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鲁班大模型

搜索文档
深圳45年产业跃迁:当AI深入产线,如何锻造智造硬实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6:30
核心观点 - 深圳通过龙头企业牵引和专精特新企业协同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关键窗口 AI加速渗透生产一线成为核心驱动 [1] 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 - 荣耀联合产业链伙伴构建AI鲁班大模型突破折叠屏铰链0.04毫米精度瓶颈 实现0.003毫米组装筛选精度 [2] - AI模型分析500个特征点 通过每秒12.5万次并行计算提升制造精度 [2] - 跨企业联合开发模式攻克行业难题 驱动制造流程向更高精度和效率迈进 [2] 智能制造体系实施 - 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智能手机行业首家国家级示范工厂 总投资超10亿元 L4级智能工厂85%+产线工序由自动设备完成 [3] - 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 超60%设备为自主研发 AI主导质量检测/产线物流/生产决策三大革命 [3] - AI视觉检测系统降低外观检验时间50%以上 AGV无人运输车降低物料配送周期50% 数字管控平台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3] 人才与投资支撑 - "新工匠"通过调试自动化设备和共享数据提升设备精度 定义知识/数据/创造力融合的新工匠精神 [4][5] - 2025年一季度深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1.8% 占工业投资比重38.7% 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 产业集群生态建设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2024年达2012亿元 同比增长12.58% 2025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0.1% [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过千家 与龙头企业形成共生关系 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创新网络 [8] - "20+8"产业集群政策推动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成型 链主企业开源70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并布局七大智慧场景 [9] 战略布局与全球竞争 - 链主企业向产业链开放数据/经验/标准 带动生态圈共同进步 形成从设计到市场化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6][8][9] - 软硬协同生态布局成为迈向更高价值链的必然路径 为全球产业竞争提供底气 [9]
当AI进入手机产线:荣耀如何为“中国智造”注入AI灵魂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0:02
产品发布与战略定位 - 公司发布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5,展示由AI深度赋能的智能制造能力,试图通过微米级制造革命为行业找到未来钥匙 [1] - 公司定位正从手机厂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提出"方向盘"模型共建开放生态,布局办公、出行、家居等七大智慧场景 [8] - 公司成立"阿尔法实验室"贯通产学研,并携手阿里、比亚迪、美的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生态 [8] 技术创新与制造突破 - 折叠屏铰链组装精度从行业极限0.04毫米提升至0.003毫米,实现10倍突破,最窄缝隙达到细菌无法进入的水平 [2][3] - 开发"AI鲁班大模型",能分析零件上500个特征点并通过每秒12.5万次计算实现精准匹配,超越传统工匠能力 [3] - 智能制造产业园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超六成设备为自主研发,实现质量检测时间降低50%和物料配送周期降低50% [4][5] 智能制造体系 - 工厂采用L4级智能制造标准,AI贯穿全流程主导效率革命,包括质量检测、物流调度和生产决策 [4][5] - AI视觉检测系统可发现发丝级瑕疵并实现参数自适应调整,形成智能闭环 [4] - AGV无人运输车配合AI调度系统实现跨楼层全自动配送,数字管控平台汇集所有数据实现智能排产 [5] 产业背景与城市协同 - 公司智能制造进化与深圳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深圳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超40% [7] - 深圳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创新氛围为公司提供发展沃土,公司工厂成为当地"新动能"标杆 [7] - 通过硬件制造优势建立AI驱动核心能力,获得向外拓展生态的自信和底气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从0.04毫米到0.003毫米的突破代表制造业思维模式飞跃,重新定义"中国智造"内涵 [8] - 公司以最强硬件制造能力为根基,支撑开放软件与服务生态发展 [8] - 正成为"中国新名片",展示AI与制造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