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Cab
搜索文档
中国eVTOL突围 自研黑科技叩开天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9:07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步入稳扎稳打的有序发展新阶段,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产业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步伐持续加快 [1] - 2025深圳eVTOL产业发展大会展示技术路线多元化,参展商相比去年明显更加多元,一批多旋翼eVTOL实机和缩比样机集中亮相 [1] 主要参与者及产品动态 - 震东智飞发布吨级重载纵列双桨eVTOL [1] - 晔生航空发布三款载人机型:云舰 WingShip、云翼 WingWing、云鲲 WingCool [1] - 广汽高域展出多旋翼构型AirCab,其机身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过90%,借助广汽集团汽车供应链使材料成本降低近30% [1] - 零重力飞机工业展出多旋翼构型ZG-ONE [1] - 华羽先翔携全倾转旋翼鸿鹄MARK1 eVTOL亮相 [1] - 广汽高域另一款eVTOL产品AirJet采用复合翼构型面向长距离飞行,设计特点是在上单翼下方四个吊臂安装八台垂直起降螺旋桨,外加两个用于前飞的电动涵道风扇 [2] 产品安全与技术设计 -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首要前提,多数eVTOL设置多重冗余,例如广汽高域AirCab拥有6个独立电驱,即使2组同时失效仍能保持平稳飞行,所有桨叶保险丝都做了冗余备份 [2] - 广汽高域AirJet使用涵道推进飞机行驶的设计旨在提升应对空中突发情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 - 华羽先翔鸿鹄eVTOL采用全倾转旋翼构型,其飞控系统与电动力螺旋桨系统均为自研 [2] - 飞控系统研发难点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协调、对动力舵面与环境的高实时响应以及满足适航认证安全要求,需对飞机动力舵面与环境进行毫秒级响应 [2][3] - 电动力螺旋桨系统研发难点集中在通过翼型与桨距优化实现气动效率最大化、通过优化桨叶形状采用后掠桨尖锯齿状后缘等技术进行低噪声设计,并需考虑桨叶数量相位及材料选择 [3] 适航取证进展与行业突破 - 适航取证是eVTOL迈向商业化的关键门票,2025年国内更多eVTOL机型进入适航审定关键阶段,行业迎来取证突破期 [3] - 2025年9月9日中国民航局正式受理华羽先翔自主研发的鸿鹄eVTOL整机及核心子系统型号合格证申请,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自研飞控系统与电动力螺旋桨系统随整机进入适航审定程序的eVTOL主机厂 [3] - 鸿鹄MARK1是国内首型获得型号合格证申请受理的全倾转旋翼类eVTOL产品,填补了国内该构型型号合格审定的空白 [4] - 全倾转旋翼构型技术复杂度高,在飞行模式转换中需精确控制旋翼倾转角度和速度,气动特性复杂,适航审定需对其独特气动性能结构强度和飞行控制进行深入评估验证 [4] - 华羽先翔预计2026年年底前完成取证,目前鸿鹄eVTOL正处于各分系统及整机功能性能验证阶段,分系统与整机已开展大量测试,整机试飞进入常态化阶段 [4] - 广汽高域AirCab适航证已获得受理,预计明年下半年可以拿到首张适航证 [5] - 广汽高域AirJet于2025年7月3日成功完成首飞,并于8月21日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