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X

搜索文档
高合可能被骗了
虎嗅APP· 2025-06-14 11:24
核心观点 - 高合汽车被EV Electra收购的过程存在诸多疑点,包括出资承诺的不确定性、协议内容的不透明性以及时间线的混乱 [6][7][8] - EV Electra作为收购方,其造车业务进展不顺,至今未实现任何车型的量产和销售,业务重心更偏向虚拟货币发行 [12][13][18] - 中国市场对高合汽车的复产持悲观态度,认为其面临债务问题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22][24][25] 莫名其妙的收购 - 高合汽车被收购过程突然且不正常,信息曝光分为新公司成立、协议内容曝光和工厂启动环评三个节点 [6] - 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由EV Electra和华人运通共同持股,比例分别为69.8%和30.2%,注册资本1.43亿美元均为认缴 [6] - EV Electra承诺提供未来三年不低于每年10万辆或不低于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但双方未官方确认此协议 [6][7] - 工厂环评启动时间早于新公司成立,显示复产计划与收购事件可能无关 [8][10] EV Electra是谁 - EV Electra成立于2017年,自称国际化新能源车企,但至今未实现任何车型量产和销售 [12][13] - 公司曾尝试自研Quds系列车型并收购其他车企项目,但均未成功,包括与底特律电力集团和NEVS的合作 [14][15][16][17] - 业务重心偏向虚拟货币发行,推出生态代币EVET并计划募资8.4亿美元 [18][19] - 高合品牌形象被用于EV Electra的代币营销页面,但未出现在车型介绍中 [20] 国内再无翻身机会 - 高合汽车面临巨额债务问题,截至2024年8月31日合并口径账面负债总额达157.81亿元,债权人申报债权金额约228亿元 [2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均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5年4月的16.1万元,配置却越来越高 [25] - 已停产一年多的高合汽车在软硬件性能上失去优势,重新投放原有高定价车型面临巨大市场挑战 [25] - 行业经验显示"引入外资-和解化债-复产复工"的逻辑链条从未走通,哪吒汽车与供应商和解化债已失败 [24]
高合可能被骗了
虎嗅APP· 2025-06-14 11:23
高合汽车收购事件分析 - 高合汽车被黎巴嫩电动汽车企业EV Electra收购,后者持股69.8%实现绝对控股,注册资本1.43亿美元均为认缴出资,存在兑现不确定性 [6] - EV Electra承诺提供三年不低于每年10万辆或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但双方未官方确认该协议 [6][7] - 工厂环评启动时间早于收购事件,显示复产计划与中东资本注入无直接关联 [8][10] EV Electra公司背景 - 成立8年未实现任何车型量产,首款车Quds Rise计划2022年交付但失败,后续车型均停留在概念阶段 [13][14] - 曾试图投资5亿美元收购底特律电力集团专利技术,但交易破裂并互相指责欺诈 [14][15] - 收购瑞典NEVS公司Emily GT项目后合作终止,却仍单方面宣称将量产 [16][17] - 业务重心偏向加密货币,推出EVET代币募资8.4亿美元,并利用高合品牌形象进行营销 [18][2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 - 行业持续价格战导致均价从2023年18.4万元降至2025年16.1万元,同时配置显著提升 [25] - 高合负债总额达157.81亿元,债权人申报债权228亿元,债务和解进展不乐观 [24] - 停产车企如威马、雷丁尝试复产,但60万辆销量目标与当前市场竞争格局脱节 [22][23] - 高合原有高端车型在价格战环境下已丧失竞争力,复产可行性存疑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