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Wh储能系统

搜索文档
13企“烧舱”!这把“大火”会烧到工商储吗?
行家说储能· 2025-07-07 19:12
行业动态 - 2026年版NFPA 855标准将大规模火灾燃烧测试(LSTF)列为强制性要求,储能行业安全门槛提升[1] - 已有13家储能企业完成LSTF测试,包括远景、思格新能源、Fluenc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2] - 测试企业从头部系统集成商扩展至二三线品牌,参与范围扩大[3] - 测试设备以集装箱储能系统为主,仅思格新能源针对工商业储能系统进行测试[4] 测试特点 - 测试条件严苛:100%SOC满电状态、关闭消防系统、无干预燃烧全过程[9] - 测试方式创新: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缩小舱体间距(如远景能源5cm)、延长燃烧时间(科陆电子持续59小时10分钟)[9][10] - 极端场景模拟:Fluence测试26个电芯热失控,阳光电源模拟"多点起火",海辰储能进行"开门燃烧"[9] - 温度控制表现优异:阳光电源B柜电芯保持40℃(A柜1385℃),瑞浦兰钧邻舱电芯≤57℃(目标舱1380℃)[10] 认证标准 - 主要认证标准包括CSA C-800、CSA TS-800和UL9540A[12] - 2026版NFPA 855将LSTF与UL9540A分离,提升为核心测试指南[13] - UL计划发布大规模火灾测试专项附录,监管趋严[13] - 国内尚未提出大规模火烧试验要求,未来可能成为技术门槛[14] 企业测试数据 - 远景能源:燃烧箱体A最高1297℃,相邻箱体≤44℃[16] - 思格新能源:受火Pack外壳264.65℃,内部电芯0热失控[16] - 比亚迪储能:相邻柜体电池温度<60℃(A柜>1000℃)[16] - 阳光电源:PowerTitan系列通过两轮测试,4小时燃烧无蔓延[2][16] 市场影响 - 测试成本高昂(如阳光电源单次20MWh测试耗资约3000万元),中小企业承压[6] - 工商业储能安全认证体系不完善,企业测试动力不足[6] - 海外市场LSTF将成为"必备通行证",体现企业技术实力与资金投入[13]
3GWh!晶科储能与希腊能源公司达成储能战略合作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5 16:42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全球领先的储能企业—— 晶科储能 ( Jinko ESS)与 希腊 能源公司 Metlen 集团 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框架 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在 电网侧储能系统领域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协议在 Metlen 集团 希腊 雅典总部签署, 双方将 在 智利和欧洲 市场部署 超过 3GWh 的储能项目。 此次 合作基于双方当前正在智利推进的 1.6 GWh 标杆项目 ——晶科储能正向该项目供应 其 G2 5MWh储能系 统,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全部交付。该战略联盟既彰显晶科储能在全球 储能系统 领域的快速发展势头, 亦体现 Metlen集团作为能源转型推动者的战略布局。 晶科储能首席执行官周方开与 Metlen集团可再生能源业务执行董事 Nikos Papapetrou共同签署了这项3GWh的战 略框架协议。 此次合作 将晶科储能行业领先的 储能 技术与 Metlen 集团的全球能源专业优势相结合,以应对 地 区 电网稳定挑战。 此次协议签署彰显了双方通过先进储能解决方案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共同承诺, 进一步巩固了晶科储能作为全球 增长最快储能 公司之一的地位 ,以及 ...
