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广和通(300638):盈利能力环比修复 AI终端+机器人业务驱动业绩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1-01 14:45
业绩简评 2025 年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 年前1-3 季度公司营收53.66 亿元,同比下降 13.69%;实现归母净利润3.16 亿元,同比下降51.50%。对应3Q25 营收16.59 亿元,同比下降22.56%, 环比下降10.41%;实现归母净利润0.98 亿元,同比下降69.14%,环比下降1.82%。 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国际关系扰动;原材料价格上 涨的风险。 赴港上市,端侧AI+机器人业务给公司带来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已于10 月22 日正式登录港股,成为国 内首家"A+H"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AI 端侧看,公司自主研发的Fibocom AI Stack 支持Qwen3 等大 模型端侧部署,降低算力门槛;创新开发了高性能端侧AI 推理引擎,实现跨芯片平台的兼容运行;同 时推出5G AI MiFi、AI 玩具大模型等场景化方案。机器人侧看,公司与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联合 发布基于激光雷达+双目视觉+RTK 的机器人多模态融合感知与控制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已成功应 用于国内某头部具身智能公司,赋能其新一代标杆 ...
广和通(300638):加大产业生态合作 机器人+AI 玩具业务蓄势待发
新浪财经· 2025-10-31 16:40
公司持续布局端侧AI,于2019 年成立智能模组产线,推出端侧智能算力模组,2024 年成立AI 研究院, 全面布局端侧AI 技术生态,发布自研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10 月27 日,公司与XREAL 达成战略 合作,作为此次合作的ODM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轻量化、低功耗的AI 解决方案与低时延通信模组能 力赋能AR 眼镜在本地高效处理AI 任务。 与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加速公司在机器人解决方案方面拥有视觉感知和低速运 动控制等核心技术,10 月21日,公司与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以 3D 激光雷达技术及AI 视觉算法为 核心,聚焦具身智能、四足机器狗及割草机器人等领域,助力机器人提升精准定位、路径规划与导航等 能力,联合发布基于激光雷达+双目视觉+RTK 的机器人多模态融合感知与控制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 于国内某头部具身智能公司,此次合作有望融合双方各自在激光雷达、AI 视觉算法的技术优势,助力 机器人商业落地。 与XREAL 达成战略合作,端侧AI 发展加速 业绩短期承压,持续投入AI 算力、机器人板块,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度报,2025 年前 ...
领益智造(00260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收并购持续拓展新业务
开源证券· 2025-10-31 15: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并录得2018年上市以来最好表现 [1] - 消费电子主业在端侧AI时代成长空间广阔,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新业务领域 [1] - 基于业绩表现,分析师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2亿元、33.30亿元、42.86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母净利润19.41亿元,同比增长37.66%;销售毛利率16.61%,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9.65亿元,同比增长12.94%,环比增长15.12%;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41.91%,环比大幅增长177.37%;毛利率19.20%,同比提升1.9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19个百分点 [1] 新业务拓展进展 - 人形机器人业务:公司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智元机器人等多个机构官宣合作或深化合作,并获得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 [2] - AI眼镜和可穿戴业务:公司参与国内外行业领先客户的智能眼镜项目,提供结构件、功能件、模组、充电器及组装服务 [2] - 折叠屏业务:公司全面覆盖国内外知名折叠屏终端品牌,供应三星Galaxy Z Fold7超薄钛合金支撑件,并量产出货国内品牌折叠PC碳纤维支撑件 [2] - AI服务器业务:公司布局散热和电源环节,具备CDU、液冷模组等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能力;并与博华芯达、铂科电子在AI电源及服务器电源领域展开合作 [2] 战略收购与协同效应 - 公司子公司拟以24.04亿元现金收购浙江向隆96.15%股权,该公司主营汽车等速驱动轴等零部件,客户覆盖多家新能源/燃油车整车厂,2024年收入19.94亿元,净利润1.27亿元 [3] - 收购旨在深化汽车产业布局,完善产品矩阵;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零部件在技术、供应链、制造能力等方面存在协同,可形成"车-机共生"产业协同效应,为人形机器人业务夯实基础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0.35亿元、615.49亿元、708.1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0%、16.1%、15.1% [4]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2亿元、33.30亿元、42.8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6%、34.2%、28.7%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6.9倍、34.9倍、27.2倍 [1][4]
