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力挺+内需崛起,国产创新药正从“吞金兽”变成“现金牛”!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溢价资金狂涌
新浪基金· 2025-09-15 20:17
值得关注的是,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频现溢价交易,午后走低区间溢价持续抬升,显示吸 金资金尤为旺盛。上周已有超5.1亿元资金大举加码。 9月15日,AH创新药同步整理分化。重仓A股创新药的药ETF(562050)场内跌0.61%止步两连阳; 100%聚焦创新药研发的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盘中摸高逾1%,午后震荡回落,场内微跌 0.15%。 二级市场方面,兴业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预计持续 支持产业,全球竞争力预计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方正证券也认为,创新药长牛行情或 远未结束。 从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成份股表现来看,大权重分化显著,石药集团、翰森制药涨逾1.8%,康 方生物则重挫近5%,信达生物跌2.3%。 日前调仓新进成份股多股逆市爆发。药捷安康-B深水区拉起后疯涨115.58%,全天振幅高达142.49%, 自6月23日上市以来股价涨超30倍。MIRXES-B、映恩生物-B亦大涨25.91%、13.18%。 图: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涨幅前十成份股(9月15日) | 序号 | 代理 | 名称 | 现 ...
政策暖风频吹,国产创新药再迎催化,恒生医疗ETF(513060)午后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39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27.79%,成交1.05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2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日均成交1.80亿 元。 【事件/资讯】 截至2025年9月15日 13:0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0.76%,成分股佰泽医疗上涨54.41%,脑动极光-B上涨34.40%,MIRXES-B上涨28.86%,映恩生物-B上涨 9.23%,药明生物上涨6.74%。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08%,最新价报0.7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恒生医疗ETF近2周累计上涨4.96%,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21.64%,成交15.86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12日,恒生医疗ETF近1周日均成交27.35亿元,排名可 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9月15日 13:03,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涨0.26%,成分股药捷安康-B上涨42.96%,MIRXES-B上涨28.86%,映恩生物-B上涨9.23%,复星 医药上涨5.65%,联邦制药上涨3.78%。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0.76 ...
华创医药周观点:医药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综述2025/08/31
文章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但第二季度呈现复苏迹象,收入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12][16]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8%至1034.3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至51.0亿元,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13][14][17] -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疲软,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6.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1%,主要受库存清理、医保控费政策及增值税率调整影响[12][42] - 中药板块收入同比下降5.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受OTC药品需求下降和处方药政策变化影响[12][36] -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活跃,2025年1-8月总交易金额达845.3亿美元,已远超2024年全年的488.1亿美元[13]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55%,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10] - 周涨幅前十股票包括天臣医疗(31.04%)、艾力斯(25.62%)、迈威生物-U(22.39%)等[5][10] - 周跌幅前十股票包括立方制药、悦康药业、康华生物等[5][10]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总收入12587.3亿元,同比下降1.9%[12] - 归母净利润1007.7亿元,同比下降2.0%[12] - 第二季度收入6578.7亿元,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524.4亿元,同比增长4.4%[12][16] - 创新链板块收入增速最快,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3%[12] - 医疗器械板块收入下滑最严重,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6.5%[12][16] 制药工业板块 创新药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34.2亿元,同比增长13.8%[17] - 归母净利润51.0亿元,扣非净利润60.5亿元[14] - 百济神州、乐普生物、艾迪药业等多家企业首次实现扭亏为盈[13] - 龙头企业表现优异:信达生物收入增长46%,归母净利润增长313%;百济神州收入增长65%,归母净利润增长116%[18][21] 制剂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09.6亿元,同比下降5.1%[24] - 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下降6.8%[24] - 受集采降价及需求不足影响,大输液方向公司业绩普遍承压[24] - 信立泰、海思科、京新药业等公司创新业务表现亮眼[24] 原料药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38.5亿元,同比下降3.6%[29] - 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29] - 扣非净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13.1%[29] - 专利悬崖临近,新品种在法规市场迅速放量[31] - 推荐关注:普洛药业、天宇股份、司太立和同和药业[31] 血制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0.6%[34]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3.1%[34] - 白蛋白、静丙等主要品种供过于求[35] - 行业周期有望逐步向上,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35] 