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作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在这场大会看“人工智能+”如何在深圳具象化
搜狐财经· 2025-08-03 04:34
无人工厂里机械臂与大模型的实时协同、智能诊断系统与临床数据的精准对话、智慧交通里车路协同的毫秒级响应……在深圳,人工智能+正"落地开花"。8 月27日至29日,2025AGIC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8万平方米的展 馆、超1000家企业的实战方阵,以最鲜活的方式让"人工智能+"具象化。 头部企业齐聚 全球AI力量集结 大会期间,具身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灵巧手、算力等议题论坛相继举办。来自日本、法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行业嘉宾将进行主题 演讲或圆桌对话。 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 一批创新成果集中发布 本次大会吸引10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腾讯、华为、优必选、云天励飞、商汤等龙头企业将现场展示前沿成果,比亚迪将携方程豹、腾势品牌旗舰车型登 场,以全新视觉带领玩家沉浸体验比亚迪的前沿创新技术。百度开源文心4.5系列模型集中亮相。 深圳机器人领域的"八大金刚"和"十三太保"将以集团军姿态席卷会场,带来一场硬核科技的集中展示。从工业协作到家庭服务,从医疗康复到特种作业,全 面覆盖机器人应用场景,普渡机器人现场将发布首款全尺寸双 ...
南特科技、节卡股份等4家公司IPO即将上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0:05
拟上会企业概况 - 4家企业即将进行首发上会,分别来自科创板、沪市主板和北交所 [1] - 拟上市板分布:节卡股份(科创板)、丰倍生物(沪市主板)、南特科技(北交所)、中诚咨询(北交所) [2] - 地域分布:江苏省2家(丰倍生物、中诚咨询)、上海市1家(节卡股份)、广东省1家(南特科技) [2] 募资情况 - 总募资规模达19.12亿元,其中丰倍生物拟募资7.50亿元居首 [2] - 各公司募资金额:节卡股份6.76亿元、南特科技2.86亿元、中诚咨询2.00亿元 [2] - 募资用途:丰倍生物资金将投向油酸甲酯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企业主营业务 - 丰倍生物: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为主,油脂化学品业务为辅 [4] - 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 [5] - 中诚咨询:工程造价、招标代理等专业技术服务及全过程咨询 [6] - 南特科技: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7] 发行细节 - 拟发行数量:节卡股份2061.86万股、南特科技3718.33万股、丰倍生物3590.00万股、中诚咨询1400.00万股 [7]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丰倍生物、节卡股份)、光大证券(南特科技)、东吴证券(中诚咨询) [3][7]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2.24%,市盈率19.84倍,份额增加2.3亿份 [9]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持平,市盈率43.06倍,主力资金净流入9927.6万元 [9]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下跌3.30%,份额增加800万份 [9]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66%,市盈率115.53倍,估值分位91.38% [10]
协作机器人领军企业节卡股份即将上会
中证网· 2025-08-01 22:53
根据招股说明书,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节卡股份作为国内协作机 器人领军企业,销量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得到了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 密、伟创力、施耐德及智元新创等客户群体的高度认可。公司产品凭借安全协作、灵活易用及远程交互 等核心优势,展现出优异的场景适配能力,已成功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运维、汽车水冷板焊 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等高端技术场景,并在半导体封测、航天装备装配等精密制造领域实现突破。 市场覆盖方面,产品已深度渗透汽车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场景,同时向医疗、教育、零售 等消费服务领域加速拓展。 招股说明书显示,节卡股份业绩逐年稳定增长,源自公司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多年深耕形成的坚实技术积 累。公司创始人及团队具有深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基因,并且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 末,公司已拥有研发人员157人,占比为31.91%;从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 43.3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9.17%,技术人才覆盖协作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研发流程。公司协作机 器人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防护等级、平均无故 ...
紧抓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 节卡股份科创板IPO即将上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21:13
招股说明书指出,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内"协作机器人三 杰"之一,节卡股份销量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得到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群体的高度认可。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公司产品已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运维、汽车水冷板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打磨 等高端技术场景,并在半导体封测、航天装备装配等精密制造领域实现突破。市场覆盖方面,产品已深 度渗透汽车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场景,同时向医疗、教育、零售等消费服务领域加速拓 展。 "节卡股份此次冲刺科创板,既是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将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提升核 心竞争力,为行业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江瀚补充道。 8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科创板IPO将于8月8日接受 上交所上市委审核,此次IPO公司计划募资7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节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 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根据招股说明书,节卡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81亿元、3.50亿元和4亿元,呈快 ...
