨关节炎等产品 [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绩增长原因**:2022 - 2023年医疗健康板块收入连续增长(2022年28.5%,2023年29.7%),得益于创新产品推出和与医院的深度联合科研合作,拉动传统医疗信息化板块收入增长 [12][13] - **产品进入指南与共识**:飞镖产品进入指南,脑卒类产品New Green Care于2022年进入中国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专家共识 [35] - **影像AI产品收入问题**:有投资人询问影像AI产品目前收入及未来三到五年增长空间 [32] - **脑卒AI产品竞争与商业化**:脑卒AI产品是国内唯一获三类证产品,通过国家卒中中心覆盖几百家基层医院实现商业变现(医院联入付费或按病例付费)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