超4GWh!晶科等2企又获储能新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6-25 15:52
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市场表现 - 2025年晶科储能与赢科数能公布最新储能订单总规模超4GWh [1] - 晶科储能2025年累计订单达5GWh覆盖中国、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区 [5] - 赢科数能2025年订单包括拉脱维亚3.87MWh、波兰28MWh及意大利等地区1.1GWh战略合作 [7][9] 晶科储能订单与技术细节 - 与希腊Metlen集团签署3GWh战略框架协议涉及智利和欧洲市场部署基于1.6GWh标杆项目 [1][4] - 向澳大利亚提交360MW/1440MWh 4小时电池储能系统提案 [1][6] - 山东省滨耀售电项目签约68台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总规模17.74MWh [4][6] - G2蓝鲸系统5MWh充放电效率94%液冷技术控温±2.5℃AI算法优化能效减少20%辅助能耗 [3] 晶科储能2025年订单分布 - 中东地区66MWh订单采用G2蓝鲸液冷系统 [6] - 德国150MWh订单涉及30套G2蓝鲸系统 [6] - 希腊100MWh项目使用20套ESS G2系统 [6] - 澳大利亚200MWh合作采用SunGiga C&I液冷储能系统 [6] 赢科数能产品与订单 - 拉脱维亚订单含15台258KWh储能柜属Star星辰系列产品 [7][8] - 波兰AI ESS公司28MWh订单搭载AI软件 [9] - 德国慕尼黑展获1.3GWh意向订单涉及虚拟电厂运营 [9] - 意大利里米尼展签约1.1GWh覆盖工商业储能领域预计订单额超10亿元 [9] 赢科数能其他项目 - 塞浦路斯项目提供STAR 192 PRO和STAR 258 PRO储能系统 [10] - 奥地利落地20MWh储能项目 [10] - 唐山盛财钢铁项目规模20MW/40MWh [9] - 港华能源合作储能规模预估不低于100MWh [9]
全球储能巨头“真机燃烧”大比拼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6 18:57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产业高速发展,安全性成为核心议题,头部企业通过"真机燃烧测试"验证系统安全性能 [1] - 2024-2025年阳光电源、比亚迪储能、华为数字能源等8家企业相继公开极限测试,验证热失控和极端火情下的安全性能 [1] 阳光电源 - 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11月投入3000万对20MWh PowerTitan2.0进行最长燃烧测试 [1] - 系统经受25小时43分钟不间断燃烧后仍保持结构完整,火情未蔓延 [2] - 在1385℃高温下,15cm间距的相邻柜体温差达1345℃,验证出色耐火隔热能力 [3] - 关闭消防系统后,4台储能柜舱门未烧穿,展示被动防火设计能力 [4][5] 比亚迪储能 - 2024年12月对16MWh魔方储能系统进行测试,柜间距600-2400mm [6] - 柜内温度>1000℃时相邻柜体<60℃,刀片电池设计有效阻隔燃烧 [6] - 触发柜结构保持完整,装卸无阻力,验证阻燃和机械性能 [6] 华为数字能源 - 2025年12月测试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 [7][8] - 12颗电芯同时热失控时通过正压阻氧+定向排烟实现不起火不扩散 [8] - 相邻箱体最高温度47℃,箱级热失控不扩散 [8] - 7小时才触发燃烧,演变过程缓慢 [8] 海辰储能 - 2025年6月测试5MWh ∞Block系统,柜门敞开+15cm间距+关闭消防 [9][10] - 15小时燃烧后结构完整,相邻箱体无热蔓延 [11] 阿特斯 - 2025年6月测试SolBank 3.0,符合CSA TS-800和NFPA 855标准 [12] - 单元门体及结构全程保持关闭完整,阻止火势蔓延 [13] 科陆 - 2025年6月测试5MWh Aqua C2.5液冷系统,燃烧59小时 [14][15] - 燃烧箱1300℃时相邻箱体80.71℃,验证GW级场站可行性 [16][17] 瑞浦兰钧 - 2025年6月测试Powtrix®电池舱,10cm间距+1000℃火焰炙烤14小时 [18] - 在多重不利条件下保持安全性 [18] 天合储能 - 2024年9月测试Trinastorage Elementa金刚2储能柜 [19] - 24小时检测无复燃,验证消防系统和通风系统有效性 [20][21]
AI炸场!35家储能企业同台竞技
行家说储能· 2025-06-13 18:10
