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柔性智能生产线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访谈】巨能股份高管详解上半年经营亮点和应对挑战的四大举措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6 12:49
公司业绩与经营亮点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05.87万元,同比下降3.61%,归母净利润为182.17万元,同比增长127.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8.47万元,同比增长111.23%,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3] - 主营业务呈现三大亮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落地(一汽解放亿元级智能工厂项目投产并获"最佳合作伙伴奖"),新能源领域突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轮毂轴承自动化产线批量调试),技术壁垒强化("AI+柔性制造系统"促成多家合作) [3][4] - 2024年汽车行业营收占比接近80%,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占比约23%,但整体毛利率不及预期,归母净利润-115.04万元,同比下降104.66% [5] 技术研发与战略方向 - 研发聚焦柔性化、智能化、大型/重型化三大方向:柔性化技术实现"一条线、多品种"无人化运行,智能化通过工业软件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大型/重型化面向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结构件 [6][9] - 技术攻坚方面完善柔性制造模式智能工厂平台开发,市场拓展方面延伸至航空航天、铸造、核电等新领域 [4][5] - 具体研发成果包括:工业机器人柔性运动控制算法、智能工厂管控软件、FMS批量系统交付、多品种兼容智能化产线(小鹏汽车关键零部件应用) [5][9]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营收、盈利预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下半年将以柔性制造为核心构建"硬件+软件+服务"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1][4] - "技术深耕+行业拓展"双轮驱动策略:研发投入加码、市场结构优化、产品技术迭代、服务模式升级(远程主动服务平台提供预测性维护) [5] - 重点布局非汽车行业"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推动自动生产线从刚性向柔性升级 [6]
树立智造高地新标杆赋能生产模式革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05:49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致力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辅助单元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系统,帮助企业打造智能化工厂 [1] - 公司定位为"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柔性制造 [1] - 已为超过400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交付超过2000条自动化生产线 [1] 技术实力与项目案例 - 在西安法士特项目中,公司依托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关键设备100%数字化身份管理和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2] - 西安法士特项目生产效率提升70%,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产值增长5倍 [2] - 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项目中,公司集成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传感等技术构建自动化钻杆生产线 [3] - 参与建设的三大标杆项目入选2024年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3] 市场策略与服务模式 - 公司通过"一厂一策"的定制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式升级 [2] - 建立了完整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库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2] - 通过主动服务赢得市场,客户评价较高,为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3] 行业趋势与技术发展 - 制造业正经历从单机生产到自动化再到柔性制造的阶梯式跃迁 [4]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推理算法优化调度策略,实现柔性线生产效率最大化 [4] -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高柔性智能生产线,实现"一条线、多品种"的无人化运行 [4] - 推动制造模式从"批量生产"向"随需而变"跃迁 [4]
巨能股份: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赋能制造业革新,助力产业智能化跃迁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5:59
行业趋势 - 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智能工厂建设迎来关键发展期 [1] - 截至2024年底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 1200余家先进级 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大类 [6] - 卓越级工厂平均缩短研发周期28.4% 降低不良品率50.2% 减少碳排放20.4% [6]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 通过定制化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式升级 [1][2] - 依托二十余年自动化领域经验 构建覆盖零部件加工全流程的行业知识库 形成模块化 标准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2] - 通过技术深度应用 全链价值重构和绿色低碳转型三大路径 助力客户完成从基础级到卓越级的阶梯式跃迁 [2] 标杆项目案例 - 参与建设的西安法士特高智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代表国内商用车变速器制造领域智能化最高水平 推动国产AMT变速器技术突破 [3] - 汉德车桥项目通过自动化设备 智能生产线与数字化系统集成 实现研发设计 生产作业 运营管理等环节无缝协同 [4] - 中国煤科重庆院项目集成5G 工业机器人等技术 构建自动化钻杆生产线和智能化钻机装配线 推动矿用钻探行业向高效 安全 无人化转型 [5]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2025年推出高柔性智能生产线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AI调度算法 实现"一条产线 多品种混产"的无人化运行 [6] - 持续攻关智能控制 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完成智能化跃迁 [6] - 在工信部梯度培育体系引领下 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 助力中国制造攀登全球价值链新高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