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化成为激光雷达重要升级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6
◎陈铭 记者 邓贞 今年以来,在"智驾平权"的浪潮驱动下,激光雷达赛道突现强势"入局者"。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产业研究院数据,今年1至5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量达到78.92万颗,同 比增长83.45%。其中,华为凭借在问界、智界、阿维塔等多款车型中的大量前装,出货量跃居首位。 多位受访者表示,华为此次上榜并非"主动为之",更多是在销售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的"顺带推 动"。然而,其所合作的爆款品牌车型的带动效应,正在持续提升激光雷达在主流市场的渗透度。随着 L3级自动驾驶加速落地,数字化已成为激光雷达的重要升级方向。 爆款助推产品铺路 "华为的'上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一家第三方机构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Yole Group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 来了爆发式增长。尽管禾赛与速腾聚创的总份额依旧稳占半壁江山,但华为正在加速突围,其整体份额 从2023年的6%增长至2024年的19%;乘用车领域,则从8%跃升至24%,紧随速腾聚创与禾赛,位居全 球第三。 面对市场新势力,激光雷达头部企业正在以更强劲的产品实力与规模能力加速前行。 硬件 ...
特斯拉大动作,实现“无人交付”!高增长潜力+低PE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6-28 18:18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 特斯拉完成Model Y全自动驾驶交付,车辆从奥斯汀工厂全程无人驾驶至客户家中,涉及高速公路行驶且无远程操作人员控制[1] - 此次交付是特斯拉展示自动驾驶技术进展的最新举措,凸显公司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战略押注[1] - 特斯拉股价周五下跌0.66%,总市值1.04万亿美元,较历史高点回撤33.76%[1] 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迈向成熟,无图化与AI推动成本下降,2025~2026年或成产业爆发期[2]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40%以上,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2] - 各地示范区成为技术突破关键载体,示范应用扩大将推动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2] 自动驾驶产业链融资动态 - A股自动驾驶概念股合计市值超3.1万亿元,6月融资净买入逾亿元的个股包括江淮汽车(18.93亿元)、比亚迪(7.65亿元)、赛力斯(7.13亿元)[3] - 江淮汽车实现L2+级量产、L3级开发完成并获测试牌照,L4级在特定场景示范运营[3] - 比亚迪推出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适配多款高端车型[3] 低估值高增长概念股分析 - 27只自动驾驶概念股滚动PE低于30倍,华域汽车PE最低(8.41倍),提供智能座舱量产配套[6] - 14只个股获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包括拓普集团(PE 27.8倍)、德赛西威(PE 25.73倍)等[6] - 14只高增长股平均较年内高点回撤22.54%,拓普集团回撤38.02%但被华泰证券看好空悬产品增量[6][7]
城市与户外两种模式自由切换 车载无人机轻松捕捉山海画卷 比亚迪:智能驾驶让你心随境移
深圳商报· 2025-06-15 00:50
产品与技术 - 2025款比亚迪方程豹钛3具备城市路面与户外山野双模式切换能力 搭载全球首款整车厂自主设计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2] - 全球首创"灵鸢"车载伸缩停机坪无人机系统 实现车辆与无人机深度一体化集成 已全面应用于各品牌车型 [2][3] - 超级e平台实现1兆瓦峰值充电功率 最高充电速度达1秒2公里 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首次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 [4]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 构建覆盖刀片电池 DM-i混动 易四方等技术的全产业链"技术鱼池" [5][6] - 2025年上半年密集举办三场技术发布会 实现"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系车型覆盖 创下多项全球首发技术 [4] 市场表现 - 2025年前5月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76 34万辆 同比增长38 7% 海外市场5月销量89 047辆 同比增长137 46% [5] - 2024年全球销量427 21万辆 蝉联中国汽车市场双料冠军 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首 [6] - 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71万辆 真实路况数据驱动技术迭代 [5] 全球化布局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国市场销量登顶 启用全球最大装载量汽车运输船"深圳号"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6] - 亮相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国际平台 向全球展示中国智造的高端魅力与创新实力 [6] 企业战略 - 坚持"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理念 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科技重构出行体验 [2][6] - 构建电子 汽车 新能源 轨道交通四大业务领域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迭代,持续助力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24
行业概况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打破传统机器智能中身体与大脑分离的模式,实现多模态、多尺度的环境适应[1][2]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2] - 2024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4047亿元增长至8634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9731亿元[1][7] 产业链 - 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环节,包括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5] - 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环节,代表厂商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萝卜快跑等[5] -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行业[5] 应用市场 - 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两大领域,机器人领域市场份额55.6%,自动驾驶领域44.4%[9] - 机器人领域涵盖固定基座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种类型[11]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年均增速21%[11] - 