晶晨股份(688099):从多媒体到AI计算:晶晨股份深化端侧布局 打开成长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3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7.41亿元,同比增长7.2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13.1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19.31% [1] - 存储芯片涨价与缺货导致部分订单延迟,但需求将递延至后续季度释放 [1] 研发投入与产品竞争力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83亿元,同比增长10.93%,研发费率22.02% [2] - 基于6nm工艺的新一代AIoT芯片S905X5在2024年下半年商用上市 [2] - 2025年前三季度6nm芯片累计销量近700万颗,预计全年出货量达1000万颗 [2] - 智能视觉芯片(C系列)前三季度销售超300万颗,为去年同期两倍 [2] - W系列无线连接芯片前三季度出货超1300万颗,其中Wi-Fi 6芯片出货超400万颗,在W系列中占比从不足6%提升至超30% [2] 市场机遇与业务拓展 - 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 [3] - 公司AIoT芯片解决方案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拓展至智能汽车、工业视觉、智能零售等领域 [3] - 公司与谷歌合作推出适配端侧大模型Gemini的智能家居产品 [3] - 公司与三星合作推出从智能白电到彩色电纸屏的创新硬件 [3] - 公司与沃尔玛合作其自有品牌Onn的智能安防产品,与Insta360共创AI会议终端 [3] 新产品与战略布局 - Wi-Fi路由芯片、新一代高算力6nm芯片、智能显示首款芯片将于近期流片或测试 [3] - 完成对芯迈微半导体的收购并启动整合,将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的多维通信技术栈 [3] - 产品应用场景将从局域网战略性扩展至广域网 [3]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年收入73.29亿元,2026年90.67亿元,2027年109.79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2026年14.40亿元,2027年18.04亿元 [4] - 考虑到公司作为智能终端AI SoC的受益标的,给予26年35倍PE,目标价119.7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4]
瑞芯微(603893)2025年三季报点评:阶段性扰动不改长期动能 协处理器打开端侧算力新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9
投资要点 25Q3 营收利润增速阶段性放缓,供应链扰动不改长期动能。据公司25年三季报,25Q1-Q3 实现营收 31.41 亿元,yoy+45.46%;毛利率41.77%,yoy+5.25pcts;归母净利润7.8 亿元,同比增长121.65%,与 此前预期一致。25Q3 单季营收10.96 亿元,yoy+20.26%,qoq-5.63%;毛利率40.8%,yoy+3.46pcts, qoq-2.52pcts;销售净利率22.68%,yoy+4.14pcts,qoq-5.03pcts。公司表示由于DDR4 存储芯片从供应短 缺到价格暴涨,促使部分客户中高端AIoT 产品向DDR5 转型,方案调整时间影响短期需求,导致第三 季度收入增长略缓,预计随后会继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SoC 行业领军企业所具备的竞争优势,旗舰芯片RK3588 领衔的多 条AIoT 产品线在下游市场占有率正稳步攀升,我们看好公司凭借高算力芯片的卓越性能,在汽车电 子、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新兴智能应用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开拓崭新增长点的战略布局,我们维持此前 预期,预测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71 ...
艾为电子(688798):业绩持续增长,有望受益AI终端创新
华安证券· 2025-10-30 19:52
艾为电子( [Table_StockNameRptType] 688798) 公司点评 业绩持续增长,有望受益 AI 终端创新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Table_Rank] | | --- | | 报告日期: 2025-10-30 | | [Table_BaseData] 收盘价(元) | 82.09 | | --- | --- | | 近 12 个月最高/最低(元) 103.00/56.74 | | | 总股本(百万股) | 233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136 | | 流通股比例(%) | 58.23 | | 总市值(亿元) | 191 | | 流通市值(亿元) | 111 | [公司价格与沪深 Table_Chart] 300 走势比较 -23% -4% 15% 33% 52% 10/24 1/25 4/25 7/25 艾为电子 沪深300 [Table_Author] 分析师:陈耀波 执业证书号:S0010523060001 邮箱:chenyaobo@hazq.com 分析师:刘志来 执业证书号:S0010523120005 邮箱:liuzhilai@hazq.com [Table_ ...
