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娱乐

搜索文档
AI娱乐的另外一种解法:不和用户抢时间
创业邦· 2025-08-22 18:07
AI娱乐行业发展趋势 - AI娱乐产品核心指标是用户使用时间 需与游戏和短视频竞争娱乐性 [5] - 全球游戏用户规模达30亿 中国游戏用户4亿 原神全球玩家3亿 显示庞大市场基础 [7] - Character.ai平台中40%为游戏动漫角色 原神IP在Top20角色占比近一半 反映游戏角色需求集中 [7] 逗逗游戏伙伴产品策略 - 采用"不抢时间"的差异化定位 通过陪伴用户玩游戏/看剧/购物提供价值 而非直接竞争用户时间 [5] - 初期聚焦原神单款游戏切入 以小见大验证需求 [7] - 产品提供攻略价值和情绪价值 通过调侃或彩虹屁增强游戏体验 [7] - 注册用户达800万 月活超200万 30日留存率较高 验证年轻用户需求 [11] - 多模态识别能力被视为关键突破点 预计达到60分水平后可实现游戏画面理解 [11] 模型能力与产品开发关系 - 2023年初模型能力存在明显局限:多模态理解不足 回复延迟达4-5秒 Token成本高 [9] - 采取"汤姆猫"策略 先推出AI桌宠形态提供基础情绪价值 等待模型能力成熟 [9] - AI产品成功依赖模型能力跃升 关键在体验提升100倍后击穿用户体验 [12] - 多模态识别能力被定义为LLM的"眼睛" 允许视频流内容成为上下文 目前尚无标志性产品 [12] 创业投资逻辑与时机把握 - 2023年4月ChatGPT发布后市场热情高但方向模糊 心影随形属首批AI应用创业者 [7] - 投资决策基于:需求真实性 LLM能力匹配度 爆款游戏传播潜力 玩家付费能力强 [8] - 时机研判和模型能力边界理解是非共识关键 创业者需把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10] - 产品出圈依赖创造"Magic moment" 使用户产生"哇塞"体验 [11] 未来AI娱乐发展方向 - 视频模型进步将推动AI Netflix和AI原神出现 实现个性化剧情体验 [13] - 理想产品形态需以"刷抖音的输入成本"获得"玩游戏般丰富体验" 实现极小输入极大输出 [13] - 出现两条发展路径:路径A通过极致体验抢占时间 路径B通过多模态实现随时陪伴 [13]
AI时代如何把想象力变成一种竞争优势?
36氪· 2025-07-31 19:57
AI内容领域未来展望 - AI娱乐领域将出现10亿级用户的超级内容平台[65] - 第一个10亿级别的一人公司可能是个体创作者打造的智能体IP[6] - AI将改变内容创作方式,从专业制作转向全民创作[10] - 娱乐形式将从被动消费升级为交互式体验[10][17] - 多模态内容融合将打破文字、图像、视频的界限[27] AI对企业服务的影响 - 企业服务工具将从效率工具转变为结果交付型智能体[11] - 智能体将重塑企业工作流,不再仅是提效而是重构流程[13] - 中国市场工具付费意愿将因AI结果交付能力提升而增强[11] - 传统工具+AI的模式不及AI原生解决方案有竞争力[12] 人机协作模式演进 - 人机协作将呈现对抗性、合作性和游离性三种关系[20] - AI可能从工具演变为创作主体,人类提供创意输入[21] - 创作主体性将取决于人类想法的具体程度和AI参与度[22] - 批评即创作将成为新范式,AI可即时实现批评建议[30] - 人类独特的生活体验是AI无法替代的创作源泉[17][18] 职业发展与教育变革 - AI将推动教育从专业分工转向博雅通识培养[48] - 初级知识工作者面临最大替代风险,需转型为资源整合者[51] - 想象力培养需要多模态输入和实践土壤而非工具[55][56] - 学习过程将更强调"习"的实践部分而非知识吸收[56] - 技术黑盒化趋势下,广博知识面比专业技能更重要[57][58] 硬件创新方向 - AI+硬件机会集中在输入、输出和执行三个维度[62] - 语言结构化将推动更精细化的物理执行需求[63] - 次生语义挖掘是硬件领域潜在机会点[64] - LOOI ROBOT展示手机与机器人结合的新形态[3][4] 内容创作新范式 - 短剧平台为创作者提供AI工具和发行渠道[2] - 虚拟角色社区月产30-40万原创角色,构建幻想世界[5] - 创作门槛降低将催生更多UGC内容和新型创作格式[45] - 内容质量平均水平将提升,普通人优秀作品涌现[18] - 创作目的可能从人类消费转向AI自我运转[40]
AI时代如何把想象力变成一种竞争优势?|2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2025-07-31 17:13
