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82硅片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产业链价格反弹
2025-07-09 10:40
行业与公司 - 光伏行业正推进反内卷措施,拟成立合资平台公司收购约100万吨过剩产能,收购金额预计达六七百亿元,资金来源包括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AMC[1][2] - 最高层级和发改委组织光伏企业召开密集会议,商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售价需高于完全成本,低价销售将面临处罚[1][2] - 推荐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水能源等公司,这些公司在硅料、电池制造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产能收储与价格支撑**:小企业完全成本至少4万元/吨,大厂总成本超4万元/吨,小企业盈利价格或达4.5-5万元/吨,为硅料价格提供支撑[1][4] - **多晶硅期货走势**:主力合约持仓量超30万手(对应90万吨硅料),行业库存不足30万吨,交割标准严格限制颗粒硅和混包料交割,短期内仍有上行空间[1][4] - **政策预期**:政策力度较以往自律政策明显加强,治理必要性高(行业设备投资超5,000亿元,涉及地方政府及银行贷款)[1][5] 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 **需求波动**:1~5月装机198GW创历史新高,但182硅片价格从去年底1元/片波动至6月0.9元/片,需求快速下降[3][6] - **股价表现**:多晶硅相关股票(如通威)两周涨幅达20%-30%,但其他环节股票涨幅滞后[5][7] - **现金流压力**:多数上市公司现金储备仅能支撑半年或三四个季度,所有环节均亏损现金流[7][10] 投资建议 - **重点配置环节**:硅料、电池、玻璃及新技术领域,因出清速度快且技术变革驱动淘汰(如Topcon替代PERC)[8][9] - **短期机会**:股价跌幅严重滞后于硅料价格,短期上行动力强;长期需关注政策落地或市场自然出清[7][10] 风险与挑战 - **政策落地不确定性**:大规模资金需求、银行追加投资难度及公平定价问题可能延缓执行[6][12] - **技术迭代风险**:电池环节技术变革快(如BC新技术),经营恶化企业可能无法跟进研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