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or.ai

搜索文档
AI娱乐的另外一种解法:不和用户抢时间
创业邦· 2025-08-22 18:07
AI娱乐行业发展趋势 - AI娱乐产品核心指标是用户使用时间 需与游戏和短视频竞争娱乐性 [5] - 全球游戏用户规模达30亿 中国游戏用户4亿 原神全球玩家3亿 显示庞大市场基础 [7] - Character.ai平台中40%为游戏动漫角色 原神IP在Top20角色占比近一半 反映游戏角色需求集中 [7] 逗逗游戏伙伴产品策略 - 采用"不抢时间"的差异化定位 通过陪伴用户玩游戏/看剧/购物提供价值 而非直接竞争用户时间 [5] - 初期聚焦原神单款游戏切入 以小见大验证需求 [7] - 产品提供攻略价值和情绪价值 通过调侃或彩虹屁增强游戏体验 [7] - 注册用户达800万 月活超200万 30日留存率较高 验证年轻用户需求 [11] - 多模态识别能力被视为关键突破点 预计达到60分水平后可实现游戏画面理解 [11] 模型能力与产品开发关系 - 2023年初模型能力存在明显局限:多模态理解不足 回复延迟达4-5秒 Token成本高 [9] - 采取"汤姆猫"策略 先推出AI桌宠形态提供基础情绪价值 等待模型能力成熟 [9] - AI产品成功依赖模型能力跃升 关键在体验提升100倍后击穿用户体验 [12] - 多模态识别能力被定义为LLM的"眼睛" 允许视频流内容成为上下文 目前尚无标志性产品 [12] 创业投资逻辑与时机把握 - 2023年4月ChatGPT发布后市场热情高但方向模糊 心影随形属首批AI应用创业者 [7] - 投资决策基于:需求真实性 LLM能力匹配度 爆款游戏传播潜力 玩家付费能力强 [8] - 时机研判和模型能力边界理解是非共识关键 创业者需把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10] - 产品出圈依赖创造"Magic moment" 使用户产生"哇塞"体验 [11] 未来AI娱乐发展方向 - 视频模型进步将推动AI Netflix和AI原神出现 实现个性化剧情体验 [13] - 理想产品形态需以"刷抖音的输入成本"获得"玩游戏般丰富体验" 实现极小输入极大输出 [13] - 出现两条发展路径:路径A通过极致体验抢占时间 路径B通过多模态实现随时陪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