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江源银线再添翼 银龙越岭奏强音
中国能源网· 2025-07-23 16:57
电网建设 - 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于7月22日竣工投运,标志着玉树电网进入"双回路"供电时代,终结了长链式单回线路供电历史 [2] - 工程全长507.5千米,其中近400千米线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途经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 [10][12] - 线路连接青海主网与玉树变电站,与第一回线路共同构成双通道供电网络,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2][6] 技术突破 - 首次采用无人机张力放线、无跨越架封网技术完成135米宽通天河跨越施工 [12] - 运用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和内(外)拉线抱杆技术解决高海拔组塔难题 [12] - 创新使用索道、骡马、重载无人机运送物资,减少对高原生态的扰动 [8][12] 生态保护 - 81基铁塔穿越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通过科学调整保护区功能区划实现建设与保护平衡 [10] - 实施"一基塔、一设计"环保方案,对表土植被进行异地养护并补种同种类草籽 [8] - 全线366千米冻土地段采用人工开挖方式,最大限度保护冻土稳定性 [12] 经济效益 - 供电能力提升全面满足玉树州"十五五"清洁取暖规划用电需求 [2][15] - 玉树市综合产业创业物流园凭借双回路供电优势吸引22家企业入驻,一期70家企业全部签约 [17] - 称多县珍秦镇糌粑加工厂等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当地就业 [18] 民生改善 - 供电服务覆盖玉树一市五县179个行政村,惠及38.5万人口 [6] - 推动清洁取暖改造,玉树州人民医院计划将10台燃煤锅炉替换为12台电锅炉 [15] - 兰达村等地区民宿实现电气化升级,旅游业得到发展 [4][7] 能源转型 - 工程为玉树地区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提供电网支撑 [15] - 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优化黄河上游地区网架结构 [2][15] - 8个月供暖季的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全面推进 [15]
青海330千伏玉树二回工程接入施工和保供电“大会战”完成
科技日报· 2025-06-13 09:15
电力工程建设进展 - 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接入施工和保供电"大会战"完成,为后续全线贯通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1] - 工程自2023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基础浇筑完成100%、铁塔组立完成99.56%、导线架设完成94.9%,目前已转入施工验收和检修消缺阶段 [2] - 805名电网建设者将继续坚守施工一线,向实现6月底工程建成投运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2] 工程意义与影响 - 工程是解决玉树地区长远用电需求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网长链式单回线路供电可靠性弱的问题 [2] - 对优化黄河上游地区网架结构、提升青海南部电网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助力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2] 施工规模与组织 - "大会战"历时18天完成,是青海电网有史以来单次规模最大、情况最复杂、风险管控最难的一次集中施工检修和电力保供工作 [2] - 首次采用"兵团作战"模式,统筹调配各类资源,作业区域覆盖海南、玉树、果洛三地的14座变电站和21条电力线路 [2] - 共分9个施工检修作业面,设置供电保障点69个,设置现场工作小组8个、参与人员超过2500人 [2] - 累计完成18144项倒闸操作、801次设备特巡,应急发电车累计发电量达1473万度 [2]
多线并进战极限!330千伏玉树二回接入“大会战”圆满落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8 00:03
电网建设进展 - 青海330千伏玉树二回工程接入施工和保供电"大会战"完成,为后续全线贯通创造条件 [1] - 工程将解决玉树地区单回线路供电可靠性弱的问题,优化黄河上游网架结构,提升青海南部电网供电能力 [1] - 工程自2023年8月启动,已完成基础浇筑100%、铁塔组立99.56%、导线架设94.9%,计划6月底投运 [5] 施工规模与复杂度 - "大会战"历时18天,是青海电网史上规模最大、情况最复杂、风险管控最难的一次集中施工 [3] - 作业覆盖海南、玉树、果洛三地的14座变电站和21条电力线路,共9个作业面,69个供电保障点 [3] - 参与人员超2500人,完成18144项倒闸操作、801次设备特巡 [3] 施工成果 - 完成玉树一回工程年检31项330千伏设备检修及消缺工作 [3] - 完成玉树二回工程14项重点任务包括交叉跨越施工、基建验收和变电站改扩建 [3] - 应急发电车累计发电量达1473万度,保障群众用电 [3] 施工模式创新 - 首次采用"兵团作战"模式,统筹调配资源,实现三类作业交互的大型综合施工 [3] - 以三班倒不间断作业模式保障电力供应 [3] - 为后续类似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