展会概况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圆满收官,展会由光伏展转型为储能展,储能企业数量、产品含量及热度显著提升[1] - 展会聚焦第三代电芯定义权、136号文响应方案、光储电站经济性评估及AI+工商业储能系统等热点[1] - 多家企业签署GWh级订单:瑞浦兰钧超20GWh、国轩高科3GWh、蜂巢能源2.1GWh[1]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采日能源 - 发布Serlattice G3 10MWh智储系统,实现高容量、低LCOS与易配置的统一[5] - 推出星链系列261kWh工商业户外柜(支持峰谷套利等6种模式)及星汉系列1.5MW/3MWh集装箱系统[5] - 发布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3] 中车株洲所 - 发布构网型储能系统及"云枢"储能变流器(功率密度提升22%,毫秒级电弧扑灭)[6][8] - 推出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平台,集成DC1000V/1500V储能柜等多元产品[8] - 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框架协议[8] 华为数字能源 - 全球首发FusionSolar9.0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支持全场景构网与"端-边-云"智能管理[10] - 具备短路电流支撑等6大核心能力,适配调峰/调频等商业模式[12] 比亚迪储能 - 展示源网侧MC Cube-T Pro BESS 6.4MWh系统(温差±2℃)及工商业Chess Plus(循环寿命>10000次)[13][15] - Chess Plus采用ALL in One设计,系统组件减少55.6%,运维项目减少43%[15] 南都电源 - Center L Ultra 6.25MWh系统实现放电量提升8%,Center L Max 8.338MWh单箱能量密度提升167%[21][22] - 与太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储能应用[23] 亿纬锂能 - 全球首发836kWh分体式模块柜,支持扩展至5MWh,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65%[24][27] - 采用"热电分离"设计,防火层面积增加15%[27] 蜂巢能源 - 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实现20尺集装箱9MWh容量,结构强度提升30%,运输成本降13%[85][87] - 采用短刀叠片电芯技术,零部件数量精简36%[85] 格力电器 - 光储直柔能源站2.0体积减小21.8%,功率密度提升21.8%,调试周期缩短5天[58] - 兆瓦级钛酸锂储能系统可在-40℃运行,已应用于高寒地区风光储项目[59] 技术趋势 - **构网型技术**:华为/中车/上能电气等企业推出支持虚拟惯量支撑、黑启动等功能的解决方案[10][12][43] - **液冷系统**:盛虹动能Voltus Pro温差<2℃(寿命延长2年),远东电池PowerPLANT 520 PLUS温差≤2.5℃[68][83] - **大电芯应用**:国轩高科588Ah电芯、林洋能源628Ah液冷PACK、永泰数能314Ah系统(成本降15%)[29][78][97] - **AI集成**:海尔新能源AI+工商业系统实现90%运行效率,昱能科技AI电价预测平台获售电资质[46][107] 合作动态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等6家企业签署多场景生态协议[18] - 远东电池与宁德时代等5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84] - 东方电气与特隆美储能等4家企业签约光储项目[103]
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Cell 1175Ah量产下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3 12:47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年6月11日,海辰储能宣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Cell 1175Ah量产下线,开启长时储能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大步领先,率先实现千安时电池量产落地 面对大容量带来更高的系统能量密度,产品安全始终是产品落地的底线。海辰储能的产品安全专家刘枭枭博士介绍,海辰储能 构建了从电芯、模组到系统的多层级多维度安全设计,确保大容量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电芯层面,使用多级协同调控技术。 电解液采用 " 溶剂化结构调控 +动态成膜 " 双路径技术,在负极石墨和正极铁锂材料表 面构建耐高温的 SEI和CEI膜,实现了 " 界面化学本质安全 +循环寿命 " 双提升的效果。 模组层级,打造 " 双模态热防护结构 " 。 采用 " 电芯间高效隔热层 +耐高温阻燃上盖 " 设计。在电芯间使用低导热系数隔 热层,抑制电芯热蔓延发生,同时使用耐高温、耐火烧模组上盖,避免热失控时上盖被融穿导致氧气反侵电池包引起电池包内 部内部起火。 在系统 BMS层级,采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双轮驱动。 通过海辰储能自研多模态预警算法,多维度感知和冗余控制技术, 可做到精准预警,精密监测和精确控制,功 ...
