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omputing Power
搜索文档
A股指数集体低开:创业板指跌超2%,下跌个股近4800只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09:37
市场表现 - 11月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低开0.95%报3922.58点,深成指低开1.68%报12953.84点,创业板指低开2.08%报3068.95点 [1] - 沪深京三市近4800只个股下跌,算力硬件、半导体芯片、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外盘市场亦出现调整,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0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53% [3] - 中概股普遍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2.05%,其中富途控股跌7.57%,文远知行跌13.72% [3] 铜行业 - 全球主要铜矿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产量同比下降近5%,第四季度有望延续收缩趋势 [4] - 预计2026年全球精炼铜供给缺口将扩大50%,LME铜价有望在10000美元/吨以上运行 [4] - 原料短缺及潜在政策将助力第四季度国内精炼铜供给收缩,国内库存有望温和去化 [4] 通信与AI算力行业 - 2025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同环比提升,AI算力板块表现亮眼 [5] - 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在通信行业的持仓市值占比分别达6.87%和2.82%,均创历史新高 [5] - 申万通信板块PE-TTM为43.41,处于5年来96.53%分位点,持续推荐北美及国内算力产业链核心公司 [5] - 建议关注AI应用板块、端侧AI进展、海缆及光纤光缆、军工通信和量子科技板块 [5] 建筑材料行业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建筑建材板块整体跑输万得全A指数,但相对跑赢沪深300指数 [6] - 展望2026年,水泥玻纤价格企稳趋势有望向地产链及其他顺周期板块延伸 [6] - 服务于高端制造的洁净室工程、特种电子玻纤布和电子玻璃基板等细分领域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 [6] - 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出海但估值较低的公司、地产链风险出清充分的公司以及有望实现国产化的新材料公司 [6]
一名A股“老登”的自我修养
虎嗅APP· 2025-10-01 21:52
市场整体表现 -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中国主要股指如创业板、科创板、沪深市场及北交所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人工智能(AI)产业投资热点 - A股市场中,人工智能AI产业相关赛道是近期最热点,其中“易中天”和“纪连海”两个概念组合备受瞩目 [4] - “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代表AI算力产业链的光模块与通信设备,直接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4] - “纪连海”组合(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代表AI芯片与服务器,聚焦于芯片自主可控和国内AI生态崛起 [4] - 相关龙头股涨幅巨大,例如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 [4] - 资金高度集中在AI主线上,形成“强者恒强”的抱团效应,而传统消费板块则表现低迷 [5] 传统消费板块与价值投资 - 以龙头白酒为代表的消费行业优质公司在2015年泡沫破灭后,股价在不到十年内上涨十倍,且十年间的现金分红已让投资人回本 [8][9] - 当前消费板块估值已回落至接近2015年初水平,龙头白酒公司市盈率在10至20倍之间,毛利率7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20%左右,股息回报率约4% [8][9] 市场估值比较 - 全球人工智能领军者云集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 [10] - A股各板块市盈率对比:主板(沪深300)为13.96倍,科创板为67.16倍,创业板为43.40倍,北交所约为53.7倍 [11] - 港股市场的科技公司估值更具吸引力,例如腾讯股价上涨58%后市盈率仅为26倍,阿里股价上涨119%后市盈率为21倍 [15] 科技投资的替代路径与案例 - 通过投资港股市场中真正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来参与人工智能产业,这些公司在大模型开发应用、算力支持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5][19]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2008年以每股8港元认购比亚迪2.25亿股H股,投资约2.3亿美元,占股约10%,此后这笔投资价值增长数十倍 [17] - 查理·芒格在2021年阿里巴巴股价低迷时期持续买入其美国存托凭证,阿里巴巴在2025年股价表现强劲,创下近四年新高,市场认可其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军者的地位 [18][19] 投资策略与市场流动性 - 当前A股市场流动性充足,每日交易总金额一度超三万亿,融资融券余额高达两万多亿,均创下历史新高 [10] - 在上市门票稀缺的背景下,新上市股票可能存在巨大泡沫,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可能倾向于利用泡沫期高价减持股份 [11] - 通过并购来提升盈利能力以充实泡沫的做法在历史上(如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时期)被证明不可靠,因泡沫期收购的资产往往价高质劣 [12]
The AI boom is unsustainable unless tech spending goes ‘parabolic,’ Deutsche Bank warns: ‘This is highly unlikely’
Yahoo Finance· 2025-09-23 18:59
The current AI boom is not sustainable, a Deutsche Bank research note warned this morning, because tech spending won’t “remain parabolic.” AI capex is now so massive it is keeping the U.S. out of recession, the bank said. Separately, Bain & Co. estimate there will be an $800 billion shortfall in the revenues needed to fund the demand for AI computing power. About half the S&P 500’s gains this year have been driven by tech stocks. On the heels of Nvidia’s $100 billion investment in OpenAI, two 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