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2年贯通培养教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免中考”通道开了,但门该向谁敞开?——成都12年贯通试点背后的公平之问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25
改革政策核心内容 - 成都市教育局宣布自2025年起探索"小-初-高12年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部分学生将无需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1] - 改革旨在形成从6岁到18岁的"教育闭环",绕开中考的选拔机制[1][2] 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 - 成都已形成以"七中系"、"树德系"、"嘉祥系"为代表的优质教育集团网络,通过领办、托管、共建等方式覆盖小学到高中[1] - 这些集团校拥有更强师资、更丰富课程和更高升学率,成为家长首选目标[1] 潜在实施路径与影响 - "12年贯通"试点极可能优先在教育集团内部推行,通过内部测评或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直升[2] - 北京类似改革曾导致学区房价格暴涨,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人大附小周边房价一度飙升30%以上[2] - 成都若实施可能加剧教育资源不均,使优质资源更集中在主城区名校[8] 招生资格与公平性质疑 - 准入标准模糊可能使"拼成绩"滑向"拼背景""拼资源",普通家庭学生因无法承担高端培训而被排除在外[8] -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领导力、创新潜质等指标,高度依赖家庭投入,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9] 制度设计建议 - 建议招生过程透明化,公开试点学校名单、准入标准、选拔流程和录取结果[17] - 设定开放名额面向非集团校、普通家庭、随迁子女和农村学生,通过摇号、综合测评等方式保障机会公平[18] - 建立可进可出流动机制,避免一选定终身,同时加大对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资源投入[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