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Cell 1175Ah量产下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3 12:46
大步领先,率先实现千安时电池量产落地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长时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长时储能的电站规模,采用传统 314Ah电池长时储能电站面临集成复杂、成本高、安全可靠性挑战大等问题。而海辰储能的∞Cell 1175Ah作为 专为4–8小 时长时储能设计的电池 ,具备"超大容量、超长寿命、超高安全、超低成本"四大优势, 填补了中长时储能场景缺少专用电池 的产品空白。 海辰储能精准洞察到长时储能时代来临,并提前布局千安时电池的研发和制造。 ∞Cell 1175Ah从2022年立项至今, 攻克了 " 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 " 的双重挑战, 依托海辰储能的重庆智能制造基地,打造了覆盖电芯至系统的高效产线和测试平 台。面对尺寸、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全新挑战,海辰储能在全工序链实现了五大关键创新: 宽幅厚涂布工艺精度突破 :涂布面密度 COV做到0.2%以内,同步采用高精度CCD相机进行在线全检,保证产品质量一 致稳定。 大电极叠片工艺效率提升 :实现0.5mm极片对齐精度与 0.1625 秒 / 片的叠片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35%产能。 电芯结构原创设计 :创新设计"三维气道一体化顶盖" ...
全球首款可量产!宁德时代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09 16:27
宁德时代TENER Stack 9MWh储能系统发布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TENER Stack 较2024年6 25MWh天恒系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1] - 系统采用高能量密度电芯 五年零衰减 体积利用率提高45% 能量密度提升50% [4] - 单机容量9MWh 部署800MWh项目可减少1/3集装箱数量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40% 整体建站成本降低20% [4] 运输与安全性能突破 - 模块化设计满足全球99%市场36吨陆运限重 分体设计降低35%特殊运输成本 适应桥梁乡村等复杂场景 [5] - 气体传感器灵敏度提升40% 抑制系统响应速度提高35% 耐火性能达2小时 符合IEEE693地震标准(抗9级地震+5级飓风) [6] 储能业务表现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 营收573亿元(占总营收15 83%) 毛利率26 84%(同比+8 19%) 高于动力电池业务 [7] - 2025年行业主流向6-9MWh升级 中车株洲所6 9MWh/海辰6 25MWh/亿纬6 9MWh(能量密度+20%)/中创新航6 25MWh(占地-14 9%)等产品集中亮相 [8][9][10][11][12] - 7MWh+阵营包括中天科技7 58MWh/国轩高科7MWh(AI温控) 8MWh+包括南都电源8 338MWh(固态电池)/远景能源EN8 Pro(智能体系统) [17][19][20] - 安城能科推出9MWh+产品 形成完整大容量产品梯队 [21]
南都电源赴港IPO!
起点锂电· 2025-04-24 18:05
南都电源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上市事项,迈向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2] - 上市计划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具体方案需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审核 [2] - 当前锂电行业港股上市风潮显著,近40家A股公司筹划双上市目标 [2] 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 - 公司2024年频繁迭代产品,推出储能系统Center L Max(8.338MWh),能量密度较主流5MWh系统提升167% [5] - Center L Max采用模块化分舱设计,系统能耗降低70%,运维成本锐减60% [5] - 同步推出Center L Ultra(6.25MWh),搭载783Ah电池,适用于2-8小时储能场景 [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30Ah版本能量密度达350Wh/kg,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92% [5] - 783Ah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10000次,单体能量超2.5kWh,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L [6] 市场表现与订单情况 - 公司高压锂电产品表现优异,2025年初中标项目包括万国数据高压锂电数据中心框采项目及某全球最大软件公司数据中心锂电设备采购项目 [6] A+H模式行业趋势 - 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及消费领域龙头企业加速布局A+H,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赛力斯等 [8] - 港交所降低上市壁垒:2023年下调特专科技公司市值要求,并为超100亿元市值A股公司开辟快速通道 [8] - 港股上市需应对估值差异、公司管理差异及市场监管体系等挑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