科创板“1+6”政策之后又一重点企业上会!节卡股份冲击IPO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10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节卡股份作为符合条件的优质未盈利企业宣告上会,充分体现了科创板对优质未盈 利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的政策导向,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作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迎来快速发展。记者梳 理发现,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的密集出 台,不仅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更在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性支持,也为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能。 8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科创板IPO将于8月8日接 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招股书显示,节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要从事协作机器人整机产品的研 发、生产、销售,并从事包括集成设备及自动化产线在内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根据招股说明书,节卡股份协作机器人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节卡股份作为国内"协作机 器人三杰"之一,销量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得到了丰田、东山精密(002384)、中国中车 (601766)、星宇股份(6 ...
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7-31 14:17
全球机器人市场概况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15%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1] - 多重驱动因素包括用户需求释放、AI/视觉分析/边缘计算技术融合、政策支持与投资加码、多类机器人加速落地[1] 中国厂商全球竞争力 - 中国厂商凭借制造工程优势、技术投入、场景适配效率及政策支持,正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型[4] - 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厂商以84.7%出货份额主导全球市场,擎朗智能/普渡机器人/高仙机器人/云迹科技等领跑[5] - 四足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云深处依托供应链优势逐步重塑全球市场格局,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8亿美元[6]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商用服务机器人 - 2024年全球出货量突破10万台,配送/清洁机器人为主流,中国厂商推动产品智能化与多场景落地[5] - 在具身智能、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加速智能化升级[5] 四足机器人 - 2024年全球出货量约2万台,应用扩展至电力/石油/公共安全领域,消费级与商用级产品同步增长[6] 人形机器人 - 中国采用"技术突破—应用验证"双向循环模式发展,行业主体涵盖机器人本体厂商/汽车制造商/智能家居厂商等[7]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预计5000台,2030年增至6万台(CAGR超95%),具身智能大模型为关键突破方向[7] 协作机器人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海外收入超20亿美元,协作机器人出口7410万美元(同比+34.7%)[8] - 遨博/大族机器人/节卡/越疆等加速拓展东南亚/欧美/日韩市场,构建本地化服务体系[8] 具身智能机器人趋势 - 八大关键趋势:感知能力增强(3D视觉/触觉传感)[12]、大模型驱动(多模态自主学习)[13]、仿真环境优化[14]、开源共享推进[15] - 多样化载体融合(协作/复合/人形机器人等)[16],细分场景任务优先落地(工业装配/商业服务)[17] - 人形机器人已实现小规模商用部署,聚焦低速低节拍任务[18],生态体系加速构建(产学研协同)[19] 产业链与技术进展 - 中国厂商加快构建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推动技术从验证走向规模部署[9] - 聚焦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演进,同时研究多行业场景落地路径[9]
非夕科技CEO王世全:让机器人学会“自适应”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53
自适应机器人技术 - 公司提出"自适应机器人"概念,最大特点是可适应操作对象和环境变化,具备智能可迁移能力 [4] - 核心技术在于机械臂的整机力控和高频响应能力,能智能感知并适应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如刮胡子时人体晃动) [4] - 硬件设计采用仿生理念,减少对周边制具依赖,仅需简单工具即可完成多种工艺 [5] 差异化竞争优势 - 调试环节通过力觉与视觉融合技术将传统点位调校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 [5] - 操作系统创新实现"傻瓜式"编程,工程师可快速教会机器人新手法和工艺 [5] - 机械臂本体设计接近人类,能力实现更极致,具身智能落地上限更高 [7] 商业化进展 - 2022年成为商业化元年,营收和订单量保持每年2-3倍增长 [7] - 产品应用于汽车、3C、家电、医疗等领域,客户包括美团、TCL、西门子等国内外企业 [7] - 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6][8]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电子行业:切入精密组装与打磨抛光环节 [7] - 食品加工:处理多春鱼、鱿鱼等易损食材,精准控制鸡肉切割力度 [7] - 医疗领域:探索理疗和手术等对"手法"要求严苛的场景 [7] 技术发展方向 - 致力于缩小机器人尺寸(当前比人臂大一号),同时提升力控和自适应能力 [8] - 推进底层技术创新以拓展C端服务场景和具身智能应用 [8] - 坚持长期主义策略,不通过价格战或短期妥协推动商业化 [8]