2024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增长至3993亿元,2025年将逼近4500亿元[13] 企业格局 - 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包括特斯拉、谷歌、英伟达、Figureone、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15] -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17] - 科大讯飞推出机器人超脑平台,强调多模态感知交互和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17] - 腾讯混元语言大模型拥有3890亿总参数量,支持256K上下文长度[17] - 百度文心大模型应用于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S的任务调度[17] - 埃斯顿2024年营业收入40.09亿元,2025年Q1同比增长24.03%[17] - 新松机器人2024年营业收入41.38亿元,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19]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集中在感知、决策与控制领域,3D视觉与触觉感知技术显著提升[21] - 大模型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提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21] - 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向医疗、服务、教育等领域延伸[22] - 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完成超万例微创手术[22] - 服务领域扫地机器人年出货量突破3000万台,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预售[22] - 数据集共建共享加速推进,开源生态构建成为行业共识[24]
智界新S7: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有了新含义
长沙晚报· 2025-05-22 12:20
新能源车行业竞争趋势 - 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已从上半场的电动化水平比拼转向下半场的智能化高低角逐[1] - 智能化成为车企研发重点方向 智界新S7通过科技赋能安全打造"聪明场景"重新定义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标准[1] 智界新S7智能驾驶系统 - HUAWEI 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异形障碍物识别和紧急制动功能 显著提升安全性能[3] - 系统实现车位到车位智驾领航辅助 覆盖公开道路/园区道路/地下车位 支持闸机自动启停/环岛/窄道调头等复杂场景[5] - 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覆盖前/后/侧多方向 前向AEB生效范围4-150km/h(刹停速度120km/h) 侧向主动避险范围40-130km/h 后向主动生效范围1-60km/h[6] - eAES功能支持边刹车边换道 增强紧急避险能力[6]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 智界新S7继承华为网络安全技术 在IVISTA测评中获网络安全92分率/隐私安全100分率的"G"级评价[8] - 基于HarmonyOS安全能力实现"四防"标准(防跟踪/防监视/防监听/防泄漏) 确保数据权限精准管控[8] 市场表现与用户定位 - 智界汽车大定突破13万辆 智界新S7/R7凭借智能体验和年轻化设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10] - 产品通过智能化应用实现安全驾乘体验 满足用户对美好出行生活的需求[10]
汽车电子|高阶智驾加速渗透,硬件产业链深度受益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4 08:10
比亚迪高阶智驾市场预测 - 2025年比亚迪高速NOA车型销量预计达300万辆,渗透率60% [1] - 2025年城区NOA车型销量预计达46万辆,渗透率9% [1] - 合计高阶智能驾驶车型销量预计346万辆,渗透率69%,较2024年7.2%大幅增长 [1] - 比亚迪智驾策略有望加速国内其他车厂对智驾的应用 [1] 比亚迪智驾技术配置 - 天神之眼A:配备三激光雷达,DiPilot 600,主要搭载仰望品牌,可实现城区NOA [2] - 天神之眼B:配备激光雷达,DiPilot 300,主要搭载腾势、比亚迪品牌,可实现城区NOA [2] - 天神之眼C:配备高清三目摄像头,DiPilot 100,主要搭载比亚迪品牌,可实现高快NOA [2] - 10万元以上车型全系标配天神之眼系统 [2] - 10万元以下车型(如秦PLUS DM-i、海豹05 DM-i、海鸥)中高配版搭载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下沉至7.88万元 [2] 上游硬件供应链增量 主芯片/域控 - 天神之眼A采用双英伟达Orin-X芯片 [3] - 天神之眼B采用单颗英伟达Orin-X芯片 [3] - 天神之眼C采用英伟达Orin-N或地平线J系列芯片 [3] 摄像头 - 天神之眼A/B/C均采用12颗摄像头配置,包括ADAS前视2-3颗(8M规格)、环视4颗、侧视4颗、后视1颗(3M规格) [3] - 2024/2025年摄像头需求量分别约1000/5000万颗,增长显著 [3] 激光雷达 - 天神之眼A配置3颗激光雷达,天神之眼B配置1颗激光雷达,天神之眼C采用纯视觉方案 [4] - 2024-2025年激光雷达需求量分别约8/45+万颗,增量显著 [4] 连接器及其他 - 车载传感器(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需求提升,需高频高速连接器进行信号传输 [5] 投资策略 - 端侧AI是2025年投资核心主线,汽车智能化升级为重点方向 [7] - 硬件端核心增量:主芯片/域控、摄像头、激光雷达、连接器等环节 [7] - 第一梯队:上游芯片及配套环节 [7] - 第二梯队:镜头模组、激光雷达环节 [8] - 第三梯队:连接器环节 [9] - 第四梯队:车载通用元器件、PCB等环节 [10]
禾赛与比亚迪加深合作,十余款搭载禾赛激光雷达的车型将于2025年量产交付
IPO早知道· 2025-02-12 10:31
禾赛科技与比亚迪合作 - 禾赛科技与比亚迪深化智驾合作 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上车阶段 2025年比亚迪旗下十余款车型将搭载禾赛激光雷达上市 [2] - 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 同比增长41.26% 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品牌销量冠军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2] - 比亚迪计划投入1000亿元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 2025年目标通过自研"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普及高阶智驾体验 目前智驾车型搭载量已突破400万辆 位居中国第一 [2]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能与产品 - 禾赛激光雷达2024年底成为全球首个单月交付量超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2025年规划年产能超200万台 [3] - 禾赛ATX激光雷达将作为前装量产领域重要产品 2025年全面放量 供货数量达几十万台 覆盖比亚迪、腾势品牌大部分新车型 [1][3] - 禾赛科技通过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 与比亚迪共同发力智驾安全与"智驾平权"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