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玉玦

搜索文档
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什么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06:57
3000多年前,商代先民不仅创造出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成熟文字系统,还在手工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 就,制作出一系列连今人都为之惊叹的精美产品,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官营手工业体系。这一体系以青 铜铸造为核心,涵盖建筑、制骨、烧陶、琢玉、造车等领域,奠定了后世手工业发展的基本范式,产生 了深远影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不朽篇章。 日前,"商邑百工——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在天津博物馆开展。这是国内首个聚焦商代晚期殷墟手 工业成就的专题特展,由天津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联合主办,包括"百工通览""营造商邑""器用皆 工""制礼作乐""车马交通"五大单元和一个独立小单元"大商制造:牛",共展出180余件(套)商代文 物,涵盖手工业成品、半成品、原料、生产工具等,生动展现了3000多年前"中国制造"的繁荣景象。 巧妙组合,提升观展体验 未进展厅,展览已开始。走廊墙上的展板梳理了近百年来殷墟考古的主要成果,让观众了解展览的 背景知识。 展厅一角。 天津博物馆供图 商代龙形玉玦(天津博物馆藏)。 本报记者 龚相娟摄 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是展览第一阶段亮相的"明星展品"。它的对面是一只"小牛"——天 津博物馆藏牛形玉饰。一个是 ...
文博日历丨殷墟国宝来天博啦!一起看3000年前的“中国制造”
央视新闻· 2025-09-06 09:40
展览背景与意义 - 殷墟国宝近百年首次来津展出 刷新两项纪录[1] - 全国首个商代手工业全景大展[1] - 展览主题为"商邑百工——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 聚焦商代手工业成就[35] 文字与职官考证 - 目前已知最早"工"字镌刻于甲骨 内容涉及职位继承[8] - "右尹工"职位推测与手工业管理密切相关[10] - 该甲骨为追溯"工"字字源和官职演变提供最早实物依据 证明3000年前已存在官方认证工匠[12] 手工业技艺展示 - 骨雕工艺:嵌绿松石骨虎出土于妇好墓 眼耳鼻镶绿松石 头部带孔或为工具握柄[14] - 青铜工艺:亚址铜方尊采用独立铸造技术 肩部八个兽头可自由装卸 纹饰复杂工艺顶尖[16] - 青铜鼎尺寸对比:带盖小铜鼎为最小商代青铜鼎 司母戊鼎高度为其26倍 重量达1.7万倍[21] - 陶器工艺:竖线划纹黑陶尊质地黝黑细腻 饰竖线划纹与乳钉 品质极高[24] - 玉器工艺:龙形玉玦采用"双阴挤阳"技法 通过阴线刻划使纹路立体凸起[27] 生产体系与工具 - 殷墟已形成以宫庙区为核心 四大手工业区环绕分布的生产格局[27] - 区域间通过水路陆路高效连通 构成中国最早国家级工业区[27] - 工匠使用锛凿锯钻等专业工具加工骨玉陶等天然材料[29] - 考古出土钻陀为3000年前钻孔神器[31] - 木井架遗存显示3000年前木材加工技术[33] 展览体验内容 - 展出包含3000年前房屋 水族馆及生产车间场景复原[37] - 提供穿越3000年的视觉盛宴 系统展示最早中国制造体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