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llergy pro™复合配方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美妆市场洗牌加速:靠营销的短命品牌退场,研发型公司逆势突围
第一财经· 2025-10-11 20:10
2025.10. 11 本文字数:296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晓颖 虽然中国香妆行业市场规模从2023年开始已连续两年超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但如今的中国美妆 市场也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 在近期举办的2025CAME上,记者在走访一些企业后了解到,如今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在原料创新、功效验证、技术转 化等方面都有了突破。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品牌价值重构,从单点竞争到生态共建,中国香妆产业正通过深化科技驱动、 重塑品牌逻辑、构建协同网络,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突破原料"卡脖子",企业进入"收获期" "很多人说化妆品没什么用,只是一个安慰品,其实不是的。化妆品一定是有价值的,它要真正为皮肤健康提供帮助, 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获得感。"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赵燕日前在2025CAME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 示。 果全都靠做代工,自己又没什么研发能力,那最后你卖的产品和别人卖的没区别。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品牌会火了几年 迅速退去甚至倒闭的原因。" 业内的主流看法一直以来是:靠着营 ...
万亿美妆市场洗牌加速:靠营销的短命品牌退场,研发型公司逆势突围
第一财经· 2025-10-11 15:01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中国香妆行业市场规模连续两年超万亿元,2024年交易总额达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1][3] - 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 [1] - 行业通过深化科技驱动、重塑品牌逻辑、构建协同网络来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1] 原料创新与研发突破 - 化妆品原料是行业核心原动力,但国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端原料依赖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3] - 企业正通过自研原料突破“卡脖子”问题,例如自然堂集团自研自产20多种原料,并已应用于20款明星产品 [5][6] - 华熙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精准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开发各类衍生物;新品牌“润兰馨”以啤特果为核心研发出全球首创成分TPTBLOOM™ [6] - 珀莱雅凭借在线粒体抗衰机制上的基础研究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并将成果转化为Cellergy pro™复合配方 [6]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注册类新原料实行“即报即审”政策,并对高创新价值原料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指导”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7] - 上海发布新政策,提出11项举措,对注册类新原料提供每项200万元、备案类新原料每项50万元的全国最高补贴标准 [7] - 政策重点聚焦特色化、高端化、功能化升级,支持新原料开发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7]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 - 行业创新呈现系统化、源头化特征,旨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长期壁垒 [8] - 云南贝泰妮集团强调“医学引领+科技驱动”逻辑,以皮肤学解决方案构建品牌护城河 [8] - 南京市江北新区启动“美丽健康医研企转化中心”,多个产学研项目签约,致力于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9] - 上海家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发布全国首个青蒿提取物团体标准,建立青蒿化学成分数据库(收录441种成分)以推动应用发展 [9][11] 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业内主流看法认为,依靠营销驱动的时代将过去,最终留存的是具有研发创新实力的企业 [2] - 企业认识到长远生意需掌握原料科技,将其视为化妆品创新的“芯片” [5] - 真正的科技创新需要长期坚持,例如自然堂集团花费十多年时间才实现微生物发酵原料的投产 [6][8] - 紧密的产学研协作模式能整合基础研究资源与产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落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