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社会化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
经济日报· 2025-11-08 09:16
公司运营 - 公司从2020年开始承包5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至今年农场规模已扩大至1500亩[1][3] - 公司每年拿出净收入的30%用于更新农机装备,以实现从播种到收储的全程机械化[2] - 公司积极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周边农户提供农艺指导和农机服务,并推广科学种植技术[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公司引入植保无人机技术,其喷洒效率是人工的数倍,首次体验到科技种田的威力[1] - 公司农场已配备拖拉机、撒肥机、收割机、铲车、烘干机等各式农机装备,并应用远程监测、智慧大脑等新技术[2] - 一台拖拉机一天可翻地200亩,在农时紧要关头高效完成作业[1] 政策支持与成本效益 - 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有力支持了公司发展,例如一台烘干机获得政府补贴5万元[2] - 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公司帮助农户每亩地降低成本100元,每季亩产提高200斤[2] - 公司认为拥有自有农机装备比租赁更划算,一台机器可使用十几年[2] 行业影响与示范效应 - 公司通过“种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学习新技术和使用新设备[2] - 因服务农民成效显著和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公司负责人被推选为村级后备干部[2] - 公司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使更多农户尝到现代农业的甜头[2]
建设一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政策速递)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服务资源分散、产前产后服务供给有缺口、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22.9亿亩次 [1] 服务中心建设模式 - 建设模式强调“建两端、联中间”,即建设产前(集中育秧、农资集采)和产后(烘干仓储、冷藏保鲜)关键环节基础设施,并在产中环节统筹当地服务资源促进供需对接 [2] - 坚持规划引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改扩建和新建相结合,不简单按行政区划层层建,可建设粮油、经济作物等多种产业类型中心 [3] - 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建设,探索建设与运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通过股权投资、租赁等方式交由经营性服务主体运营 [3] 服务中心运营成效 - 湖南省长沙县明畅专业农机合作社提供从机收到烘干加工的一条龙服务,今年有近1万亩机收订单 [1] - 江苏省宿迁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58家单位,将服务范围从9个村拓展到周边3个乡镇、1.4万户农户,平台内农田亩均效益提高230元以上 [3] 政策支持措施 - 财政方面允许安排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心建设,探索将集中育秧、烘干等环节纳入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支持范围 [4] - 金融方面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 [5] - 用地方面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式参与建设 [5]
建设一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为小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集成化、一站式服务(政策速递)
人民日报· 2025-11-07 05:58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22.9 亿亩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 发展,但仍存在服务资源分散、产前产后服务供给有缺口、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农 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人介绍,为此制定出台意见,指导地方循序渐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 心,为小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集成化、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 "联中间",即在产中环节统筹当地服务主体的资源要素,依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员等开展居间服 务,促进服务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立足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规模和集中度,聚焦市场需求迫切、资金投入较大且单个服务主 体做不了、做不好的环节开展建设。"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人表示,重点是"建两端、联 中间"。 为避免一哄而上搞重复建设,指导意见强调,坚持规划引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 ...
“农机+农技”助力秋收秋种 特色种养殖变身增收致富“金钥匙”
央视网· 2025-11-05 15:53
安徽马鞍山和县水稻秋收 - 和县68.8万亩水稻收割已进入尾声,当地正统筹人力与机械推进秋收秋种进度 [1] - 在香泉镇徐桥村,得益于"良种+良法"的推广,水稻未受前期阴雨天气影响,稻穗饱满、根系壮大 [2] - 徐桥村农事服务中心投用大功率烘干设备,10小时即可让新收潮粮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并配套粮食储备库,与加工企业形成"前端服务+后端加工"链条 [4] 山西临汾冬小麦秋播 - 临汾市294万亩冬小麦已完成播种面积197.19万亩,播种进度达67%,播种时间较往年晚了半个多月 [6][12] - 农技专家表示晚播技术成熟,加之晴好天气,当前仍是播种关键期,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引入施肥旋耕播种一体机提高了作业效率 [10] 陕西旬阳拐枣产业 - 旬阳市拐枣迎来丰收,拐枣学名枳椇,食用部分为果柄,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独特药用和食用价值 [12][14] - 当地拐枣种植面积已突破40万亩,年产鲜果超12万吨,开发出拐枣酒、拐枣醋、拐枣饮料等20多种系列产品 [18] - 专营拐枣的线上销售电商达30余家,年发货量在3000吨以上 [18] 江苏南京螃蟹市场 - 进入11月,膏满黄肥的螃蟹大量上市,价格趋于平稳,进入"黄金品蟹期" [18][20] - 南京高淳区固城湖螃蟹市场是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螃蟹原产地批发市场,每日有十几万公斤螃蟹发往各地 [20] - 今年螃蟹因气温偏高、降水集中导致蜕壳推迟,成熟时间比往年晚20天左右,但品质未受影响 [22] - 据货运企业数据,自螃蟹上市以来,从高淳区发出的螃蟹发货量较去年同期上涨51%,热门目的地为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本省 [24]
南农晨读丨汕尾风味 天下领“鲜”
南方农村报· 2025-10-24 10:36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 - 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接近80% [4] - 分作物看,中稻收获近80%、玉米超过80%、大豆近90%、双季晚稻超过20% [4] - 分区域看,黄淮海地区收获近80%,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均超过80%,长江中下游地区近70%,华南地区超过30% [5]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 -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6][7][8] - 政策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为目标,重点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全链条服务能力 [9] - 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聚焦关键薄弱环节,旨在服务小农户,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 [10][11][12] 农产品博览会与区域特色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规模达6万平方米,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海外展团参展 [22][23] - 汕尾展团组织近50家特色企业携超百款优质产品亮相,全面展示水产、畜牧、种植等领域特色物产 [15][16][17] - 汕头市组织近40家企业上百种产品参展,主题为“慧联深汕 智启鹏鮀” [23][24][25] - 广东省及深圳市人大代表团亲临汕尾展区品鉴交流,对优质农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18][19]
