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自动驾驶机器人
搜索文档
市场洞察:机器人热潮烧到资本市场,港交所成“智能制造第二战场”?
头豹研究院· 2025-10-23 19: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4][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机器人企业赴港上市释放出产业资本化提速的强烈信号,但当前趋势属于“头部驱动型”,即具备技术优势、商业化潜力和国际化意愿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优先上市,而非大规模普遍上市潮 [5] - 港股市场因其上市难度较低、政策支持力度大以及有助于企业全球化布局而成为中国机器人企业上市的重要选择 [6][7] - 赴港上市机器人企业财务表现显示,多数企业营收规模在数亿至二十亿元人民币之间,毛利率集中在30%左右,且近半数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1][12] - 极智嘉作为2025年港股最大机器人IPO案例,其高规模、高增长、低亏损和全球化的商业模式得到市场验证 [16][17] 中国赴港上市机器人企业概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共有13家机器人公司赴港上市,涵盖人形机器人、高阶自动驾驶、协作机器人、仓储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且均为各赛道龙头企业 [2] - 13家企业中,极智嘉、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优必选科技4家企业已成功挂牌上市,其余9家(如云迹科技、石头科技、埃斯顿等)上市状态为“待处理” [2][4] - 其中,埃斯顿和石头科技2家企业采用A+H上市模式 [4] 赴港上市原因与港股优势 - **上市难度**:港股包容性更强,对盈利要求相对宽松,适合高研发投入、尚未盈利但具备成长性的科技企业,例如暂未盈利的卧安机器人和乐动机器人 [6] - **政策支持**: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C章为特专科技公司(包括机器人企业)提供上市通道,中国证监会也出台措施支持内地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同步推出“科企专线”提供快速审核 [6] - **企业全球化战略**: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便于国际资本运作和海外业务拓展,例如卧安机器人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高达95%以上,其中日本收入占57.7%,欧洲占21.4%,北美占15.9% [7] 赴港上市企业财务表现 - **营收规模**:62%(8家)的企业2024年营收为数亿元级别,8%(1家)为十几亿元级别,15%(2家)为二十亿元级别,A+H上市的石头科技营收达119.18亿元,埃斯顿营收达40.09亿元 [11] - **毛利率水平**:多数企业毛利率集中在30%左右,石头科技和卧安机器人家用机器人领域毛利率超50%,地平线机器人毛利率超70% [12] - **海外业务占比**:近半数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例如极智嘉海外收入占比72.1%,石头科技占比53.6%,越疆科技占比53.8%,卧安机器人占比95%以上 [12][13] 极智嘉商业模式与财务案例 - **高规模**:2024年营收24.09亿元,为港股已上市机器人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29%,年度订单金额从2022年19.96亿元增长至2024年31.4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5% [16] - **高增长**: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服务超800家全球大客户,其中超60家为财富500强企业,2024年整体客户复购率高达74.6%,关键客户复购率达84.3% [16] - **低亏损**:经调整EBITDA亏损从2022年6.83亿元收窄至2024年0.25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22年8.21亿元收窄至2024年0.92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率低至3.8% [17] - **全球化**:海外业务收入占比72.1%,在欧美、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占比达44%,在全球建立48个服务站点和13个备件中心 [17] - **市场表现**:极智嘉于2025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一度报价每股17.00港元,市值超220亿港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