长鑫LPDDR5X发布,10667Mbps速率,一年赶超国际节奏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推出LPDDR5X产品,速率覆盖8533Mbps、9600Mbps、10667Mbps,并提供12GB、16GB、24GB、32GB等不同封装解决方案 [1] - 公司LPDDR5X产品已实现10667Mbps的业界先进速率,与国际领先厂商最新量产产品比肩,并已实现部分型号的量产 [3] - 首创uPoP®小型封装,正在开发的HiTPoP封装技术有望将产品厚度减薄约11%至0.58mm,达到业内最薄水平,有助于改善DRAM高速IO性能瓶颈 [6] 市场意义与竞争力 - 10667Mbps速率产品已启动客户送样,公司仅用时一年便在此高速率层级实现突破,标志着国产存储芯片技术迈上新台阶 [3] - 10667Mbps速率对于端侧AI应用至关重要,运行Llama 2模型时响应速度比7.5Gbps版本快30%,语音转译效率提升50% [4] - 公司量产高端内存打破了韩系厂商的垄断,为国内高端手机、智能汽车产业链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选项 [4][7]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基于PoP架构的超薄内存能更好地适配国产SoC在垂直堆叠上的需求,打通“国产存储-国产计算”的硬件集成链路 [6] - 公司的技术进步为国产异构集成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选项,助力终端厂商降低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 [6][7]
晶晨股份(688099):存储涨价影响短期节奏,看好26年端侧AI项目放量
华泰证券· 2025-10-30 16:5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4] - 目标价为120.80元人民币 [4][6] 核心观点 - 存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及缺货影响了公司3Q25的短期营收节奏,导致部分客户需求延后 [1][2] - 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改善,推动3Q25毛利率环比提升0.45个百分点至37.74% [1][2] - 公司通过收购芯迈微100%股份,构建"蜂窝+光+Wi-Fi"完整无线通信能力,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布局 [1] - 公司6nm及WiFi6等产品持续放量,新品迭代规划清晰,有望充分受益于AI端侧应用的增长 [1][3][4] - 尽管短期受存储涨价影响,但端侧AI项目陆续落地将拉动公司中长期业绩快速增长 [4] 3Q25业绩回顾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71亿元,同比增长9.29%;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17.51% [1][6] - 3Q25单季实现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7.20%,环比下降3.33%;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13.14%,环比下降34.76% [1][6] - 3Q25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19.31%,环比下降39.96% [1][6] - 公司与谷歌、三星、沃尔玛、影石等头部客户在智能家居、智能门铃、智能摄像头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带动其自研端侧智能算力单元及智能视觉芯片前三季度出货量分别增长超150%和100% [2] - 3Q25公司产生汇兑损失,并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600万元(2Q25为冲回700万元),致使净利率环比下滑5.37个百分点至11.58% [2] 4Q25及未来展望 - 短期存储涨价及缺货导致的部分需求延后,预计相关订单确定性较高,将延后至后续季度逐步释放 [3] - S系列6nm产品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近700万颗(上半年为400万颗),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1000万颗 [3] - T系列已完成国际主流TV生态全覆盖,新一代高端TV SoC产品推出将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3] - A系列多款SoC已搭载自研智能端侧算力单元,覆盖AIoT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新一代高算力6nm芯片将于近期流片 [3] - W系列Wi-Fi 6产品销量及占比保持上升趋势,后续将陆续推出路由器Wi-Fi AP芯片及WiFi6 1×1产品 [3] - 公司智能显示首款芯片将于年底流片,后续产品推出有望快速贡献营收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8.31亿元、82.64亿元、105.69亿元(较前值预测变动分别为-6.57%、-2.19%、+9.85%) [4][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2亿元、13.41亿元、19.96亿元(较前值预测变动分别为-22.88%、-10.85%、+9.49%) [4][10]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21元、3.18元、4.74元 [10] - 基于公司6nm及WiFi6等产品放量及新品规划,但考虑全球机顶盒、电视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给予公司38倍2026年市盈率(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为47倍)进行估值 [4] 产品线与技术发展 - 公司产品线涵盖S系列(6nm)、T系列(TV SoC)、A系列(AIoT/智能汽车)、W系列(Wi-Fi)等多个领域 [3] - 产品技术持续迭代,6nm高算力SoC即将流片,Wi-Fi 6产品矩阵不断完善 [3]
虹软科技(688088):利润加速释放,AI眼镜进展提速
