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王堆新汉隶数字字体
icon
搜索文档
帛书文字“活”起来、丝织文物“动”起来 “文化+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焕新生
央视网· 2025-05-16 15:49
央视网消息:为迎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5月16日推出马王堆汉墓文物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文化+科技"的结合展现古老 文化遗产的新活力。 5月16日,"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亮相,通过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西汉直裾印花敷彩纱丝绵袍数字 孪生模型。 这一复原对象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敷彩相结合的丝织物,衣料上的纹样繁复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和叶子为彩绘,展 现出我国西汉服饰纺织、印染的超高水平。 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主任何也介绍,因为丝织品文物即珍贵又脆弱,他们基于长期以来对文物的研究,通过拍照、扫描、三维采集等手段,尽 可能采集文物影像数据,掌握它的尺寸、版型、工艺细节。最后通过数字化建模和搭建AI辅助工具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在还原整体外形的同 时,对文物本身有污损,还有无法采集的区域进行材质和纹样的生成推理,实现"档案级"仿真复原。 研究团队实现了对这件马王堆丝织品极致复杂织造印染工艺的毫米级精度还原,创新结合仿制实物与动态仿真技术,首次动态呈现了西汉时期 丝织服饰的穿着效果与织物垂坠质感。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发现改绘痕迹 技术团队利用AI进 ...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长这样!马王堆文物研究成果上新
央视新闻· 2025-05-16 11:08
2000多年前的"新衣"什么样? T形帛画为"赶时髦"进行过改绘? "枕巾"为何新证为"坐垫"? 今天(5月16日) 湖南博物院发布 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主任何也介绍,基于对文物本体超高清数据采集工作,协同创新团队采用数字化建模、搭建AI辅助工具等技术手段,做出两件"赭黄色 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一件还原出印花敷彩丝绵袍两千多年前的"新衣"状态,另外一件仿制文物出土之后、保存至今的"旧衣"状态。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复原关键环节展现。 马王堆研究新成果 ↓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5月16日上午,"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在湖南博物院发布,"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还原"新衣"和"旧衣"。 这一项目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与文物研究学术成果相结合,数字复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敷彩 相结合的丝织衣物。 衣料上的纹样繁复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和叶子为彩绘,呈现出"千花千面"的特点,展现出我国西汉服饰纺织、印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