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
搜索文档
激光雷达,命不由己
远川研究所· 2025-11-05 21:08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科技评论 ,作者徐珊珊 远川科技评论 . 刻画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 今年8月,美国佛罗里达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就一桩辅助驾驶事故旧案给出裁定结果:特斯拉负有三分之一的责任, 赔偿金额2.43亿美元[1]。 这起事故发生在2019年,一辆开着Autopilot辅助驾驶的Model S无视路边停车标识,以100公里的时速撞上了一辆 雪佛兰SUV,酿成一死一伤。2024年,Model S车主将特斯拉告上法庭。 按照交警调查,特斯拉车主也不太老实,碰撞发生时正在踩着油门低头捡手机,越过了Autopilot的权限。但陪审 团认为辅助驾驶没有识别驾驶员分神,而且涉事道路是村道,不应该激活Autopilot,因此并非毫无责任。 "谁来负责"是个法律和学术问题,产业界的争议在于,提供安全冗余的激光雷达,能否摆脱拐杖的身份。 激光雷达可以自主发射接收激光,构建目标物体的轮廓,贴脸扫描不受光线影响,理论上安全性更好。相比之 下,抛弃激光雷达的"纯视觉路线",虽然理论模型完美,但主要胜在成本低廉。 纯视觉路线和激光雷达路线的分歧,堪称新能源车产业的甜咸豆腐脑大礼议,每一次辅助驾驶事故都会成为论战 素材,让激光雷达这 ...
冲刺港股!深圳这家公司垄断扫地机激光雷达半壁江山,年出货800万台,却4年亏超6000万?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05 12:04
▍ 垄断半壁江山,客户全是大牌 欢创科技的核心业务,说通俗点就是 " 给智能 机器人 装眼睛 "—— 提供高精度 、高性价比的 空间感知解决 方案,主力产品是激光雷达,而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扫地机器人。 9 月 29 日,深圳坪山一家硬科技公司 【 欢创科技 】 悄悄向港交所递了 IPO 申请,联席保荐人是中金和国 信证券(香港)。 若只看行业地位,它堪称 " 隐形冠军 ", 但谁能想到,这位 " 冠军 " 却陷入了 " 卖得越多,亏得越久 " 的怪 圈。 2022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收入从 1.46 亿涨到 2.92 亿(半年),净利润却连续 4 年为负,累计亏损超 6000 万;毛利率更是从 17.8% 跌到 13.2% 几乎 腰斩。 一边是千亿级空间感知赛道的爆发,一边是自身盈利的困境,欢创科技的故事,藏着硬科技创业公司的典型挣 扎。 在这个细分领域,它的统治力有多强? 可以用 出货量碾压 来形容 。 2024 年扫地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 800 万台,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要知道全球扫地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 2024 年也才 13 亿元,欢创一家就 吃掉了大半份额。 欢创 背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锚定高质量发展 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新华社· 2025-11-04 08:04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湖南申亿精密零部件公司使用一体化多工位冷镦成型机,以每分钟65个的速度生产直径24毫米的螺丝钉半成品 [2] - 中国光谷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涌现多个全球“首创”和“第一” [2] - 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支持下,当月10日即找到场景合作方,当地创新支持政策明晰迅速,产业配套完善 [2] - 科大硅谷公司通过科漂驿站、科漂训练营等帮助科技人才解决初创实际问题,并计划联接长三角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源以提升国际化水平 [2] 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 - 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益阳大通湖区的水稻田部署新装备,晚稻已基本收获完成 [2] - 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将同一品种辣椒按生长天数和辣度分为5个等级,每斤售价最高超百元,带动周边乡镇百姓务工300余人,带动约1万户种植富硒辣椒,每年亩产平均收入达1.3万元 [4] - 高安市上湖乡建设2000亩高标准蔬菜大棚,形成以辣椒产业园为中心,向精深加工、智慧农业、乡村旅游辐射的全产业链模式 [4] - 湖南益阳发展智慧养殖大闸蟹,江西南丰完善蜜桔产业链 [5] 物流与贸易发展 - 益海嘉里在河南周口港附近投资50多亿元建设占地2000多亩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利用水运优势,进口大豆从连云港走水路至周口港每吨省运费约20元,按年进口80多万吨大豆计算,一半走水路可年省运费800多万元 [4] - 周口港已开通24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9条国际水运通道,计划以畅通道、强枢纽、优服务、提智能、促绿色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枢纽经济,融入长三角港口群 [4] 营商环境优化 - 湖北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国首个全链条公平竞争审查系统,对4060个单位的政策措施进行全流程管理 [3] - 湖南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改革,系统生成招标文件、智能辅助评标、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有效杜绝人为干预 [3]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新华社· 2025-11-03 23:59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湖南申亿精密通过改进材料、模具、热处理工艺和在线检测技术,实现大型工程设备回转支承连接螺栓等关键产品的国产替代 [2] - 武汉煜炜光学研发的激光雷达能在160公里时速下,对10米范围内铁路道床开展每秒500次、精度达正负2毫米的精准扫描 [3] -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官地矿的AI智能煤流监测系统使皮带能耗及设备故障率均降低5%,山西已有298座智能化煤矿 [5]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应用 -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在种植和收割中使用无人驾驶农机,通过物联网设备及苗情监测摄像头实现精准灌溉 [3][4] - 机械化、标准化、智慧化正成为农业生产标配,河南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江西加快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5] - 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将同一品种辣椒按生长天数和辣度分为5个等级,每斤售价最高超百元,每年亩产平均收入达1.3万元,带动约1万户种植 [12] 新能源体系发展与布局 - 安徽阜阳由中科富海打造的液氢工厂已投产,其核心设备每天可高效制取超过5吨液氢,公司正推进日产能10吨至30吨的更大规模装置落地 [5][6] - 液氢制取是氢能产业链的咽喉环节,可提高储运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以匹配未来氢能需求增长 [6] -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中部地区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和新能源布局上稳步推进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 - 安徽猛狮航空科技公司研发智能超轻型飞行器,通过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当月即找到场景合作方,当地创新支持政策明晰且产业配套完善 [8] - 科大硅谷平台打造科漂驿站、科漂训练营,主动联接长三角科技、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源,提升科创孵化的国际化水平 [8] - 湖北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国首个全链条公平竞争审查系统,实现对4060个单位政策措施的全流程管理 [8] 物流通道与开放合作 - 河南周口港利用水运优势,益海嘉里在此投资50多亿元建设现代食品产业园,水路运输进口大豆每吨可省运费约20元,一年节约运费800多万元 [10] - 周口港已开通24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9条国际水运通道,下一步将以畅通道、强枢纽等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群 [10] - 黄石新港货轮可直达韩国釜山,怀化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实现次日达,当地出口贸易额去年首破百亿元大关 [10]
海通国际证券电子日报-2025110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3 19: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领域竞争加剧,NVIDIA与AMD分别通过构建开放架构和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1][2] - AI基础设施竞争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生态系统构建,NVIDIA投资诺基亚以整合算力与网络资源 [3] - 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智能化趋势显著,iPhone 17销售超预期,中国车厂及供应链在AI机器人和低成本激光雷达领域快速推进 [4][7][8] - 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持续创新,涵盖代码安全、架构优化、创意工具及脑机接口等多个前沿方向 [9][10][11][12] 量子计算与AI基础设施 - NVIDIA联合约17家量子处理器技术公司推出开放式互连架构NVQLink,旨在连接量子系统与经典CPU/GPU系统 [1][2][15][16] - AMD与IBM合作成功在FPGA芯片上运行量子纠错,标志着量子计算实用化的重要进展 [2][16] - NVIDIA对诺基亚进行战略投资,凸显在AI竞赛中网络与算力整合的重要性,竞争格局转向“生态战” [3][17][18] 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 - Apple iPhone 17在2025财年第四季开售两周即贡献强劲营收,标准版供不应求,公司对2026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需求表示乐观 [4][5][19][20] - 中国主要车厂(比亚迪、小鹏、蔚来、小米)正加速部署AI机器人于生产线,分为“未来战士”、“数字哨兵”和“后勤补给兵”三类,以提升生产速度与规模化效率 [7][21][22] - 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推出售价仅200美元的新产品ATX,较过去超过1万美元的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全球汽车激光雷达市占率约33%,已被24家车厂采用 [8][23][24][25] 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 - OpenAI发布由GPT-5驱动的白帽Agent Aardvark,能自动发现并修复代码库中92%的安全漏洞 [9][26] - 线性注意力机制受到关注,但MiniMax新模型M2因精度问题回归传统架构,Kimi Linear采用混合注意力策略实现75%的KV缓存缩减和最高6倍解码吞吐量提升 [10][28] - 估值420亿美元的Canva推出自训练基础模型,年化收入约30亿美元,月活超2.4亿,市场预期其2026年IPO [11][29] - Neuralink已有12名用户累计使用超2000天,公司启动“思维转文字”临床试验,目标到2031年实现年植入2万人,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 [11][30][33] - OpenAI完成重组,非营利基金会持有价值约1300亿美元股份,与微软签订为期7年的AGI模型API独家部署协议及2500亿美元的Azure预购合同 [13][36]
万集科技20251031
