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
搜索文档
十一批集采降幅较大但影响或有限,4Q板块催化剂有望改善投资情绪
交银国际· 2025-10-31 22: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报告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虽降幅较大但对覆盖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基本面依旧强劲向好 [4][8] - 10月港股医药板块回调主因情绪回落和资金获利了结 预计11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 投资情绪有望企稳回升 [4] - 建议关注创新药及CXO等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报告期内(2025/10/22-10/29)恒生指数上涨2.2%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9% 跑输大市 在12个指数行业中排名第12位 [4][10] - 子行业表现分化 CXO板块表现最佳(+4.6%) 生物药板块表现最弱(-2.3%) [4][10] - 个股方面 药明合联(+7.7%)、欧康维视生物-B(+6.9%)、三叶草生物-B(+6.8%)涨幅居前 [10] 第十一批集采分析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 全部拟中选 全国4.6万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 445家企业794个产品投标 272家企业453个产品获拟中选资格 中选率为57% [8] - 计划于2026年2月开始执行 [8] - 竞争最激烈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8家投标)、头孢唑肟注射剂(41家投标)、法莫替丁注射剂(38家投标) 按首次报价计算平均降幅(以限价计)分别为90%、41%、85% [8] - 原研产品共26个 仅2款中选 分别为B.Braun Melsungen的复方电解质注射剂(Ⅱ)及晖致制药的尼麦角林口服常释剂型 按首次报价测算降幅分别为40%、54% [8] - 覆盖公司中 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分别有12、11、6、1个品种拟中选 预计对整体收入贡献较小 业绩影响有限 [4][8][9] 机构持仓分析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股比例小幅下降 截至10月28日为21.9% 较9月末减少0.5个百分点 配置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至5.8% [36] - 外资持股比例相较于9月末持平 配置比例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 [36] - 本周内资重点增持医疗器械/材料企业及“AI+医疗”概念、民营医院标的 外资则加仓创新药及CXO企业 [4][39] - 内外资加大创新药布局的大方向不变 [4] 板块估值水平 -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各子板块市盈率TTM存在差异 互联网医药板块最高(46.4倍) 流通板块最低(7.4倍) [19] - 其他主要子板块估值:处方药板块27.6倍 中药板块10.0倍 生物药板块12.9倍 器械板块18.6倍 CXO板块26.2倍 医院板块8.7倍 [19] 投资建议与关注方向 - 创新药领域推荐关注三生制药、德琪医药(短期催化剂丰富)、先声药业、和黄医药、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 [4] - CXO领域推荐关注药明合联等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4]
医药行业周报:十一批集采降幅较大但影响或有限,4Q板块催化剂有望改善投资情绪-20251031
交银国际· 2025-10-31 19:27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虽降幅较大,但对覆盖药企业绩影响有限 [4][8] - 10月港股医药板块回调主因情绪回落和资金获利了结,基本面依旧强劲向好 [4] - 预计从11月起,行业催化剂增多,投资情绪有望企稳回升 [4] - 继续推荐关注创新药和CXO等细分方向 [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本周恒生指数上涨2.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0.9%,跑输大市,在12个指数行业中排名第12位 [4][10] - 子行业表现分化:CXO板块上涨4.6%,表现最佳;生物药板块下跌2.3%,表现最弱 [4][10] - 个股方面,药明合联周涨幅达7.7%,位列涨幅榜首;圣诺医药-B周跌幅达17.3%,位列跌幅榜首 [10] 机构持仓动态 - 10月以来,内资通过港股通持有医药股的比例小幅下降0.5个百分点至21.9%,配置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至5.8% [36] - 外资持股比例相较于9月末持平,配置比例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 [36] - 本周内资增持医疗器械/材料企业及“AI+医疗”概念股,外资则加仓创新药标的,内外资操作方向呈现相反态势 [4][39] 第十一批集采分析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全部拟中选,中选率为57%,计划于2026年2月开始执行 [8] - 竞争最激烈的三个品种平均降幅较大:二羟丙茶碱注射剂降幅90%,头孢唑肟注射剂降幅41%,法莫替丁注射剂降幅85% [8] - 