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m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反转,Arm承认下场自研芯片
36氪· 2025-08-01 15:28
公司战略转型 - Arm首席执行官明确表态公司正开发自有芯片 标志着从向其他企业授权芯片设计蓝图的核心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1] - 自研芯片是计算子系统(CSS)产品的物理体现 公司有意识地决定投入更多资金超越设计并构建小芯片甚至可能的解决方案 [2] - 自研芯片项目已启动 首款产品最快于2025年夏天推出 由台积电代工 Meta可能成为首批客户之一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0.5亿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0.6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35美分与预期持平 [3] - 第二财季预测调整后每股利润在29美分至37美分之间 区间中值33美分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6美分 [3] - 第二财季营收预期为10.1亿美元至11.1亿美元 与市场预期的10.6亿美元一致 [3] 技术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软银扩大业务关系以实现人工智能愿景 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扩大到10千兆瓦 所有项目都使用Arm作为核心CPU [4] - Arm是唯一在从毫瓦到兆瓦全功率范围内提供AI性能的计算平台 拥有超过2200万开发人员占全球80%以上 [5] - 超过7万企业在Arm Neoverse数据中心芯片上运行AI工作负载 同比增长40% 自2021年以来激增14倍 [5] 计算子系统(CSS)进展 - 第一代CSS现已上市且有5个客户 提供的版税是Armv9的两倍 [6] - 已与10家公司签署16份CSS授权 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一倍 其中五家公司已开始出货基于CSS的芯片 [6] - 本季度与现有CSS客户签署3个额外许可证 其中2个用于数据中心1个用于PC 是一年前的两倍多 [6] 小芯片(Chiplets)发展 - 许多正在开发的小芯片基于Arm IP 并通过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支持开发 包括多供应商计划Project Leapfrog [9] - Arm的小芯片系统架构(CSA)已得到70多家合作伙伴支持 支持模块化设计并允许独立扩展计算或内存 [9] - 通过Arm KleidiAI 开发者能够在从云端到树莓派的统一AI软件堆栈上跨不同硬件运行推理任务 [9]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自研芯片将打破Arm与现有客户之间的中立与信任基石 使公司从纯粹合作伙伴转变为英伟达、高通等重要客户的直接竞争对手 [10] - 此举是追求更高利润增长的必然选择 直接销售高性能芯片能获取比授权费和版税收入更高的利润 [10] - 通过设计和推出自己的示范性芯片 Arm能向市场展示其最新架构在性能和能效上的极致表现 推动技术在高端市场的普及 [10] 商业模式与产业定位 - Arm采用Fabless模式 像苹果、英伟达一样不建立自己的Fab 但从设计到流片再到推向市场是对能力的全面考验 [11] - AI数据中心领域非常火热 Arm拥有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子系统领域探索多年 抢占市场无可厚非 [11] - 先进的子系统方案通过芯片的硅验证更具备说服力 商业模式并非个例 例如比亚迪在造车同时提供电池、芯片等解决方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