白热化!国产协作机器人市占率超九成,“出海”成为必选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5:00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含四轴)市场销量为4.0万台,同比增长27.39%,其中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为3.40万台,同比增长29.28% [1] - 国产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本体销量市场份额由2023年的89.04%上升至2024年的90.25%,同比上升1.21个百分点 [2] - 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约130家,新进厂商明显减少,行业洗牌加速进行中 [2] 市场格局 - 外资厂商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国产厂商几乎完成对细分市场的完全摄取 [2] - 国产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渐成常态,协作机器人平均价格预计将以更快速度下降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厂商开始批量导入协作机器人,工业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1] 发展趋势 - 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逐步摆脱中低端市场局限,开启向高端市场突破 [1] - 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从焊接、搬运等工业领域扩展到商业招待、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为传统协作机器人集成商和产业链供应商提供新出口 [3] 出海战略 - 中国协作机器人加速出海,目标市场包括东盟、日本、欧洲、北美等地区 [3] - 法奥机器人等企业以全球化为核心战略,产品覆盖40个国家并在当地设点 [3] - 东盟成为转口贸易节点和中资企业海外产能投放地点,有利于机器人企业出海 [3] 技术应用 - 协作机器人负载和灵活性与人类相当,逐步替代人工场景 [1] - 商业场景中协作机器人用于咖啡制作等线性标准化流程 [4] - 无框力矩电机、六维力传感器等厂商大规模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 [3]
昊志机电:上半年再创佳绩,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5.08%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3: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4.21%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21.5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5.08% [1] - 主轴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17%,其中外驱加工中心主轴、加工中心电主轴、数控雕铣机主轴、PCB钻孔机主轴和成型机主轴销售增长显著 [1] - 导轨和丝杆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9.17%,精密研磨丝杆进入国产品牌第一梯队 [1] 业务驱动因素 - 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叠加消费电子终端升级推动PCB产业结构性增长,公司专用加工设备销售提升 [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及消费电子技术创新为公司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支撑 [1] - 国产功能部件在中高端数控机床渗透率提升带动导轨和丝杆销售增长 [1] 战略扩张与技术突破 - 公司横向扩张至数控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核心功能部件领域,上半年机器人核心部件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 [2] - 全球首推谐波减速器振动量纲标准体系,实现振动峰值降低60%、传动精度提升66.7% [2] - 具备年产15万套谐波减速器及3000套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2] 研发与未来规划 - 储备及研发产品包括RV减速器、摆头、高速风机产品、传感器等 [3] - 股权激励目标显示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或2024-2025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2026年目标1.8亿元或三年累计3.6亿元 [3] - 公司将持续升级产品性能并开发新产品以拓宽应用领域 [3]
36氪出海·行业|从融资到上市:机器人企业加速奔向商业化与全球市场
36氪· 2025-07-24 18:01
融资动态 - 7月机器人行业融资活跃,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跟投 [2] - 众擎机器人连续完成Pre-A++轮和A1轮融资,总金额近10亿元,京东领投A1轮 [2]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新一轮融资 [2] - 7月共有11家机器人初创企业宣布亿元级别融资,包括跨维智能、星海图、它石智航等 [2] - 上半年国内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286笔,同比增长138%,26家公司融资数亿元 [2] 二级市场动向 - 宇树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4]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引发市场关注 [4] - 多家机器人企业计划或已完成港股上市,包括云迹科技、斯坦德机器人等 [5][6] - 已上市企业如埃斯顿自动化2024年总收入40.09亿元,境外收入占比34.2% [6] 商业化进展 - 行业进入量产和商业化新阶段,2025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7] - 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近期获得大额采购订单 [7] - 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部署加速,推动企业进入量产期 [7] - 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人形机器人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7] 海外拓展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多家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50% [6][7] - 目标市场集中在欧美、日本等高端制造地区 [7] - 石头机器人2024年海外收入63.9亿元,占总收入53.6% [6] - 极智嘉科技海外收入占比超70% [6] - 企业通过收购、直销等方式拓展全球业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