2025-11-03 10:36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高速公路信息化 智能交通 车路协同(V2X) 激光雷达 服务机器人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2][3][6] * 公司:万集科技[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91亿元,较去年同期6.25亿元上升10%[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亿元,较去年同期2.47亿元上升9%[3]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负1.16亿元,比去年同期负2.37亿元亏损收窄51%[2][3] * 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约10个百分点[4][9] * 毛利率提升原因:路侧天线和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上升 激光雷达业务出货量和收入增加 智能网联业务增长带动 ETC业务中OBU(车载标签)收入占比下降[4][9][10] 各业务板块进展 高速公路信息化与车路云一体化 * 公司构建数字时空底座和融合感知交通算法模型 聚焦路网运行监测 干线主动管控 智慧支点 数字隧道及服务区等应用场景[2][5] * 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融合) 业务治理(交通流量与事件模型算法) 系统支撑(厘米级高精地图与3D建模)[5] * 本报告期内云项目订单增加约2000万元 新增约五六千万元订单 有望在四季度或2026年上半年转化为业绩[17] * 正在跟踪的标杆城市项目金额超过1.5亿元[17] * 技术底座已搭建完成 部分研发项目结项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相应减少[18] 激光雷达业务 * 业务覆盖高速公路 城市车路协同 工业及服务机器人等领域[2][6] * 去年激光雷达全年营收约9000-9500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已基本持平去年全年 预计四季度将显著增长[11] * 出货量最大的是机器人用激光雷达 应用于AGV叉车 AMR工业机器人以及商业配送 消杀清洁等服务机器人[6][12][13] * 成功导入港口无人机卡室外巡检项目 并推出全球最小3D安全激光雷达[6] * 未来将开拓智能割草机 低空经济及具身机器人等新兴市场[2][6] ETC业务 * 行业趋于稳定且持续上升 公司推出智能ETC和摩托车ETC等新产品[2][7] * 智能ETC融合行车记录仪 蓝牙 WiFi 4G上网功能 累计销量已超过30万台[2][8] * 摩托车ETC采用三段一体柔性设计 已在全国12个省份允许上路[2][8] * 新产品主要通过支付宝 抖音等线上渠道直销 车主自行安装[8] * 目前ETC业务后装比例占80%以上 前装比例维持在10%-20%左右 公司正努力推动前装从选配变为标配[14] 运营与战略重点 * 公司员工数量从去年约1700人优化至三季度约1450人 以匹配长期发展战略[15] * 人员配置调整 研发投入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未来将更多关注市场端和销售团队扩展[15][16] * 经营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8] * 受益于交通部提出的“交通守望者”等车路协同政策 传统ETC面临升级替换需求[8]
清华校友做机器人“眼睛”:年入4.33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36氪· 2025-11-03 07: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扫地机器人空间感知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导者,2024年按收入计算排名第一 [2] - 在激光雷达产品领域,2024年出货量约8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2] - 公司已获得多家知名机构投资,IPO前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0.4亿元 [2] 创始人背景与技术起源 - 创始人周琨拥有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学历,主攻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分析,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 [3] - 创始人毕业后在芝加哥贝尔实验室积累人机交互经验,回国后深耕视觉算法十余年,获得二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最初瞄准电视体感交互市场,后经历客户变故后转向VR领域,最终在2017年切入扫地机器人激光雷达赛道 [4][5][6]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演进 - 公司通过“自研ASIC AI芯片 + CMOS面阵图像传感器 + VCSEL激光器”的技术路线实现创新,替代了高成本的工业级线阵传感器和EEL激光器 [13] - 2018年推出首款自研ASIC芯片C1,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40%-50%,并同年量产首款产品Camsense® X1 [7] - 核心产品三角测距激光雷达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收入1.44亿元(占比99%),2024年收入增至4.08亿元(占比94%) [16]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32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2.5% [1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63.1% [19] - 公司处于战略性亏损状态,净亏损主要源于高强度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98亿元 [20] 客户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全球前五大扫地机器人品牌中有四家是公司核心供应商,这些客户合计占据全球超过60%市场份额,合作平均持续时间五年以上 [17]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空间感知解决方案供应商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18] - 业务已从扫地机器人延伸至割草机器人、工业检测及VR/AR领域,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商飞、高通、谷歌、Meta等 [8] 行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 全球智能机器人空间感知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26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7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2% [22] - 中国市场增长更快,从108亿元增至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 [22] - 行业三大趋势为传感融合(整合视觉、激光雷达等多源数据)、AI赋能(从几何识别迈向语义推理)以及软硬一体与边缘AI崛起 [23][24][25][26]
【招商电子】景旺电子:Q3业绩环降源于原材成本上升,静待AI算力业务Q4起量
