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公平
icon
搜索文档
高中双休吵了半年,没有人想问学生要不要
虎嗅APP· 2025-11-02 2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潮沉思录 ,作者潮思 事实上, 一旦忽视学生群体的声音和诉求,任何有关教育政策的争论,就会不得不成为阶层的自话 自说,群体的自我正名和利益主张的循环论证。 实际上,与"含辛茹苦"的各阶层所预想的不同。不仅是身为教师的笔者的学生,我在日常交流中发 现,其他同行的大部分学生,都无比期望双休政策的强行落实。 这基于一个非常现实,且极少有人愿意承认的现实:在目前高度紧张且畸形的舆论环境之中, 并没 有人真正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 因而,推行"双休"始终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背后的部分人 在拼命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非有难言之隐及良苦用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潮沉思录 ,作者:褐色鸟群,题图来自:AI生成 很少有政策能像"双休"一样引发如此多的热议。虽出台已有半年,但在各个层面、各个群体中,引发 的争议却从未停止。 于家长而言,这事关阶层复制的前景;于老师而言,这关乎自己合法权益,于社会而言,这关系到内 卷与反内卷。各种声浪一环扣一环,交织重叠。于是乎,一个明明很简单的双休政策,变成了一场有 关于国计民生的大讨论。 形势迟迟不能明朗,问题始终不能澄清。在这半年来此起彼伏、花样繁多的双休实践、争论之中 ...
中国教科院 “智囊团”更新,于漪、顾明远受聘为名誉委员
新京报· 2025-11-01 18:23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 实习生郭斯文)10月31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 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3名名誉委员、29名委员组成中国教科院新一届 的"智囊团",与此同时,中国教科院还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 10月31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会上宣读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组建工作报告,并宣读了关于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的 决定,标志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正式组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其中,教育强国指数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强国监测与评价,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和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测算 全球教育发展进程,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持续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教育公平研究中心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引领,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范式, 积极探索教育公平机制改革,致力于建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教育公平研究中心。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以构建标准化、可推广的科学教育实践点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课程整 合,推动科学教育与创新与场景化应用,致力于打造具有 ...
小赢公益助力非洲教育
消费日报网· 2025-10-31 17:18
教育不仅是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为构建和谐世界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 运共同体"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藏在跨洲互助的细节里,落在孩子们求知的眼眸中。 2025年10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马萨雷的尘土巷弄里,坐落着三所崭新的校舍——由 小赢公益基金会援建的Xiaoying DBSA Primary School、Page Vision Care Center等学校陆续竣工投入使 用。这不仅为当地600余名儿童撑起了安全安心的学习天地,更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人文交 流的生动注脚。 (图片来源:青爱工程) 心手相牵:中非民间温情绘就命运与共底色 教育决定人类的今天与未来,在全球化奔涌的时代浪潮中,教育恰似那束穿透云层的璀璨光芒,始 终是照亮人类文明进阶的核心引擎。 2025年5月9日下午,"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在肯尼亚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小赢 造梦小学隆重举行。小赢造梦小学校长在发言中动情地讲道:"当暴雨倾泻,房屋被卷走,街道成激 流,食物短缺,净水难觅,旧校址停课,教堂淹没,恐惧笼罩着每户人家时,这座建筑(小赢造梦小 学)变成了避风港。应急物资在此分发,救援 ...
AI光影·新疆七十年|耕耘希望田野 新疆教育硕果盈枝
央视网· 2025-10-30 21:02
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 - 新疆教育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 [2] - 教育设施从简易课桌粉笔发展为现代化校园遍布天山南北 [2] - 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了每个家庭 [2] 基础教育资源覆盖 - 每106名幼儿就拥有1所幼儿园 [2] - 每817名小学生就拥有1所小学 [2]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74% [2] 教师队伍建设 - 成长起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文情怀的教师队伍 [2] -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递者更是梦想守护者 [2]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技能人才与岗位无缝衔接 [2] - 高等教育实现质的提升 [2] - 南疆地区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构建起服务区域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 [2] 教育对外开放 - 积极打开教育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2] - 依托区位优势深化与中亚国家教育合作 [2] - 共同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2]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新华网· 2025-10-29 08:40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稳步扩大免 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全国 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对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延长义务教育 年限作出明确部署和要求,有助于提供更加普惠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今年秋季学期,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惠及约1200万人,为教育公平写下了生动注脚,也是我国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体现。《建议》的新部署,可以推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教育更好衔接, 为青少年提供坚实、可靠和更佳的教育环境,夯实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朱益明说。 "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建议》对各级各类 教育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一系列谋划和举措,有助于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新华社· 2025-10-29 01:09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王鹏、吴振东)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朱益明看来,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有学 上"向"上好学"转变,对优质教育有新期待。这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今年秋季学期,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惠及约1200万人,为教育公平写下了生动注脚,也是我国教育 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体现。《建议》的新部署,可以推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教育更好衔接, 为青少年提供坚实、可靠和更佳的教育环境,夯实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朱益明说。 "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建议》对各级各类 教育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全国 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系列谋划和举措,有助于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储朝晖说。 " ...
