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or分支型支架

搜索文档
心脉医疗业绩预降背后:市场调整与战略转型阵痛
北京商报· 2025-07-15 19:03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8亿—7.87亿元,同比减少0—10.00% [1] - 归母净利润3.04亿—3.61亿元,同比减少10.52%—24.78%,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负增长 [1] - 2024年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亏损5123万元,全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43%,增速从2023年的42.74%骤降至负值 [4] 核心产品与市场调整 - 核心产品Castor分支型支架覆盖1100余家医院,累计植入超2.5万例,贡献超37%营收 [4] - Castor支架出厂价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价格超12万元,价差显著 [4] - 国家医保局要求Castor支架报价不高于7.15万元,降价幅度达40.42% [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速26.63%,净利润增速44.06%,但市场调整后迅速暴露风险 [4] 行业政策与集采影响 - 主动脉支架成为医保集采重点目标,2024年Castor降价仅为开始 [5] - 2025年河北省启动胸/腹主动脉支架省级集采,预计价格再降10%—20%,两类产品占公司营收约七成 [5] - 政策监管趋严,关注流通环节加价合理性,"高定价+渠道加价"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5] - "技耗分离"改革削弱耗材利润对医院吸引力,间接影响产品入院速度 [5] 研发与战略调整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减少34.9%,费用率从21.9%降至14%,研发人员缩减22%(266人减至208人) [6] - 2025年新品Cratos、Tipspear上市,但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支架等仍需2—3年临床周期 [6] - 海外收入1.64亿元,占比仅13.6%,收购的欧洲企业Lombard Medical仍处于亏损状态 [6] - 海外核心产品Aorfix腹主动脉支架在欧洲市场被美敦力、戈尔挤压,协同效应未显现 [6] 未来挑战与不确定性 - 新品Cratos商业化周期长(临床推广需1—2年),市场接受度未验证,短期难填补Castor收入缺口 [5] - 研发投入收缩可能削弱技术储备,对依赖创新的高值耗材企业埋下长期风险 [7] - 海外扩张"量增质弱",整合风险凸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