覆盖药企中,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分别有12、11、6和1个品种拟中选,预计对整体收入贡献较小 [4][8][9] 板块估值水平 -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各子板块市盈率TTM存在差异:互联网医药板块最高,为46.4倍;流通板块最低,为7.4倍 [19] - 其他主要子板块估值:处方药板块27.6倍,生物药板块12.9倍,中药板块10.0倍,器械板块18.6倍,CXO板块26.2倍,医院板块8.7倍 [19] 重点公司估值与评级 - 报告覆盖的多数公司获得“买入”评级,例如科伦博泰生物目标价549.00港元,潜在涨幅30.2%;荣昌生物目标价109.00港元,潜在涨幅29.0% [46] - 部分公司获“中性”评级,如药明生物目标价34.00港元;百时美施贵宝获“沽出”评级,目标价33.10美元 [3][46]
TempusAI启示:用数据构筑AI+医疗行业领先优势
中邮证券· 2025-10-31 14:3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聚焦于AI+医疗行业,通过分析海外领先企业Tempus AI的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并对比梳理国内相关公司的发展现状,认为该领域存在显著投资机会 [4][5][7][8][9][10] - 海外市场以Tempus AI为代表,已建立起以私有真实医疗数据为核心壁垒的“检测-数据-AI”飞轮商业模式,并指引2025年调整后EBITDA将首次转正 [4][5][6][25][58] - 国内市场处于从0到1的拓展期,多家公司在医疗AI应用生态、垂类大模型、AI赋能药物研发及中医、早筛等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7][8][9][10] 海外案例:Tempus AI深度分析 业务概览与财务表现 - Tempus AI是一家数据驱动的AI辅助精准医疗公司,2024年收入达6.9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8%,Non-GAAP毛利率为58.3%,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4][2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3.15亿美元,同比增长89.57%,Non-GAAP毛利率提升至62.78%,调整后EBITDA为-558万美元,同比显著改善82.11% [25] - 公司将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2.6亿美元,并预计调整后EBITDA首次转正,达到500万美元 [4][58] 竞争优势与数据壁垒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构筑了全球最大的肿瘤学专有数据集,其数据量比最大的公共基因组数据集TCGA多50倍以上,多模态医疗保健数据超过350PB [5][22] - 公司与全美超过3000家医院、65%的学术医疗中心、50%的癌症医生以及美国收入前20的制药公司中的19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22] - 通过双向直连超过4500家医疗服务机构,形成了“数据飞轮”效应和网络效应,持续深化数据壁垒 [24] 基因检测业务 - 基因检测业务是当前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31%,毛利率为59.44% [32] - 业务主要包括xT(DNA检测)、xG(遗传检测)和xM(癌细胞残留检测)[36] - xT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检测量达8.4万次,同比增长26.32%,平均售价为1584美元;高级版xT CDx定价4500美元,预计2025年底销量占比达40%,将带动平均售价和毛利率提升 [37][62] - xG业务通过收购Ambry Genetics快速扩张,2025年第二季度测试量达12.8万次,同比增长31.96% [40] - xM业务预计在2025年底获得医保报销批准,并在2026年开始放量 [41] 数据及服务业务 - 数据及服务业务为高毛利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0.73亿美元,同比增长35.69%,毛利率高达73.85% [45] - 截至2024年底,该业务剩余合同价值超过9.4亿美元,净收入留存率达到140% [45][48] - 公司与阿斯利康/Pathos达成2亿美元合作,共同开发肿瘤学多模态基础模型,该项目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贡献1600万美元收入 [59][64] 国内市场:AI+医疗公司梳理 医疗信息化与AI应用 - 润达医疗:加速落地AI数智化产品,打造B端医疗智能体“良医”和C端健康智能体“晓慧”,并推出城市医疗一朵云方案 [7][74][75] - 嘉和美康:依托20年医疗信息化经验,以多模态数智中台为底座,打造医疗AI全场景应用生态 [7][78] - 卫宁健康:发布医疗垂类大模型WiNGPT 3.0和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 2.2,已在近150家医疗机构实现AI场景部署 [8][83][84] AI赋能研发与特色领域 - 晶泰控股:AI+机器人赋能药物研发,2025年上半年药物发现解决方案营收达4.35亿元,同比增长615.2% [8][93] - 固生堂: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实现中医资源智能匹配 [8][95] - 医渡科技:核心AI医疗算法引擎YiduCore已处理超55亿份授权医疗记录,覆盖2800多家医院,在医疗行业大模型市场居领导者地位 [8][97][102] - 