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岸电自行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造港口 逐“绿”而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09:20
日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行"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和浙江宁波舟山港,两大港区作为展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正在完成从"规模大 港"到"质量强港"的历史性蝶变。 山东港口青岛港。王自堃 摄 站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交流中心3层,港区的作业图景尽收眼底:2万标准箱级巨轮稳稳靠泊,无人集卡沿预设路线精准穿梭,桥吊在智能系统操控下高 效装卸。 如今,科技把"力气活"变成了"技术活"。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持续跑出"中国速度",以62.62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第13次刷新世界纪 录。在青岛港传统码头,智慧化改造也在迭代升级,司机只需坐在格子间,面对电脑屏幕,拨动手中的摇杆,就可以一人远程操控两台门机。山东港口青岛 港前港公司自动化智控中心主任赵伟丽介绍道,这种门机"一控二"自动化作业模式已实现常态化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新作业方式不仅将司机从30多米高 的驾驶室解放出来,更使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世界第四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凭借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 化集装箱码头,改造全流程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实现件杂货码头自动化转型升级、油品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