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K 抑制剂

搜索文档
云顶新耀20250525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顶新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发展模式与现状**:云顶新耀 2017 年成立,2020 年在港交所上市,从引进孵化模式发展为自研与引进双轮驱动的平台型公司,已商业化两款产品,2024 年销售收入超 7 亿人民币,有完善商业化体系且多领域研发[4] - **肾科核心产品情况** - **耐普康**:2024 年纳入医保,预计 2025 年在医保支持下显著增长,公司指引单品销售额超 10 亿人民币,总营收目标 14 亿人民币;领先国产 IgA 肾病治疗药物两到三年,2028 - 2029 年接近达峰;2024 年七个月销售额 3.5 亿人民币,2025 年一季度新进患者超 1 万人,预计全年营收达或超 10 亿人民币[2][5][10] - **BTK 抑制剂**:治疗膜性肾病一期临床数据优异,预计 2025 年三季度公布完整数据,具有全球稀缺性,有潜力进入国际市场,预计 2025 年底进入注册临床阶段[2][5][13] - **其他领域研发进展** - **自免疫领域**:依曲莫德 2024 年申报上市[6] - **抗生素领域**:新的抗生素产品预计 2025 年递交上市申请;布局抗感染领域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及针对复杂尿路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的新型抗生素[6][13] - **MRA 平台**:早期布局,有三个方向药物研发,计划 2025 年看到首个临床数据[6] - **其他研发项目进展** - **个性化肿瘤疫苗**:EBM16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有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个性化肿瘤疫苗预计 2025 年递交临床申请[16] - **肿瘤相关抗原疫苗**:项目 2025 年 3 月获 FDA IND 批准,未来可能海外开拓临床试验[16] - **自体 CAR - T 产品**:通用型现货 EBM14 预计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获国内批件,中美两地招募患者,2026 年可能有数据[16] -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 IgA 肾病患者约 500 万人,耐福康领先国产药物,海外新药未进入,国内 IgA 肾病治疗市场竞争相对少,是蓝海市场[2][9] - **盈利预期与估值**:2025 年盈利指引能达或超预期,整体估值空间可能超 200 亿人民币,目前市值约 120 亿人民币,存在较大上涨空间,股价未来几个月可能触底反弹,给予强烈推荐评级[3][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美关税政策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8] - 市场对耐福康 2025 年销售预期存在分歧,BTK 抑制剂授权事宜受关注,早期 MRA 药物发现平台未纳入公司估值体系[8] - 耐福康 2024 年售价高,九个月治疗周期费用平均约 14 万人民币[10] - 2025 年二季度耐福康预计覆盖 800 家核心医院,新版 KDIGO 肾脏治疗指南可能将耐福替尼作为一线推荐用药[11][12] - IMURA 产品在东南亚市场成功上市验证公司技术平台,后公司终止与合作方合作,整合 mRNA 相关知识产权和全球权益到自身体系[15] - 公司布局 mRNA 技术平台,与海外公司合作推进新冠疫苗研发[14]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国产创新药闪耀ASCO国际舞台-20250525
东吴证券· 2025-05-25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板块在创新药带领下普涨,H股医药板块因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大涨 [3][8] - 5月22日ASCO年会摘要披露,国产创新药入选数量创新高,多领域数据亮眼 [3][14] - 葛兰素史克IL - 5单抗获批,靖因药业授权出海,苑东生物填补国产空白 [3] - 看好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并给出不同选股思路及标的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8%、4.3%,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1.9%、5.6%;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6.7%、36.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7.4%、19% [3][8] - 本周A股原料药、化药等股价明显上涨,医疗器械及中药涨幅较小;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H股涨幅居前三生制药、创胜集团、三叶草生物,跌幅居前中国再生医学、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君圣泰医药 [3][8] 中国创新药闪耀ASCO会议,口头报告数量再创新高 2025 ASCO摘要披露,众多国产抗体和ADC类分子亮相口头报告 - 5月22日ASCO年会摘要全文披露,口头报告有25篇、快速口头报告有24篇国产创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 [14] - 抗体类如中国生物制药PD - L1单抗等;ADC分子如百利天恒靶向EGFR/HER3双抗ADC药物等;小分子如和黄医药cMET抑制剂等;细胞治疗如传奇生物BCMA CART等备受瞩目 [17] NSCLC后线治疗不断迎来突破,科伦博泰、信达生物数据亮眼 - 科伦博泰Trop2 ADC针对3L + EGFRm NSCLC患者,SKB264单药mPFS为6.9个月vs多西他赛2.8个月(HR = 0.3),有效性数据积极,安全性良好且国内已获批上市 [19] - 信达生物IBI363(PD1/IL2)针对I/O经治NSCLC数据亮眼,鳞癌(3mg/kg)亚组ORR = 36.7%,mPFS达7.3个月,安全性良好 [21] - 三生制药PD - 1/VEGF双抗SSGJ - 707单药及联用化疗针对1L NSCLC临床数据亮眼,有效性略好,展现成药潜力 [23][25] 映恩生物的B7H3 ADC针对后线mCRPC的数据亮眼 - mCRPC临床治疗难度大,现有疗法有局限,B7 - H3在约93%的CRPC中高表达,映恩生物DB - 1311有潜力成二线后最佳疗法 [27][28] - 65名CRPC患者接受治疗,43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uORR 27.9%,DCR为95.3%,rPFS中位值为8.3个月,不同亚组疗效相似,安全性同类最佳 [29] 信达生物的PD1 - IL2针对后线mCRC的数据亮眼 - mCRC存在未被满足临床需求,信达生物IBI363联合贝伐珠单抗ORR = 23.5%,mOS有望超16个月,安全性好,有成药确定性和出海授权预期 [33] 小细胞肺癌领域突破明显,泽璟、再鼎和百利数据亮眼 - 泽璟制药CD3/DLL3/DLL3三抗针对三线以上患者ORR为66.7%,三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13%,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 [35][36] - 再鼎医药DLL3 ADC针对二线以上患者ORR为68%,为I期爬坡数据,有效剂量组数据有望提升 [35][36] - 百利天恒HER3/EGFR双抗ADC针对二线以上患者ORR为55.2%,二线患者ORR达80%,mPFS达6.9个月,mOS达15.1个月,正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35][36]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5月22日,GSK的美泊利珠单抗获批用于附加维持治疗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IL - 5药物和可每月给药的生物制剂 [3][36] - 泽璟制药、再鼎医药、百利天恒多个疗法在小细胞肺癌上数据优异,泽璟三抗、再鼎DLL3 ADC、百利HER3/EGFR双抗ADC分别针对不同线数患者有良好疗效 [35][36] - 上海盛迪医药等公司的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等多款药品已上市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