讯飞医疗科技:背靠科大讯飞,其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6万家基层机构,累计提供超8.77亿次辅诊建议;2023年营收位列中国医疗AI行业第一,市场份额5.9% [9][104] - 云知声: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0.2%至4.05亿元,其中医疗业务单客户收入同比激增116.2%至101.3万元 [9][113] - Mirxes觅瑞:专注于RNA液体活检,其GASTROClear™血液胃癌试剂盒已在新加坡获批;2025年上半年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分部收益同比大增50%至1047万美元 [9][116][117]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润达医疗、嘉和美康、卫宁健康、晶泰控股、固生堂、医渡科技、讯飞医疗科技、云知声、Mirxes觅瑞等公司 [10][119]
迈瑞医疗:国际业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1.93%
中证网· 2025-10-30 12:39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29日晚,迈瑞医疗(300760)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91亿元,同比增长1.53%,环比增长6.88%;实现归属净利润25.01亿 元,同比下降18.69%,环比增长2.50%;实现经营性现金流33.51亿元,同比增长30.02%。2025年前三季 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34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75.70亿元。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1.93%,其中欧洲市场表现突出,同比增长超过20%, 独联体及中东非地区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拐点如期而至国际业务增长提速 大手笔投入之下,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设备和耗材类产品不断丰富,助力公司在高端市场不断 实现突破。在体外诊断产线,公司于第三季度推出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测定试剂盒、D-二聚体测定试 剂盒、游离睾酮测定试剂盒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3项。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化学发光免疫试剂 NMPA已上市产品91个,CE已上市产品98个。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推出了瑞智围术期决策辅 助系统、瑞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4K三维全域荧光智能影像平台、SV ...
“十五五”利好催化港股市场回暖,南向资金连续11日净买入医渡科技
财富在线· 2025-10-30 11:13
医渡科技(2158.HK)作为一家"AI+医疗"企业,兼具科技与医疗保健双重属性,颇受南向资金青睐。据 Wind数据,南向资金10月24日净买入医渡科技60.92万股。从增减持金额来看,以增减持数量和成交均 价为基准进行测算,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医渡科技346.63万港元,连续11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超1亿 港元,近30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1.44亿港元。 截至10月24日,南向资金合计持股2.41亿股,累计持股市值达13.68亿港元,持股比例为22.48%。 招商证券国际最新发布的港股报告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十五五"规划纲要建议远超市场预 期,叠加中美关系显现缓和迹象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这三大边际利好将支撑港股市场在四季度 由"抑"转"扬"。 在此背景下,南向资金持续积极布局港股。10月2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2.58亿港元,已连续6日净 买入。 ...
“医生排序不能被任何商业化影响”,蚂蚁AQ成为AI应用增速第一
观察者网· 2025-10-29 17:53
(文/陈济深 编辑/张广凯) 10月28日,QuestMobile发布《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豆包、DeepSeek、元宝、AQ等多款应用入围中国AI原生应用Top10,其中蚂蚁集团旗下 AI健康应用AQ排名在一个月内上升3位,位列榜单第7,成为Top10中唯一的健康类应用,用户规模也超过了通义、文小言等通用AI产品。而AQ冲至中国 第7,距其发布独立App仅仅3个多月。 | 2025年9月 | AI原生APP规模TOP榜 | | | | --- | --- | --- | --- | | 序号 | APP客麓 | AI赛道 | 2025年9月MAU(万) | | 1 | ® 모델 | Al综合助手 | 17,204.20 | | 2 | S DeepSeek | AI搜索引擎 | 14,455.28 | | 3 | 6) 腾讯元宝 | AI综合助手 | 3,285.66 | | 4 | A 即梦AI | AIENTEiQit | 1,012.31 | | ર | K Kimi | AI综合助手 | 967.23 | | e | 6 5000 6 | AI学科教育 | 875.82 | | 7 ...
