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搜索文档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3:42
教育改革背景与全球趋势 - 中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新提法[1] - 全球范围内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主流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到2018年196个国家和地区中义务教育年限超过9年的占比55.6%[1] - 芬兰在2021年将义务教育结束年龄从16岁提高到18岁 覆盖整个高中阶段 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兜底[1] 中国实施延长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 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高中毛入学率均已达到92% 具备延长义务教育的坚实基础[2] - 地方层面已有探索经验 例如广东省珠海市自2007年起对本市户籍学生免除高中学费 但主要由地方财政补贴[2] - 国家层面已迈出第一步 全国所有幼儿园大班孩子免保教费 惠及1200万儿童 中央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分担比例达80% 保障政策可持续推行[2] 改革方向与战略意义 - 关于延长方向存在不同观点 有专家倾向于先考虑学前一年义务教育 但强调需量力而行避免“教育福利陷阱”[2] - 本轮教育改革不仅是延长年限 更注重教学质量飞跃 目标是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解决“上好学”问题[3] - 改革被视为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系统性工程 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民生福祉提升 也是中国将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关键战略布局[3]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26
(原标题: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义务教育要延长了?事关几亿人的重大基础教育改革,要来了! 最近啊,我们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发现了一个非 常重要的教育改革信号:"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这可是个新提法,立刻引 起了专家和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为什么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义务教育,是要向前延伸到幼儿园阶 段,还是向后延伸到高中阶段?对你的孩子有哪些影响?今天3分钟,我们一起唠明白。 什么意思?就是从过去解决"有学上",到现在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接下来将人口红利转 向人才红利的关键。有不少专家就说了,即便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应该坚持多样化特色化, 而不是仅仅作为考大学的跳板。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延长免费上学时间,而是要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系统性 工程,最终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这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民生福祉 提升,更是中国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现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高中毛入学率都已经达到92%。这两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已经具备了 延长义务教育的坚 ...
“免中考”通道开了,但门该向谁敞开?——成都12年贯通试点背后的公平之问
搜狐财经· 2025-10-21 18:25
改革政策核心内容 - 成都市教育局宣布自2025年起探索"小-初-高12年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部分学生将无需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1] - 改革旨在形成从6岁到18岁的"教育闭环",绕开中考的选拔机制[1][2] 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 - 成都已形成以"七中系"、"树德系"、"嘉祥系"为代表的优质教育集团网络,通过领办、托管、共建等方式覆盖小学到高中[1] - 这些集团校拥有更强师资、更丰富课程和更高升学率,成为家长首选目标[1] 潜在实施路径与影响 - "12年贯通"试点极可能优先在教育集团内部推行,通过内部测评或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直升[2] - 北京类似改革曾导致学区房价格暴涨,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人大附小周边房价一度飙升30%以上[2] - 成都若实施可能加剧教育资源不均,使优质资源更集中在主城区名校[8] 招生资格与公平性质疑 - 准入标准模糊可能使"拼成绩"滑向"拼背景""拼资源",普通家庭学生因无法承担高端培训而被排除在外[8] -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领导力、创新潜质等指标,高度依赖家庭投入,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9] 制度设计建议 - 建议招生过程透明化,公开试点学校名单、准入标准、选拔流程和录取结果[17] - 设定开放名额面向非集团校、普通家庭、随迁子女和农村学生,通过摇号、综合测评等方式保障机会公平[18] - 建立可进可出流动机制,避免一选定终身,同时加大对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资源投入[19][20]
包刚升:AI时代,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改革
第一财经· 2025-10-17 15:01
书籍与作者背景 - 《大学十讲:怎样读大学》一书由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包刚升所著,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份关于如何有效阅读、演讲、思考及在AI时代学习成长的实用“游戏攻略”[3] - 该书源于包刚升2024年与2025年春节期间进行的大学通识教育视频直播课,初稿于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期间完成[4] - 包刚升作为比较政治学学者,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进行访问研究,其观察视角为书籍提供了比较基础[13][14] 核心教育理念与主张 - 强调逻辑学训练的重要性,指出国内教育系统过去30年对逻辑训练重视不足,并认为国家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能否进行有逻辑的思考[4][5] - 鼓励年轻人参与公共讨论与辩论,以推动认知深化和共识形成,而非追求辩论赛中的胜负[5] - 主张AI时代的教育重心应转向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非强调服从和整齐划一[5] - 根本理念是鼓励大学生找到内心热爱,带有理想主义色彩[6] 对创新与大学教育的观察 - 指出中国大学课程设计很少涉及创新,而应付高考的学习模式与创新所需的探索未知模式完全不同[18] - 通过斯坦福大学案例说明创新环境差异,例如该校生物医学方向华裔博士生有约三分之一毕业后选择创业而非求职,以及有学生入学前已多次创业成功[16] - 提出发起新事业需要理念、组织和资金三要素,并认为即使仅有1%至2%的学生成为新事业发起者,也对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20][21] - 认为真实世界并非“解题世界”,无人提供题目,需要自己寻找,真正了不起的成就几乎都与创新有关[18] 对教育内卷的分析 - 将教育内卷归因于社会等级化分层结构、家庭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学校有意的选拔性设计三大因素[24][25][26] - 举例说明内卷的荒谬性,如北京市小学班级排名第一的学生,其中位数对应高校可能仅为普通一本大学,而家长目标却是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25] - 批评高中阶段通过极难考试选拔顶尖学生的做法,认为其以牺牲大部分学生身心健康和读书愉悦度为代价[26] - 提出解决方案在于社会鼓励差异性和多样性,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方向创造价值,而非在单一赛道上进行同质化竞争[27]
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经济观察报· 2025-10-06 10:59
此外,这5年,我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基础教育方面,我国以县中振兴为推动,改 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 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实施。在高等教育方面,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改革,学科专业目录每年更新发布急需 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两年多,学科专业点调整比 例超过20%。在职业教育方面,实施"新双高"改革,大力推动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充分 融合人才成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据介绍,这5年,我国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 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持续推进扩优提质,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 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县中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 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现在的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 惠及1200多万名儿童。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 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 ...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6:30
