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GX B300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进军制药领域,联手礼来以千亿算力打造AI药物研发工厂,制药行业步入AI军备竞赛
36氪· 2025-11-05 18:52
合作核心与战略意义 - 英伟达与礼来合作共建全球制药行业首个专属AI超级工厂,旨在以人工智能颠覆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 [1] - 该AI超级工厂由1000块B300 GPU构建,算力密度较传统超算提升3倍,可将模型训练时间从数周压缩至小时级,计划于今年12月完成建设,明年1月投入使用 [4] - 礼来将拥有并运营此超级计算机,驱动其AI平台TuneLab实现从数据摄入、模型训练到推理生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5] 礼来业绩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76.01亿美元,同比激增53.87%,归母净利润55.83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75.34% [1] - 今年前九个月总营收为45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全年营收预期已上调至630亿-635亿美元 [1] - 增长高度依赖明星产品GLP-1类药物替尔泊肽,其降糖版Mounjaro第三季度营收6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减重版Zepbound营收35.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8][12] - 替尔泊肽前三季度营收合计248.37亿美元,已超越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成为全球新任“药王”,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350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或达55%以上 [8][9] AI驱动的药物研发效率提升 - 礼来TuneLab平台已开放18个AI模型,预测准确率普遍达85%-90%以上,其AI模型已生成200个全新分子结构,其中37个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5] - AI工厂可将早期药物发现周期的5-6年时间缩短40%,临床前研发成本降低30%,例如蛋白质结构模拟可从3个月缩短至48小时完成数十亿种构象筛选 [5][20] - 研究显示AI发现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成功率达80-90%,远高于传统药物研发40%-65%的历史平均水平,端到端成功概率可从5-10%增加到9-18% [22][25]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传统制药行业面临“12年周期、26亿美元成本、10%成功率”的研发困境,跨国药企研发回报率已从2010年的10.1%降至2023年的1.2% [1][14] - 礼来核心产品替尔泊肽的专利将于2032年到期,届时公司71%的营收将面临仿制药冲击,2025-2030年全球有价值超200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 [13] - 头部药企正将AI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总研发费用的20%以上,辉瑞、罗氏、默克等公司均在积极布局AI药物研发 [27] 中国市场发展与模式创新 - 中国将AI药物研发纳入国家战略,《“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AI应用,2023年中央财政专项拨款50亿元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27] - 中国市场形成以CRO为主体模式,涌现出剂泰科技、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案例,其中剂泰科技的AI新药MTS-004已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上市申报阶段的AI新药 [29] - 中国产业依托算力租用、AI药物设计、快速合成、临床验证形成闭环优势,例如英矽智能的候选分子可通过药明康德平台在48小时内获得实体化合物,将传统3个月流程压缩至1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