招商电子· 2025-11-02 20:11
PCB业务多点开花,高端产能升级与汽车智驾+AI算力新兴领域布局望驱动新成长。 分业务看,公 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维持全球领先优势,据Prismark统计已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PCB供应商,在智驾 算法突破及AI车端渗透趋势下,公司正加速导入七代毫米波雷达板、线控底盘、电机驱动埋功率器 件产品等匹配更高智能驾驶级别配套产品,并在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量产项目上建立先发优势, 软硬结合板、埋嵌铜基板等创新工艺前瞻布局,客户定点项目持续拓展,全球化布局的产能释放有 望打开长期空间;AI硬件侧加速突破,AI服务器/光模块/高速交换机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入订单转化 期,公司在N客户下一代Rubin平台中各类高价值新料号的测试认证中,公司已取得多个料号的供应 资格,同时积极跟进CSP厂商在ASIC领域的开发与合作机会,配合泰国基地高端HDI产能建设以及 国内珠海金湾50亿元扩产项目,提升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所需的高阶HDI、HLC、SLP等产 品技术及关键工序产能,产品结构加速向AI算力全场景延伸;消费电子受益AIGC终端创新周期,公 司在多层高密度软板、软硬结合板、HDI等领域具备较大的技术和品质优势、良好的客户基础,有 ...
宇瞳光学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3.62亿行业排第4,净利润1.88亿行业排第6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防镜头生产商,市占率连续十年排名第一,具备光学镜头规模化量产能力 [1] - 公司主要从事光学镜头等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于2019年9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62亿元,在行业26家公司中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40.3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88亿元,行业排名第6,行业平均数为5.82亿元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99%,高于行业平均的31.60%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57%,低于行业平均的38.30% [3] -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2.87%增长至24.57% [3] 业务发展亮点 - 大力推进车载光学产品,与多家车企合作,车载镜头业务增速快,激光雷达和HUD业务也有进展 [5] - 发力新消费市场业务,模造玻璃业务因产品优势和下游应用拓展,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5] - 无人机等新消费市场模造玻璃需求旺盛,公司布局早且能规模化量产 [6] - 安防主业稳固,智能家居海外客户进展良好 [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07万,较上期减少40.8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6万,较上期增加69.03%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353.6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923.62万股 [5]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张品光2024年薪酬为94.32万元,较2023年的70.01万元增加24.31万元 [4] - 总经理金永红2024年薪酬为100.83万元,较2023年的75.05万元增加25.78万元 [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华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98/4.98/6.13亿元,给予2026年33倍市盈率,目标价43.89元,评级为“强推” [5] - 国盛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3.5/44.1/57.0亿元,归母净利为3.0/5.0/7.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速腾聚创创始人邱纯鑫: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安全刚需
智通财经· 2025-10-29 19:17
公司市场地位与表现 - 速腾聚创股价为36.10,当日下跌0.54(-1.47%)[2] - 市场研究机构Yole Group报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乘用车激光雷达系统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第一[3] 技术路线观点 - 公司创始人认为多传感器系统比纯视觉系统更优、更安全,纯视觉路线的厂商将会转向[4] - 仅靠视觉的系统无法达到三级或四级驾驶自动化能力,需要加入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其他传感器[4] - 纯视觉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存在不足,例如难以判断前方停放的白色车辆与白云,或隧道口行驶的黑色车辆[5][6] 行业成本与技术发展 - 激光雷达系统成本大幅下降,从每辆车约7万美元降至几百美元左右,同时性能有所提升[8] - 现代AI驱动的系统解决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技术障碍,使激光雷达能更好地融入多传感器体系[9] - 行业观点认为,在感知端应做好硬件安全冗余,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可视性[10] 行业主要参与者立场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长期批评激光雷达,认为其在汽车上“既昂贵又没必要”[7][8] - 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认为激光雷达“至关重要”,能在摄像头失灵时提供清晰视野[8] - Rivian首席执行官RJ Scaringe认为激光雷达“绝对有益”,是构建自动驾驶基础模型的核心[9] - 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认为中美交通状况不同,激光雷达在中国夜间行车等场景下价值显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