六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10-23 12:04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1][3][4] - 政策目标为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全链条服务能力[4][5] - 重点在于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聚焦关键薄弱环节,服务小农户[5][6][9] 功能定位与建设重点 - 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主要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政府予以引导[8][10] - 重点建设农机具厂库棚、集中育秧(苗)、烘干仓储、冷藏保鲜、农产品初加工、饲草料加工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关键环节基础设施[13][14] - 建设原则为缺什么补什么,防止重复建设[15] 运营模式与服务内容 - 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农技推广、质量检测等公益性服务[16][17] - 探索开展农产品品牌打造、营销推介、智慧农业等延伸性服务[18] - 引导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垦等主体参与建设[19][20][21] 资源整合与资金支持 - 鼓励盘活利用空闲、废弃、低效利用的设施农业用地和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等闲置资源[20] - 允许安排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心建设[24] - 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式参与建设[25]
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人民网· 2025-10-20 14:33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建设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 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1] - 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市场导向和因地制宜原则 目标是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中心 [1] 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 首要功能是补齐单个服务主体难以做好的关键基础设施短板 增强薄弱环节服务能力 [1] - 优化经营性服务资源配置 通过统筹服务资源要素和集中小农户需求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1] - 促进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农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公益性任务 [2] 建设规划与模式 - 鼓励市县将服务中心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实现规划引领和合理布局 [2] - 建设方式上采取改扩建与新建相结合 面上以改扩建为主 关键点因地制宜新建 防止重复建设 [2] - 建设形式可因地制宜按产业类型建设 或拓展单一中心服务功能 鼓励探索一中心多功能和多中心协同模式 [2] 运营主体与机制 - 鼓励经营性服务主体建设并运营服务中心 因其收益与服务质量直接挂钩 有动力提升质效并确保中心可持续发展 [2] - 针对多元主体共建情况 鼓励探索建设与运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 通过股权投资或租赁方式交由经营性主体运营 [3] - 运营中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机制 公开服务标准与价格 并搭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供需高效对接 [3] 服务模式与发展方向 - 发展单环节及多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3] - 鼓励服务中心与周边服务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开展联合合作 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3] - 服务中心将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及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
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推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人就《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人民网· 2025-10-18 09:17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建设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 [1] 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 功能一为补齐经营性服务短板弱项 重点建设单个服务主体难以完成的关键基础设施 增强薄弱环节服务能力 [1] - 功能二为优化经营性服务资源配置 在供需两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精准对接 推动服务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1] - 功能三为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承接农技推广 质量检测等公益性服务 并在防灾减灾 粮油单产提升中发挥作用 [2] 建设规划与模式 - 鼓励市县将服务中心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实现规划引领与合理布局 [2] - 建设方式上坚持改扩建和新建相结合 面上以改扩建为主 关键点因地制宜新建 防止重复建设 [2] - 建设形式上可因地制宜按产业类型分别建设 或拓展服务功能 鼓励探索“一中心多功能”和“多中心协同”等模式 形成服务网络 [2] 运营主体与机制 - 鼓励经营性服务主体建设并运营服务中心 因其运营成效与收益直接挂钩 有动力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可持续性 [2][3] - 经营性服务主体最了解农户需求 可灵活调整运营策略 使服务中心发挥最大作用 [3] - 针对多元主体共建 鼓励探索建设与运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 通过股权投资 租赁等方式交由经营性服务主体运营 [3] 运营管理与合作 - 需引导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运营管理 收益分配等制度 公开服务标准与价格 打造服务品牌 [3] - 搭建信息化平台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促进服务供需高效对接 发展单环节 多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 [3] - 鼓励与周边服务专业户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等开展联合合作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
六部门: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30
政策核心目标 - 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为目标 [1] - 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1] 建设重点与原则 - 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全链条服务能力为重点 [1] - 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聚焦关键薄弱环节 [1] - 着眼服务小农户,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循序渐进建设 [1] 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 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1] - 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 [1]
储备农资16.14万吨!德州市供销社全力护航秋收秋种
齐鲁晚报网· 2025-10-13 17:56
核心观点 - 德州市供销社通过整合资源与多线并进策略 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 重点围绕抢收 抢烘和农资保供开展工作 以保障秋粮归仓和稳定供应 [1][3][5] 农机调度与抢收作业 - 整合94个为农服务主体资源 科学调配玉米联合收割机620余台 翻耕拖拉机280余台 小麦精播机450余台服务秋收 [1] - 针对雨后田地泥泞问题 紧急调度42台履带式收割机参与抢收 有效克服轮式收割机作业难题 [1] 粮食烘干与储存解决方案 - 采取机械烘干与传统晾晒双管齐下方式 启动67台(套)粮食烘干设施提供24小时服务 日烘干量达1万余吨 [3] - 动员67处为农服务中心和167个基层社 开放临时晾晒场地13万余平方米 并腾空仓容23万余吨以解决湿粮储存问题 [3] - 及时联系收储企业开展湿粮收购 有效解决玉米收获后储存问题 [3] 农资保供稳价措施 - 提前谋划部署农资保供稳价工作 截至目前储备供应各类农资16.14万吨 [5] - 依托仓储直供加网点分销模式 组建246支农资配送队 调配901余辆专用配送车开展送肥到田 送种到户服务 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5] 未来规划与服务拓展 - 公司将密切关注天气与农情 协调各类农机 加大烘干收储能力 推广收获-烘干-仓储一体化服务 [5] - 强化农资保供 推进农资供应与地块整理等秋种准备工作 全力保障秋收秋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