国投证券· 2025-10-30 13:09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并维持该评级 [5] - 设定6个月目标价为63.94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9日股价53.75元存在约18.96%的上涨空间 [5] - 公司总市值为215.6291亿元,流通市值与总市值相同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9.3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5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12.68%,归母净利润5318.23万元,同比高速增长98.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7.76%,净利率为24.48%,同比提升10.96个百分点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9.97亿元、12.26亿元、15.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亿元、3.12亿元、4.10亿元 [9] 业务分部表现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5.59%,其中25Q3单季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12.89% [2] - 智能汽车及其他A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31.43%,其中25Q3单季营收4007.28万元,同比增长10.34% [2] - 智能汽车业务以纯软形式出货,带动利润率改善,长期毛利率目标有望保持在90%左右 [3] 新业务进展 - AI眼镜业务深度绑定高通平台,2025年前三季度已与5-6个AI眼镜品牌完成签约,并助力多家公司首款产品发售 [4] - AI商拍业务客户粘性增强,试用客户使用频率提升,驱动付费转化率提升,25Q3大品牌客户定制化服务已覆盖300多家 [4] - 舱内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产品25H1已在欧洲知名豪华品牌车型上完成量产交付,第二代方案已完成初始版本研发 [2] 运营效率与费用控制 - 2025年前三季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00%、8.37%、49.60%,分别同比下降0.68、3.34、3.12个百分点 [3] - 25Q3单季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19%、7.28%、51.88%,分别同比下降1.15、1.41、4.37个百分点,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3] - 公司采用软件授权的商业模式,估值采用PS法,给予2026年约21倍动态市销率 [9]
炬芯科技20251029
2025-10-30 09:56
**炬芯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与行业**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炬芯科技[1] * 公司专注于端侧AI芯片、音频芯片及低功耗物联网芯片领域[4][26] * 主要下游市场包括音频设备(如蓝牙音箱、电竞耳机、无线麦克风)、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和物联网应用[4][18][20][26] **二、 核心财务表现与经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7.22亿元,同比增长54.74%[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3.85%[2][3] * 第三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创公司单季度历史新高[2][3]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约1.93亿元,同比增长21.18%[2][6] * 毛利率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如端侧AI、高端蓝牙音箱)快速增长及供应链成本下降[2][16] **三、 技术与产品进展** * 端侧AI转型战略成果显著,基于存内计算技术的单色音频芯片在多家头部品牌成功立项并推进量产[2][4] * 面向低延时无线音频的客户终端产品已率先量产,并成功应用于高端音箱等产品,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2][5] * 在电竞耳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为雷蛇主力供应商,并获得其他国际一线品牌新项目[4][18] * 第二代存内计算技术IP研发稳步推进,目标是将下一代芯片单核NPU算力实现倍数提升,并全面支持Transformer模型[6] * 存内计算技术具有显著能效优势,第一代产品能效比已达6+ TOPS/W,远超传统架构的1 TOPS/W水平,目标是达到10 TOPS/W[10][13] * 端侧AI系列产品通过DSP和NPU组合满足不同算力需求,并非简单替换原有非AI产品[9] **四、 未来战略与发展方向** * 未来五年重点布局三大领域:音频和语音、物联网(低功耗物联网芯片和端侧AI应用)、穿戴设备(智能眼镜)[4][26] * 公司整体追求年增长率20%以上,接近30%[26] * 端侧AI产品预计未来两三年将占据公司总销售额50%以上份额[2][11][12] * 投资并购是重要发展手段,重点关注UWB、AI及无线技术等领域,倾向于估值合理的国外标的[25] **五、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在蓝牙音箱市场,已成为曼牌PartyBox主要供应商,占据约80%市场份额,并正成为索尼重要供应商,与BOSS也在合作中[29] * 无线麦克风市场处于领导地位,客户包括全球顶级品牌及GoPro等[32] * 智能眼镜业务处于早期阶段,销售量有超预期表现(如小米预期从100K增至300K),但当前市场规模有限,对业绩影响尚小[20] * 专业音箱SOC市场仍有50%至100%的增长空间,带AI功能的产品ASP(平均售价)有不带AI产品至少一倍提升潜力[30] **六、 风险与挑战** *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供应链成本可能因产能紧张和存储涨价而上升,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2][16] * 存储成本上涨对部分使用DDR的端侧AI产品毛利率影响较大,公司将视情况尝试将成本传导给下游客户[17][28] * 国内端侧AI市场竞争格局分化,公司凭借特色技术及工具链生态建立优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