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电子布
icon
搜索文档
建材行业点评: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 AI电子布VS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52
公司扩产动态 - 中材科技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在山东泰安投资17.51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预计主要为Q布)[1] - 泰山玻纤在山东济宁投资18.06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1] - 中国巨石低介电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中 超薄、极薄电子布产品正在研发和推广中[1]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 产品覆盖低介电一代、低介电二代、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布全品类[2] - 低膨胀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lowcte产品的供应商[2] - 超低损耗低介电布(Q布)率先完成行业头部CCL厂商认证 实现产业化供应[2] 行业特征分析 - AI电子布行业呈现高增长、高壁垒特征 可能走向高集中度[4] - 风电纱市场具有三高特征:高增长(15年国内容量增长15倍)、高壁垒、高集中度(CR3约90%)[3] - 中国巨石在风电纱领域份额约37% 泰山玻纤约29% 重庆国际约25%[3] 龙头企业发展策略 - 中国巨石通过单线窑炉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浸润剂自给率/叶腊石自供)建立完全成本领先优势[1] - 龙头企业进军高增速大市场(如特种玻纤/机器人丝杠)开拓重要增长曲线[2] - 电子精密行业对误差容忍度低 对保供能力要求高 材料虽在终端成本占比有限但能放大供应链影响[4]
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AI电子布vs机器人
国金证券· 2025-08-29 17: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6][7][8][9][10] 核心观点 - AI应用场景高景气带动特种玻纤需求增长 布种持续迭代 [2][7] - AI电子布行业具备高增长和高壁垒特征 可能走向高集中度 [4][10] -中材科技在AI电子布领域处于大满贯地位 中国巨石产品有望重新定价 [4][10] 产能扩张与产品开发 - 中材科技子公司泰山玻纤在山东泰安投资17.51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泰山玻纤在山东济宁投资18.06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中国巨石低介电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中 超薄极薄电子布产品正在研发和推广 [1][6] 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 覆盖低介电一代二代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布全品类产品 [2][7] - 低膨胀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供应商 [2][7] - 超低损耗低介电布率先完成行业头部CCL厂商认证 实现产业化供应 [2][7] 行业特征分析 - 风电纱市场呈现高增长高壁垒高集中度三高特征 [4][9] -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0GW 全球117GW 较2008年国内5GW增长15倍 [4][9] - 风电纱行业前三大企业占据约90%市场份额 中国巨石37% 泰山玻纤29% 重庆国际25% [4][9] 龙头企业战略布局 - 中国巨石进军特种玻纤与恒立液压进军机器人丝杠具有相似性 都是龙头企业开拓高增长市场 [3][8] - 特种玻纤和机器人丝杠远期市场空间足够大 能够容纳多家龙头企业 [3][8] - 中国巨石在7628电子布领域依靠单线窑炉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完全成本明显领先行业 [1][6]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AI电子布行业 推荐中材科技和中国巨石 关注菲利华国际复材再升科技 [10] - 电子精密行业对误差容忍度低 对保供能力要求高 材料虽在终端成本占比有限但能放大供应链影响 [4][10]
0826调研日报
2025-08-27 09:12
