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医学影像诊断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2015-2025:中国AI医疗投资十年沉浮录
36氪· 2025-07-22 10:21
行业概述 - 中国AI医疗行业在2015-2025年间经历从初步探索到赛道分化的十年巨变,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加速推动新药研发、智能诊断、智慧硬件等赛道崛起 [1] - 行业资本热度呈现周期性波动,2015-2021年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持续攀升,2021年达阶段性高峰后显著回落 [2][4] - 当前行业进入低谷期,未来发展依赖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落地 [7] 资本动态 - 2021年前各融资轮次均活跃,2022年后呈现"两头大、中间小"趋势,资本向超后期和极早期项目集中 [6] - 2021年AI新药研发赛道融资总额超15亿美元,AI医学诊断达10亿美元历史高点,2022年后回落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以下 [17][19] - 行业市盈率显著分化,2025年2月AI制药板块平均市盈率149.1倍,AI辅助诊断127.7倍,远超生物医药行业整体水平 [26] 赛道分化 - AI赋能医学诊断以383起融资事件居首,AI新药研发以270起位列第二,两者合计占行业融资总量的65% [8][12] - 医学诊断和新药研发赛道在早期阶段(种子/A轮)分别发生84起、105起和89起、78起融资事件,但B-D轮淘汰率高达67.2%-80.84% [12] - 超后期阶段pre-IPO及并购事件中,医学诊断(131起)和新药研发(70起)远超其他赛道 [15] 投资机构布局 - 红杉中国以37起投资事件居首,五源资本(32起)、启明创投(23起)紧随其后,TOP10机构60.5%资金投向新药研发,25%投向医学诊断 [20][22] - 头部机构偏好A-B轮投资(合计占比52.5%),同时兼顾早期孵化(19%)和战略并购(19%) [24] - 五源资本AI医疗投资占比32.43%最高,高榕资本(17.07%)、源码资本(16.1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28] 国资投资特征 - 国资机构161起投资聚焦医学诊断,138起投向新药研发,合计占比超80% [33][39] - 君联资本(16起)、深创投(10起)、五源资本(7起)为最活跃国资投资方,偏好产业化阶段项目 [37] - 晶泰科技和百川智能分别累计融资60.98亿和55.44亿美元,反映国资对底层技术龙头企业的重点押注 [41] 明星项目分析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显著高于行业,晶泰科技2024年研发占比达157%,英矽智能107% [47] - AI制药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30.45%,中国达53.01%;AI医学影像中国市场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127% [49] - 晶泰科技2021-2023年营收年均增速177%,部分AI影像企业单一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 [50] 政策与产业链 - 国家出台超20项政策支持AI医疗,涵盖审批加速、医保纳入、数据开放等领域 [52][53] -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2023-2024年融资事件占全国76%,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2] - 中国企业在医疗器械制造和供应链整合方面具备优势,产品迭代速度远超欧美企业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