AI何以点亮乡村课堂
中国青年报· 2025-10-27 07:05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城乡之间在AI设备的拥有率、使用频率和功能理解上已出现明显差距,城市未成年人在AI学习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率上显著高于农村[1]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被认为会加剧城乡教育不平衡的风险[1] 乡村学校对AI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 南京市永泰路小学利用AI软件辅助美术教学,将学生画作进行加工使其动起来,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2] - 该校语文老师使用AI分析每一位孩子的朗读音频,迅速了解常念错、念漏的字,实现针对性教学[3] - 数学老师利用智能研修平台上传课例,发现超过42.2%的孩子课堂上会出现走神情况,进而将教学活动时间缩短到9分钟之内以提高互动[3] - 音乐老师将音乐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利用AI制作成动画片,显著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抬头率和学习兴趣[4][5] - AI技术的普及正悄悄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塑教育新生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被关注并得到个性化成长[5] AI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 南京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在图书馆内使用VR显示屏和智能设备,让九年级学生进行虚拟化学实验,以克服部分实验的危险性和药品存储困难[6][7] - 学生通过操控虚拟实验器具完成实验,不当操作会导致虚拟“爆炸”,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个别学生成绩“直线拉升”[7][8] - AI设备的高频率使用留下了屏幕指痕和细微刮痕,被视为学生积极学习的证据,设备后来被搬进图书馆对所有学生开放[8][9] AI与传统文化及乡村教育优势的结合 - 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利用AI技术点亮乡土记忆,智慧屏可以讲述关于花灯的故事并与之互动,让非遗“活”起来[10] - 在“教育智能体”辅助下,陶艺社团学生设计制作“中国龙”“粽子”等陶瓷作品,将想象具象化并成品落地[10][11] - 学生通过向AI提问自主学习,解决了作品开裂和尺寸缩小等陶艺制作问题,AI成为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新伙伴”[11][12] 政策支持与宏观影响 - 南京市教育局着力促进城市、乡村教育公平,利用AI技术驱动探索课堂交互、教学的新形式[12] - 应用AI智能平台鼓励教师学习AI技术,立足乡村教育工作痛点实现AI破局,有效弥合“数字鸿沟”[12]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享
经济日报· 2025-10-26 07:28
政策方向与教育目标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并指明方向 [1] - 教育工作目标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对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1] - 教育工作者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高质量的教育 [1] 学校具体实践与创新 - 学校不断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1] - 学校与新疆多所学校建立深度结对关系,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跟岗学习 [1] - 带领结对学校教师开展云端教研活动,共同开发跨地域特色课程 [1] - 深度交流促进两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共同进步,并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1]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学校计划筑牢育人阵地,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1] - 深化课堂革命,推进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教学 [1] - 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因材施教的新路径 [1] - 强化辐射引领,通过办学经验输出、管理团队支援等方式带动更多学校共同发展 [1]
东营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进民生福祉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8:01
10月22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础教育领域专场,邀请到东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东营市教育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培禄,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董永新,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李玉珍,介绍2025年东营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方面有关 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董玉奎介绍,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东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 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市建设部署要求,以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具有东营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 育、共筑美好未来。 坚持立德树人,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彰显"教育担当"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围绕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东营市教育局统筹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 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尊重中绽放光彩。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成立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先后开展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主题系列活动、同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 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教学展示活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 ...
“免中考”通道开了,但门该向谁敞开?——成都12年贯通试点背后的公平之问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25
改革政策核心内容 - 成都市教育局宣布自2025年起探索"小-初-高12年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部分学生将无需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1] - 改革旨在形成从6岁到18岁的"教育闭环",绕开中考的选拔机制[1][2] 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 - 成都已形成以"七中系"、"树德系"、"嘉祥系"为代表的优质教育集团网络,通过领办、托管、共建等方式覆盖小学到高中[1] - 这些集团校拥有更强师资、更丰富课程和更高升学率,成为家长首选目标[1] 潜在实施路径与影响 - "12年贯通"试点极可能优先在教育集团内部推行,通过内部测评或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直升[2] - 北京类似改革曾导致学区房价格暴涨,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人大附小周边房价一度飙升30%以上[2] - 成都若实施可能加剧教育资源不均,使优质资源更集中在主城区名校[8] 招生资格与公平性质疑 - 准入标准模糊可能使"拼成绩"滑向"拼背景""拼资源",普通家庭学生因无法承担高端培训而被排除在外[8] -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领导力、创新潜质等指标,高度依赖家庭投入,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9] 制度设计建议 - 建议招生过程透明化,公开试点学校名单、准入标准、选拔流程和录取结果[17] - 设定开放名额面向非集团校、普通家庭、随迁子女和农村学生,通过摇号、综合测评等方式保障机会公平[18] - 建立可进可出流动机制,避免一选定终身,同时加大对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资源投入[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