中药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690.5亿元,同比下降5.6%[12][35] - 归母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下降5.3%[12][35] - OTC中药受呼吸系统发病率下降、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明显降速[36] - 处方中药表现分化,四类药明显下滑,心脑等慢病用药相对刚性[36] - 长期成长逻辑未发生变化,看好品牌OTC和国企改革方向[36] 医疗器械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94.0亿元,同比下降6.5%[12][41] - 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下降22.1%[12][41] - 医疗设备企业处于清库存周期,收入端承压[42][43] - 体外诊断企业受集采、增值税率调整影响显著[43] - 高值耗材中骨科赛道集采影响出清,业绩好转[43] - 低值耗材海外客户恢复正常拿货周期[43] 创新药对外授权 - 2025年1-8月BD交易总金额达845.3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488.1亿美元[13] - 国产创新药IND数量、NDA数量及获批数量不断增加[13] - 国内药企积极参与国际化创新浪潮[13] - 重点关注企业:百利天恒、荃信生物、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13]
情绪集中释放,美团领跌12%,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大幅溢价
新浪基金· 2025-08-28 19:53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28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午后随A股反弹但未能扭转跌势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一度跌逾4%,收跌1.67% [2] - 6月以来港股走势明显逊色于A股,主因港元汇率弱势导致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收紧 [4] 科技板块动态 - 美团-W因二季度盈利下滑拖累科网龙头回调,股价跌超12% [1] - 阿里巴巴-W跌近5%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收跌1.51%,盘中溢价率达0.84%,近10日资金净流入8.7亿元 [1][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收跌1.72%,收盘溢价率0.67% [2] - 单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500万元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0%关税,引发板块情绪扰动 [5] ETF产品特征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持仓集中度高,前四大个股(小米、腾讯、阿里、美团)合计权重54.74% [6][7] - 基金规模超74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5.93亿元,支持T+0交易 [7]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 [7] 指数业绩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至7月末累计上涨101.58% [9] - 较恒指(23.50%)和恒科指(22.05%)分别超额78.08和79.53个百分点 [9] - 指数发布以来年度涨跌幅: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 [10]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流动性改善将支撑港股补涨 [5] - 财通证券指出DeepSeek-V3.1支持国产芯片,AI行情有望扩散至港股科技龙头 [5] - 多数机构认为短期波动不改国产创新药产业长期逻辑,政策端利好持续 [6] 流动性展望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增,港股流动性拐点临近 [4] - 港元汇率弱势状况有望缓解,后续补涨空间可期 [4]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33周):2025年WCLC摘要公布,推荐关注国产创新药公司-20250827
国信证券· 2025-08-27 19:3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日-9日在巴塞罗那举办,中国药企将展示多项创新研究成果 [2][11] - 推荐关注国产创新药公司,随着临床数据和进度在全球竞争力增强,创新药出海趋势加强 [2] - 重点关注ESMO和WCLC会议的数据读出,包括康方生物的AK112、映恩生物的DB-1311等产品 [2] 2025年WCLC会议摘要发布 - 康方生物AK112在PD-L1阳性NSCLC患者中对比pembrolizumab,PFS显著延长(HR=0.51),sqNSCLC亚组ORR达53% vs 31%,nsqNSCLC亚组ORR达47% vs 45% [12][15][16][17] - 康方生物AK104联合pulocimab治疗一线免疫进展NSCLC,ORR为12.8%,DCR为95.7%,mPFS为5.8个月,mOS为15.6个月 [19] - 百济神州tarlatamab治疗ES-SCLC的ORR为39%,DCR为61.3%,mPFS为2.9个月 [20][21][22] - 传奇生物DLL3 CAR-T治疗SCLC实现部分缓解,靶病灶缩小45% [23][24] - 劲方医药GFH375治疗KRAS G12D突变NSCLC的ORR为57.7%,DCR为88.5%,600mg QD组ORR达68.8% [25][26] - 恒瑞医药SHR-4849、和黄医药赛沃替尼、迪哲医药舒沃替尼等均公布临床数据 [12][13][27][28] 本周行情回顾 - 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05%,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全部A股上涨3.58%) [1][29] - 子板块表现:中药上涨2.86%,医疗器械上涨2.37%,生物制品上涨2.22%,医药商业上涨1.93%,化学制药上涨0.29%,医疗服务下跌1.58% [1][29] - A股涨幅前十包括ST香雪(40.39%)、欧林生物(38.27%)、透景生命(29.53%)等 [29][33]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上涨0.83%,表现强于恒生指数(上涨0.27%) [30] 板块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40.45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3.46%分位数 [1][34] - 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50.22x,生物制品47.55x,医疗服务39.41x,医疗器械40.42x,医药商业20.98x,中药30.11x [34] 推荐标的 - 覆盖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新产业、惠泰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艾德生物、爱博医疗、金域医学、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三生制药、药明合联、爱康医疗、固生堂等公司 [4][38][39][40][41][42]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多数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如迈瑞医疗2025E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药明康德2025E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 [4]
国产创新药“狂飙”,是好事吗?