基础教育发展 - 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4]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27.5个百分点至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 [4] - 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4] 高等教育成就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一倍多至60.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4] - "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校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1][5] - 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 [4]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职业教育供给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5] - 实施"新双高"改革,推动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 [7] - 学生资助实现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4] 教育综合改革 - 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实施,配合中考改革探索以淡化竞争、减少焦虑 [6] - 依据学位法,研究生可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学位,突破"唯学位论文"限制 [6] - 学科专业目录从10年修订一次变为每年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近两年多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 [6] 教师队伍建设与数字教育 - 不断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支持43所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 [7] - 建成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亿多学习者的世界规模最大高质量智慧教育平台 [7] - 推出国家终身学习教育平台,服务学习型社会构建 [7] 教育开放合作 - 现已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建立与东盟、中亚等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合作机制 [7] - 打造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一批项目品牌,与亚非欧合作建成36个"鲁班工坊" [7] - 中国在数字与人工智能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7]
云岭大地上的教改脉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21
云南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知识。 薛莹莹摄(影像中国) 银龄教师李志华(右)在辅导学生。 周兴永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街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跳 绳。 王 勇摄(影像中国)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 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 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以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再提速,多 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教育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进一步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就在几年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个边陲小县的很多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外地去读"名 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来到云南省临沧 市镇康县。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十分欣慰。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留在县里上学,是正确选择吗?2022年,刚刚升入镇康一中时,学生 ...
云南着力破解优质资源短缺等难题,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云岭大地上的教改脉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08
过去,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云南教育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生源流失、乡村教育活力不足 的发展难题。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立足省情、精准施策,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造健康 成长、全面发展的环境。 自《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以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再提速,多 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教育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进一步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夏天,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来到云南省临沧 市镇康县。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十分欣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构建"县域示范—乡镇辐射"的帮扶格局,由县城骨干教师结对 乡镇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精准推广"有效课堂"模式;昆明市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89个, 提供优质学位50余万个;曲靖市以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共同体等多种方式,增强基础教育优质资 源辐射引领。 近年来,云南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力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底,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 ...
营造更专注的校园氛围,瑞典将全面实施校园手机禁令
环球时报· 2025-09-18 06:49
事实上,瑞典多数学校此前已在上课期间采取没收学生手机的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学生常通过 上交假手机、谎称手机遗忘在家或已损坏等方式规避监管,导致禁令效果未能完全发挥。此次全国范围 内的强制禁令实施后,瑞典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卫报》16日报道称,瑞典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校园手机禁令。该禁令将于 2026年秋季学期正式生效,届时所有学校及课后俱乐部需强制收集7至16岁学生的手机,并统一保管至 放学时段。瑞典政府表示,实施此项禁令旨在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校园安全环境与学习条件,为青少年成 长营造更专注的校园氛围。 在欧洲,除瑞典外,多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青少年手机与社交媒体使用的严格监管。今年2月,丹麦政 府宣布将修改现有立法,强制要求所有小学和初中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同时明确提出13岁以下儿童 不应拥有个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挪威则在去年将社交媒体使用的最低年龄设定为15岁;法国于今年 9月要求11至15岁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将手机放入学校指定的储物柜或专用收纳袋中。(张晴) 为保障手机禁令顺利落地,瑞典政府计划在下周提交的预算法案中,专门拨款9500万瑞典克朗(100瑞 典克朗约合76 ...
会思考也会动手,将成为未来人才硬核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9-16 19:41
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与理念 - 福耀科技大学由企业家曹德旺捐资100亿元创办,已迎来首批50名本科新生 [3] -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面向产业、服务应用、面向未来,旨在成为以理工科为核心、交叉融合为路径的研究型大学 [3] - 创办理念部分源于曹德旺2009年达沃斯论坛所受启发及2014年考察美国戴顿大学产教融合模式的体验 [3] 中国教育体系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催生了“做题家”现象,全国产生的许多“状元”中真正取得卓越成绩者屈指可数 [3] - 国家正加大对教育“内卷”的治理,教育部等五部门方案明确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4] - 过去12年全国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专业布点数1.2万个,改革方向是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4] 市场趋势与人才需求变化 - 学历光环在褪色,实践能力重要性增强,今年本科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暴涨,有的甚至超过211高校 [4] - 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 [5] - 福耀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起薪预计可能比许多高校毕业生高出30%,市场需要“既会思考,又能动手”的人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