持续血糖监测新品热销,鱼跃医疗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58%
贝壳财经· 2025-10-29 17:15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8.58%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9.63% [1]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3.7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39% [3] - 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4.45亿元,同比增长9.76% [3]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板块增长 -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板块成为公司日趋重要的新增长极 [1] - 公司血糖管理业务近两年持续维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2] - 国内血糖类产品在“618”期间增长超过了40% [2] - CGM系列产品作为公司大力推动的业务板块,具备舒适性、便捷性、安全性、智能化等优势 [2] CGM产品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2023年3月,鱼跃CGM Anytime CT3获批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2024年4月,新一代CGM产品Anytime 4系列和Anytime 5系列同步问世 [3] - Anytime 5系列核心技术指标MARD值达到8.58%,佩戴周期延长至16天,达到全球头部水平 [3] - 临床专家评价Anytime 5在准确性、便利性和舒适度上与国际知名企业处于同一梯队,达到iCGM标准 [4] - “618”期间Anytime 5系列在京东平台取得165%的销量增长,成为同类产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4] - 配套应用程序“鱼跃安耐糖”下载量长期稳居苹果App Store医疗应用类目榜首 [4] 销售渠道拓展 - 线上与京东健康达成战略合作,进行新品首发 [4] - 线下与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其零售网络和专业服务构建全链条闭环 [5] - 公司将指血血糖仪和CGM系统定位为未来海外市场拓展的重点板块,加快业务全球化 [5] AI+医疗生态布局 - 公司发布AI agent健康管家大模型,深度融合产品矩阵与智能健康管理生态 [6] - 整合多品类医疗设备数据接口,实现多维度健康数据的采集管理与整合分析 [6] - 部分产品已接入阿里AQ、京东“京医千询”等健康管理平台,探索健康服务模式创新 [6] - 公司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品IoT化布局,推动“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生态体系构建 [6] 用户互动与慢病管理 - 公司通过“未来伙伴招募计划”邀请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 [7] - 举办糖尿病夏令营、品牌日活动,联合三甲医院及专家提供免费问诊咨询 [7] - 成立线上糖友社区,为糖尿病患者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7] - 公司实践“医院家用化,家用穿戴化”理念,围绕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进行系统性布局 [7]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血糖与体重管理成为慢病预防重要措施 [2] -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带动健康消费市场持续火爆 [2] - 家庭诊疗仪器品类涨势惊人,国内市场对CGM产品的知晓率与渗透率远低于海外市场,存在巨大普及空间 [2]
豆包月活首超DeepSeek登顶,即梦、可灵、智谱、Kimi集体下滑,“AI+医疗”异军突起
华尔街见闻· 2025-10-29 14:57
"AI四小强"中的Kimi、MiniMax、智谱清言均面临下滑。三季度榜单上的"新黑马",如小云雀、AQ等,无一例外出自大厂。 对此,QuestMobile研究总监陈燕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表示,大厂们正充分利用其庞大的流量、数据和场景,初创AI 企业如何在巨头"缝隙"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摆在它们面前的关键挑战。 | | APP名称 | 月均活跃用户规模(万 | | --- | --- | --- | | | 豆包 | 15903.6 | | 2 | DeepSeek | 14594.4 | | 3 | 腾讯元宝 | 3092.1 | | 4 | Kimi | 992.6 | | 5 | 即梦Al | 902.9 | | 6 | 豆包爱学 | 713.2 | | 7 | 快对Al | 600.7 | | 8 | 文小言 | 516.7 | | 9 | AQ | 464.2 | | 10 | 星野 | 358.5 | | 11 | 纳米AI | 323.7 | | 12 | 通义 | 292.7 | | 13 | Lovekey | 264.0 | | 14 | 猫箱 | 247. ...