虎嗅· 2025-08-15 10:25
国产创新药近期火爆,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超80%,海外BD交易首付款半年达33亿美元,三生制药更 以12.5亿美元创纪录。那么国产创新药正迎来历史性爆发,是价值重估的起点,还是泡沫的前奏? ...
3天涨超3倍!这只生物医药股,刚上市又迎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13 20:30
中慧生物上市表现及核心产品 - 中慧生物于8月11日登陆港股,首日收盘涨幅达157.98%,成为2025年以来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港股新股 [1] - 上市后连续三日维持强势,8月12日涨幅31.31%,8月13日涨幅19.45%,股价达52.20港元/股,较发行价12.90港元涨超3倍,总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1] - 公司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商品名慧尔康欣),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同类型疫苗,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三岁及以上人群 [7] 疫苗商业化进展及利好 - 慧尔康欣2023年收入5220万元,2024年快速增至2.60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40万元(受季节性影响) [7][8] - 上市第三日(8月13日)公告称,该疫苗被纳入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初步审查名单,是唯一入选的疫苗产品,有望解决其高价导致的市场认可度问题 [9][11][12] - 公司正在开发适用于6-35月龄人群的同类疫苗,已于2024年4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NDA于2024年6月获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 [12] 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医药为2025年港股表现最突出板块,Wind香港医药生物指数8月13日单日涨4.62%,年内累计涨幅超100% [3][13] - 2025年以来49家港股医药生物公司涨幅超100%,涨幅前十公司股价均翻数倍,其中北海康成涨幅达1155.64% [14][15] - 板块强势源于中国药企创新转型:2015年国产临床FIC药物仅9个(全球占比9%),2024年增至120个(全球占比31%),十年间实现从仿制到源头创新的跨越 [16] 创新药出海与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原创靶点/药物开发及疗效提升,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占全球60% [17]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创新药在海外MNC项目中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比例达42%(2020年仅4%) [17] - 2025年至今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超575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截至5月底完成16笔10亿美元以上重磅交易(2024年全年22笔),首付款超1亿美元交易达6笔 [18]
突破安全性困局,国产新药逆袭这个MNC忽视的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13 1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痛风新药进入密集收获期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 三生制药和恒瑞医药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推动冷门痛风赛道焕发活力 [1] - MNC对痛风领域投入保守 源于市场规模限制和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 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约33亿美元 远低于糖尿病药物千亿美元规模 [3][4] - 现有痛风治疗药物存在显著安全性问题 包括肝肾毒性、心血管风险和黑框警告 临床存在未满足需求 [5][6][9] - 国产创新药以安全性为突破口 聚焦URAT1、IL-1β等已验证靶点 通过快速研发和差异化优势建立竞争壁垒 [14][16][21] MNC布局现状 - MNC对痛风领域布局意兴阑珊 主要因市场规模有限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 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约33亿美元 而糖尿病药物仅司美格鲁肽单药年销售近300亿美元 [3][4] - 阿斯利康Zurampic获批5个月后即出售商业权利 体现MNC商业化动力不足 [4] - 肥胖问题更受社会关注 美国肥胖群体超1.2亿 新一代减肥药物显示降尿酸功效 进一步降低MNC开发痛风药物动力 [3] 临床需求与市场矛盾 - 全球痛风患者持续攀升 中国痛风患者约2600万人 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8亿 全球痛风患者2025年约2.8亿 高尿酸血症患者超10亿 [21] - 现有药物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 别嘌醇超敏反应发生率0.4% 致死率20%-30% 非布司他有心血管风险 苯溴马隆存在肝毒性 雷西纳德因急性肾衰竭退市 [6][9] - 欧美患者治疗依从性低 超半数患者在尿酸达标后6个月内停药 止痛药滥用降低就诊率 [3] 国产新药突破 -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为国内首款IL-1β抑制剂 采用IgG4/λ亚型全人源单抗 一年两针长效治疗方案 定价约1万元/针 年费用2万元 [11][13] - 临床数据显示: 给药后6-72小时显示快速镇痛效果 单次给药后6个月内降低87%首次复发风险 