**锐捷网络** **行业与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客户为国内互联网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上半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互联网客户 占比超过90% 其中阿里、字节、腾讯三大客户收入占比约90%[1] - 400G产品占比超过60% 400G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约24亿 占数据中心交换机比重超过60%[1][2] - 支持万卡集群的三级架构网络解决方案(如200G+400G组合)已规模化落地 400G采用51.2T芯片 支持千卡到数万卡GPU集群互联[2] - 51.2T规格的800G产品少批量出货 金额约3亿多[2] - 与国产GPU厂商合作 帮助提升网络侧能力 但商业化部署需时间磨合验证[3] **良信股份** **行业与公司** 配电设备供应商 聚焦数据中心配电侧与海外市场[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数据中心市场分为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单体项目三大板块 公司占有率集中在HVDC、UPS等配电设备[4] - 重点进入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白名单 同时构建海外客户设备端品牌[4] - 海外大客户需求技术升级(高密度化、模块化、小型化、提升电压等级及功率密度)[5] - 海外原供应商存在产能瓶颈和交付压力 客户有多供方需求 公司凭借合作配合度形成影响力[5] - 新能源BU中光伏、储能、风能为核心板块 同时布局核电、氢能以对冲风光储行业周期性波动[7] **中材科技** **行业与公司** 特种纤维材料制造商 聚焦AI电子布产品线[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种纤维布上半年销售895万米 规模国内领先 低介电一代布为主要产品[8] - 拥有低介电二代布、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完整产品线 通过国际头部客户全产业验证[8] - 低膨胀布主要应用于大尺寸芯片封装基板 可能延伸至手机和汽车智能驾驶领域[9] - 低膨胀产品分为膨胀系数4.0、3.2和2.8三款 系数越低性能越高 目前供需存在缺口 价格由供需和竞争决定[9] - 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仍处客户测试阶段 未大规模应用 公司预留技术调整空间以快速响应市场[10] **其他重要内容** - 资讯来源为三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1-22日)[12] - 内容免责声明提示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11]
非金属建材周报:从两家AI材料龙头报表中看出什么,以及关注量子计算进展-20250824
国金证券· 2025-08-24 22:38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总结的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I材料-特种玻纤和高阶铜箔维持"高景气"评级,对非洲建材和民爆(新疆、西藏地区)给予"稳健向上"评级 [18][19] - 对水泥、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传统玻纤、碳纤维和消费建材(开工端、施工端)的评级为"景气度承压"或"下行趋缓" [18][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产业链的电子布和铜箔龙头公司中报超预期,AI已贡献利润,原主业环比改善,龙头公司市场份额稳固 [13] - 非洲建材出海龙头科达制造半年度预告高增,产销本土化模式受非洲市场认可 [14] - 量子计算产业化处于关键窗口期,国内外技术进展显著,应用落地加速 [15] - 传统建材公司加快主业转型,通过收购、变更实控人、投资AI业务等方式寻求新增长点 [16] - 周期类建材价格整体弱势,但部分品种如水泥价格稳中偏强,玻纤价格以稳为主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一议 - 中材科技AI电子布(lowdk一代、二代、Q布、low-cte布)出货量提高,主业风电叶片Q2量价齐升,预计Q3继续环比改善 [13] - 铜冠铜箔hvlp系列产品批量出货,锂电池铜箔明显减亏,毛利率修复 [13] - 科达制造作为非洲建材及建材出海第一股,产销本土化模式受非洲市场认可,半年度预告高增 [14] - 量子计算进展显著:IBM预计2029年交付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IBM Quantum Starling(200个逻辑量子比特,1亿个量子门)[15];清华大学实现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 [15];上海计划建立量子计算应用示范中心 [15] - 传统建材公司转型案例:深圳东创拟收购震安科技控股股东华创三鑫100%股权 [16];帝欧家居实际控制人变更,拟更名"帝欧水华"并投资5亿元设立AI业务子公司 [16] 周期联动 - 水泥:全国高标均价343元/吨,同比-36元,环比+2元;出货率45.7%,环比-0.1pct;库容比64.6%,环比-1.8pct [17] - 玻璃:浮法均价1205.78元/吨,环比下跌29.88元/吨(-2.42%);库存天数27.85天,环比+0.14天;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2.33% [17] - 混凝土搅拌站:产能利用率6.86%,环比-0.03pct [17] - 玻纤: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均价3521.25元/吨,环比持平;电子布报价4.1-4.2元/米,环比持平 [17] - 其他:电解铝价格弱势运行;钢材累库或进入末期;煤炭、原油、PE价格环比上涨,沥青、有机硅价格环比下跌 [17] 景气周判(0818-0822) - AI材料-特种玻纤:高景气维持,Low-DK二代良率提升,一代增产价格稳定,Low-CTE紧缺,Q布起量预期渐浓 [18] - AI材料-高阶铜箔:高景气持续,8月海外hvlp铜箔提价,国内9-10月有望跟随提价 [18] - 非洲建材:景气度稳健向上,人均消耗建材低于全球平均,美国降息预期下新兴市场机会突出 [19] - 民爆:新疆、西藏地区高景气维持(新疆生产总值+24.6%,西藏+36.0%),全国大部分地区承压 [19] - 水泥/玻璃/光伏玻璃:景气度持续承压,需求疲软,库存压力大 [18] 本周市场表现(0818-0822) - 建材指数周涨幅5.27%,跑赢上证综指(4.35%)[20] - 子板块表现:玻纤(+15.17%)、耐火材料(+6.71%)、消费建材(+5.07%)、玻璃制造(+4.36%)、管材(+2.26%)、水泥制造(+1.58%)[20] 本周建材价格变化 - 水泥:全国均价环比+0.7%,库容比64.63%(环比-1.81pct)[28]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环比-2.42%),库存5636万重量箱(环比+0.50%)[36][37] - 光伏玻璃: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2.33%),3.2mm镀膜主流价18.5-19元/平方米(环比持平)[56] - 玻纤:2400tex直接纱均价3521.25元/吨(环比持平),电子布报价4.1-4.2元/米(环比持平)[62][63] - 碳纤维:均价83.75元/千克(环比持平)[69] - 能源原材料:动力煤709元/吨(环比+6元),沥青4680元/吨(环比-70元),有机硅DMC 11100元/吨(环比-200元),布伦特原油68.48美元/桶(环比+0.50美元)[74]
中材科技20250701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中材科技、红核、沧海股份、山东博贤、恒河科技、巨石、中泰科技、上海科技、中泰科技、泰波、日东、台光、中台科技、日本相关企业、东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光伏板块现状 - **火爆原因**:由情绪和资金面推动,以及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LDK 电子部带来紧急度和扩圈效应,下游 AV 链条推动,下游市场变化迅速、新规划频繁出台[4] - **产品结构**:电子布产品分粗纱和细纱,细纱又分等级,AI 电子布是高端品种,CPE 是重要平行品种,日本日东纺正在研发第四代 CPE,高端产品供应商少但市场份额多[5][6] - **价格情况**:价格相对稳定,上下游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不会因短期紧缺大幅提价,更关注新产品进入主流供应链及全体系打法[2][7] 各公司地位 - **中材科技**:在光伏行业占据绝对龙头地位,是唯一拥有完整技术路径并获下游高度认可的企业,二代产品已进入主流供应链[2][8] - **中泰科技**:送样处于行业前列,高净利率品种价格稳定,需求量可能翻倍增长,明年利润有上涨空间,可通过高端产品迭代提升价格体系[11][12] 技术路线影响 - 技术路线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对未来放量情况不确定,过度宣传提价不合理,但目前价格稳定且放量趋势明显,去年上半年价格达峰值,今年上半年保持稳定[2][9] 产品市场前景 - **二代产品**:行业规模 20 - 30 万米,处于备货状态,需求未起量,对其渗透率提升持乐观态度,GPT300 放量后渗透率可能从不到 5%提升至 20% - 30%甚至更高[10] - **三代产品**:仍在送样过程中,技术路线未完全确定,暂不讨论供给多少问题[10] 需求展望 - 行业每月出货量快速增长,目前接近 600 万米/月,预计 2025 年底达 1,000 - 1,200 万米/月,2026 年底达 3,000 - 4,000 万米/月,根本驱动因素是新需求[3][13] 中材科技情况 - **发货量及增长**:2025 年 5 - 6 月 LOWDK 一代月发货量接近 200 万米,2024 年四季度平均月发货量 120 万米,环比增长 30% - 50%,预计 2025 年底月发货量达 300 万米;LDK 二代目前行业需求 20 - 30 万米,实际出货量几万米,预计 2025 年底月发货量达 10 万米,2026 年中期增至 100 万米,占政府项目 20% - 30%;低膨胀材料有望从个位数增长至几十万亿[16] - **技术迭代挑战**:产品技术迭代非线性,LDK 二代和 Q 布放量快但良率提升是挑战,一代产品良率约 80%,Q 布仅小几十,高端产品良率未达理想阶段,温度越高拉丝断裂率越高影响良率,技术迭代需持续跟踪[17][18] - **扩产预期**:已具备能力的企业扩产难度相对低,新进入者从传统领域转向新领域需送样认证,难度逐步增加,对 2026 年放出大量产能持谨慎态度[19] 市场情况 - **催化剂及涨价动力**:下半年催化剂包括一、二代引入及低膨胀材料涨价、GP300 催化剂引起短缺情况;多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接单企业存在涨价动力;不考虑涨价因素,东台业绩上修至 8 亿元,传统主业保守估计 15 亿元左右,总体目标市值 400 - 450 亿元[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科技今年主业表现良好,主业加分项包括玻纤、工业叶片等领域,高端品占比超 80%,今年预计业绩 15 - 16 亿左右,对应市值 220 - 230 亿,特种玻纤布今年预计 3 亿左右业绩,明年预计 7 - 8 亿,若 AI 链穿透电子布市场,估值有望达 25 - 30 倍[14] - ODK 电子布下游需求增加,市场变化积极向上,未来有更多配置空间,能逐步兑现成长股潜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