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邮大虾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虾“游”出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生态养殖模式转型 - 传统养殖模式因密度过大和过度投喂导致水环境恶化 亩产利润仅1000-2000元 [1] -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后 塘内种植水草并投放花白鲢、螺蛳等生物 形成自然净化系统 [1] - 新建"跑道式"循环水槽设施 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显著改善养殖环境 [1] 产量与品质提升 - 生态养殖使大虾规格达到1斤15头 品质获得大幅提升 [1] - 采用高位池轮捕轮放模式后 虾塘实现每年多收一季虾 [2] - 亩产量达到600-650斤 全年产量为普通养殖的1.5倍 [2] 科技创新应用 - 示范园区引入物联网和水源热泵新技术 实现养殖全过程精准化管理 [2] - 应用液氮瞬时锁鲜技术进行加工 通过冷链系统发往全国市场 [2] - 生态养殖模式实现错峰上市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产业链建设 - 形成从育种保种、虾苗繁育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3] - 上游布局20家苗种企业和8家科研机构保障种源 [3] - 中游由8家合作社和38家饲料加工企业支撑标准化生产 [3] - 下游通过15家精深加工企业及6家直营店和电商平台打通销路 [3] 品牌价值与政策支持 - 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战略 [2] - "高邮大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已超过50亿元 [2] - 产业项目入选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3] - 政府加快推进产业向生态化、园区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3]
生态养殖、液氮锁鲜等新技术赋能高邮大虾 生态虾“游”出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4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太宏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虾农汤太宏抄起网,往水里一兜,就捞出数十只 青壳透亮、活蹦乱跳的高邮大虾。 汤太宏脸上笑开了花,"以前养虾是看天吃饭,品质难以把控。现在养的是生态虾,品质好,心里那叫 一个踏实。" "尝过就知道,生态虾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更是没的说。"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 园工作人员陆星新说,"科技创新让高邮大虾加速'升级'。园区引入物联网、水源热泵等新技术,不仅 实现了养殖全过程透明化、精准化管理,还能错峰上市,抢占市场。" 几年前,汤太宏的虾塘远非这般景象。传统养殖密度过大,过度投喂,水环境不堪重负,辛苦一年,亩 产利润不过一两千元。"虾苗放下去,心也跟着悬起来,密度大了怕生病,虾的质量没保障,卖不上 价。"回忆起那段日子,汤太宏眉头紧蹙。 转机始于当地推行生态养殖。在市乡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老汤的虾塘开始了一场"生态蝶 变"——转变养殖观念,改变养殖模式,塘里种植水草,水中投放花白鲢、螺蛳,岸边还建起了"跑道 式"循环水槽。"水草是天然栖息所和水体净化器,螺蛳吃掉残饵,花白鲢抑制有害蓝藻生长。"汤太宏 说。 生态养殖,悄然改写着虾农们的账本。老汤掰 ...
江苏依托农技耘平台开展创新成果推介与创业经验交流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32
新农人培育成果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依托农技耘平台推出"培育'新农人'江苏在行动"系列直播活动,成为全省"新农人"创新成果推介与创业经验交流的集中展示窗口 [1] - 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大喜通过直播分享从门外汉到产业带头人的蜕变历程,并计划做大'高邮大虾'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1] - 江苏正清米业总经理徐扬键通过电商直播将"建湖大米"推向全国,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并通过品牌化运营使当地大米增值30% [1] 新农人创新模式 - 东台雨燕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总经理徐子敬在全国首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险服务,带动退伍军人及农村待业青年200余人就业 [1] - 泗洪县"蟹二代"孙翔宇展示物联网养蟹系统,通过"协会+公司+农户"模式使大闸蟹养殖效益提升35% [2] - 高邮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新农人协会",为农业电商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搭建抱团发展平台 [2] 人才培养体系 - 高邮市通过7年定向培养计划与5所高校合作培养89名专业人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500人次以上,3年选派23人参加部级"头雁"培训 [2] - 东台市动态管理5000余名"新农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51% [3] - 建湖县与江苏农牧学院合作搭建中高职学历教育桥梁,207名青年农民参与,122人学成后投身"三农"事业 [3] 产业发展成效 - 东台市南沈灶镇利用果蔬椒乡农业园打造电商"新农人"培育基地,实现电商销售规模近2亿元 [3] - 建湖县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头雁"计划,15名"新农人"成为产业发展"领航员" [3] - 江苏省计划到2027年底培育"新农人"头雁1000人,带动培育"新农人"雁阵10000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