萧山信息港启动“海鸥计划”伴飞科创企业
杭州日报· 2025-10-29 10:59
该计划并非普通培训,而是一个"实战化、小班化、终身制" 的企业家成长平台。它将创业者比作 善于乘风破浪的海鸥,助力他们跨越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在产业浪潮中搏击前行。课程涵盖战略、产 品、组织、客户、财务、政策六大模块,全年12期课程共144课时。首期45名学员均来自信息港已落地 的"5213"项目创始人,借此形成高黏性、强互动的创业社群。 "海鸥计划"还配备了一支约30人的"陪跑导师团",成员来自政府、产业、资本与专业机构,结合线 上"小海鸥"平台实现"一企一档"精准赋能,构建起"课程+陪跑+平台"三维支持体系。"它绝不是一座孤 岛,而是连接信息港整个产业生态的枢纽。"信息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鸥计划"将为项目提供 从初创、成长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科技企业专属的"成长港湾"和"首创基地"。 这种服务的链接,也体现在信息港构建的多元化金融支持网络中。当天,萧经开"基金会客厅"在信 息港启用,首期打造近2000平方米共享空间,吸引财通证券、萧经开产业基金子基金与银行入驻,并挂 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服务闭环。此外,信息港与 萧山农商银行合作推出"芯创贷 ...
豆包月活首超DeepSeek登顶 即梦、可灵、智谱、Kimi集体下滑 “AI+医疗”异军突起|2025年三季度AI应用价值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2:57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AI应用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豆包月活环比增长22.2%至1.59亿,首次超越DeepSeek成为月活与下载量双料冠军[2] - DeepSeek月活从二季度近1.7亿环比下滑14%至1.46亿,月均下载量从2258.9万环比下降7.9%至2080.2万[17] - 腾讯元宝月活从2502.5万环比增长23.6%至3092.1万,守住行业第三,下载量从617.5万环比增长40.9%至870.3万[17] - 豆包和DeepSeek合计占据通用AI助手赛道近88.4%的月活用户规模[25] 头部应用表现 - 豆包月均下载量达3447万,从二季度的2981.3万增长15.6%[17] - 豆包登顶得益于字节跳动“通用平台+垂直爆款”策略,形成生态循环[18] - DeepSeek面临技术迭代迟缓、竞争者正面挑战和多模态功能缺失三大困境[18][19] - Kimi月活从1407.2万环比下降约30%至992.6万,跌破千万大关,月均下载量环比下跌20.2%[26] AI四小强现状 - 智谱清言月活环比下降35.2%,下载量环比下降26.1%[27] - MiniMax月活环比下降42.6%,月均下载量环比骤降43.3%[28] - Kimi迫于成本压力开启C端收费,从工具转向“智能体”[29][30][31] - 智谱AI在IPO前曝裁员风波,涉及人员调整和战略整合[32] - MiniMax主攻智能体,即将完成近3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33] - 阶跃星辰对C端业务进行调整,重心转向终端Agent[34] 垂直赛道表现 - “AI+教育”赛道集体降温,作业帮旗下快对AI月活环比下降42.5%至600.7万[36][37] - 字节旗下内容创作智能体小云雀月活环比增长246.1%,登顶月活增长榜,下载量环比增长102.5%[38]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均下载量达307.3万,高居下载量总榜第五,月活达464.2万[39] - AI视频/图像赛道中,字节旗下星绘月活环比增长85.6%,下载量增长166.1%[41] - AI陪伴赛道出现关停潮,但独响月活环比增长159.4%,破次元恋人月活环比增长60.5%[42] 行业趋势 - AI应用竞争核心从模型能力转向任务闭环能力,从“能聊”走向“能干”[44] - “刚需”场景垂直深耕,“AI+生产力”仍是核心增长极,所有垂直领域都存在机会[44] - 生态壁垒空前提高,新黑马小云雀、AQ、ima均出自大厂生态[45] - 独立App窗口期收窄,头部互联网企业在C端拥有天然优势,独立AI厂商机会更多在于B端企业服务[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