AI时代想象力的竞争优势 - AI时代人类的竞争优势在于想象力,当AI具备行动力后,人类需要将想象力转化为差异化优势 [2][3] - AI将重塑内容创作方式,未来可能出现10亿级用户的AI娱乐超级平台和个人创作者独角兽 [9][13][73] - 多模态AI技术将打破传统内容形态界限,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式娱乐体验 [14][22] AI内容产业未来3-5年趋势 - AI短剧平台将同时变革创作工具和发行渠道,推动娱乐形式升级 [3][14] - 虚拟角色共创社区月产30-40万原创角色,用户通过AI实现幻想世界的可视化 [8][11] - AI硬件如LOOI ROBOT结合手机算力与机器人交互,创造新型人机互动场景 [6][19] AI对企业服务的重塑 - 企业服务工具将从效率工具进化为结果交付型智能体,改变传统工作流 [15][17] - 中国工具付费市场将因AI智能体的结果交付能力而扩大,1-3年内完成转型 [15] - 传统工具叠加AI效果有限,需要重构问题解决方式而非简单功能升级 [16] 人机协作模式演进 - AI将从工具演变为创作协作者、评判者甚至主导者,改变传统创作流程 [24][25] - 人类需保持创作主体性,通过Prompting等新交互方式维持独特性 [23][35] - 娱乐行业可能出现AI自主运转的创作生态,超越人类消费需求 [46][74] 教育与人才培养变革 - 高校教育将转向博雅型人才培养,减少专业细分,强化综合素质 [53][54] - 想象力培养需要多模态输入和实践环境,而非单纯知识灌输 [61][62] - 技术黑盒化趋势下,广泛知识面比专业技术深度更重要 [64][65] 行业创新方向 - AI+硬件机会存在于输入输出执行三环节的语言结构化改造 [70][71] - 智能体协议基础设施将形成比ToC互联网更大的新市场 [74] - AI娱乐平台将突破现有内容形态,创造全新交互范式 [73][22]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最后报名机会
Z Potentials· 2025-07-16 11:24
活动信息 - 上海场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主题为AI娱乐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 人数限制8-10人 [1] - 深圳场活动同步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人群定位与上海场一致 采用相同人数限制 [1] - 活动采用报名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组织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最后报名机会
Z Potentials· 2025-06-26 10:39
活动信息 - 上海AI娱乐主题聚餐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人群 规模8-10人 [1] - 深圳AI硬件主题聚餐活动同期举办 时间地点及人群定位与上海场一致 [1] - 活动报名采用先到先得机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公司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5 10:44
活动信息 - 上海活动定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人群 主题为AI娱乐 人数限制8-10人 [1] - 深圳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其他条件与上海活动一致 [1] - 活动报名采用先到先得机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公司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公司动态 - 公司目前开放新一期实习生招聘通道 [3]
Z Event|AI创业者下班一起吃个饭?6.27上海深圳线下AI局报名中
Z Potentials· 2025-06-24 12:29
活动信息 - 上海场活动将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晚7点举行 主题为AI娱乐 面向大厂、创业公司产品/技术及创业者群体 规模8-10人 [1] - 深圳场活动同期举行 主题为AI硬件 目标人群与上海场一致 采用相同规模限制 [1] - 活动采用报名制 截止时间为活动前一日晚8点 采取先到先得机制 主办方将根据参与者背景进行匹配组合 [1] 组织动态 - 公司正在开展新一期实习生招募计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