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数据港平台

搜索文档
普陀政府社会联动 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
解放日报· 2025-04-30 14:02
海纳小镇定位与规划 - 海纳小镇是普陀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核心载体,占地2.32平方公里,定位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构建的孵化基地和跳板[2] - 通过布局海纳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发展先进计算、深度智能、元宇宙、数字广告等新兴产业[2] - 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形成"三镇联动"机制,构建长三角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1]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 - 海纳小镇及周边真如副中心已集聚约3000家数字经济企业,占区域企业数量20%,贡献近60%经济产出[2] - 成功落地上海市首个数字广告产业园,获评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特色小镇清单[3] - 发布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吸引菲尔兹数学科学院中国中心等优质项目落地[3] 基础设施建设 - 区域内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其中三星级占比61.71%,中心区超低能耗建筑比例28.99%[3] - 设置H型地下车行通道和立体化公共空间,优化交通组织,建成2.5公里真如绿廊生态系统[3] - 建立"数智普陀"数据创新实验室,联合5所高校、16家大院大所、70个科创平台资源[12]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普陀区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7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数据合作机制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7][9] - 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累计投资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培育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9] - 实现三省一市政务数据共享底座建设,支撑"一码通行"等跨区域应用场景[8] 数据要素市场化 - 搭建"828数据港"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流通,覆盖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12][13] - 企业案例包括收钱吧支付数据分析(日均处理百万级交易记录)、危化品光谱识别系统(180秒解码10万级数据)[12] - 通过政企合作降低中小企业数据处理成本,挖掘跨行业数据关联价值(如用水数据与文旅消费关联)[11] 全球合作与创新 - 海纳工程院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将AI城市治理方案推向全球,聚焦交通拥堵和热岛效应难题[14] - 计划推动数据跨境流通与应用,衍生新场景,强化上海国际数字枢纽功能[14] - 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机制,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深度融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