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安全性显著 [12] - 恒瑞医药SHR4640为首个申报上市国产URAT1抑制剂 临床3期显示52.6%患者sUA<6mg/dL 优于别嘌醇组34.5% 仅出现轻度中度不良事件 [18] 研发管线进展 - 全球在研URAT1管线约22条 其中15条来自中国 主要企业包括卫材、恒瑞、一品红、新元素、信诺维等 [16][18][20] - 一品红AR882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股价2025年涨超200% 国内临床3期入组超50% 通过结构优化避免肝肾毒性风险 [18] - 通化东宝THDBH151为国内首个XO/URAT1双靶点产品 进入临床2期 丽珠医药YJH-012为全球进展最快siRNA痛风管线 [20] 商业化策略 - 伏欣奇拜单抗享有至少1年市场独占期 探索自费市场后可能通过医保降价换量 [13] - 产品适应症拓展至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2期)和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期) [13] - 国产创新药研发效率显著 伏欣奇拜单抗从IND到NDA仅用42个月 [14]
一个医药IPO开盘涨150%
投资界· 2025-08-11 16:27
公司上市表现 - 中慧生物今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12.9港元/股,开盘涨幅达155.81%,创今年港股新股涨幅纪录 [5] - 公司市值超130亿港元 [4] - 打新阶段获得约4000倍超额认购,认购金额超过2100亿港元,成为今年超购王第三位 [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安有才58岁,早年从事工程行业,48岁辞职创业,瞄准流感疫苗技术空白 [7] - 首款产品慧尔康欣为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覆盖全国30个省份、1100家疾控中心 [7] - 公司研发管线还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十多种疫苗 [8]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97.65%,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分别为0.52亿元、2.60亿元和41.3万元 [11]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净亏损分别为4.25亿元、2.59亿元和0.87亿元 [11] -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2.83亿元、2.06亿元和0.47亿元 [11]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3轮融资,共筹集人民币约9.9亿元 [8] - 2019年A轮融资1.3亿元,2020年A+轮融资1.7亿元,2021年B轮融资6.9亿元 [8] 行业趋势 -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强劲,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逼近90% [5] - 今年上半年约70%医疗企业股价上涨,超3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16] - 北海康成股价涨幅超10倍,和铂医药股价从1港元涨至10港元 [16][17] 区域经济 - 公司位于江苏泰州,该地区已形成医药产业集群,近六年超10家医药公司上市 [13] - 泰州医药高新区汇聚1300多家医药企业,包括14家跨国公司 [14]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交投活跃,近4日净流入超27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7 13:41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下跌4 06% 成分股中诺诚健华领跌9 00% 乐普生物-B下跌8 21% 康方生物下跌7 18% 信达生物下跌6 48% 石药集团下跌5 96% [3]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2 79% 报价0 98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62%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3] 流动性数据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6 49% 成交5777 58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7285 53万元 [3] - 近1周份额增长28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最新资金净流出201 12万元 近4个交易日日均净流入688 26万元 [4] 公司业绩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 18亿元 同比上升46 0% 归母净利润4 50亿元 扣非净利润2 61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主要受益于百悦泽® 安进授权产品及百泽安®销售增长 [3] 行业动态 - 国产创新药海外加速获批 2024年共6个国产创新药首次在海外获批 2023年临床试验登记数据全球第一 FIC创新数量全球第二 泽布替尼 AK112等产品海外头对头临床成果显著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 31% 包括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 [5] 产品特性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为可比基金最低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 173% 跟踪精度最高 [4] - 该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覆盖港股通创新药研发生产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