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 Neuron
搜索文档
滴滴自动驾驶不甘落后
虎嗅APP· 2025-10-12 21:20
融资事件与资金用途 - 滴滴自动驾驶于2025年10月完成D轮融资,总额约20亿元人民币,使其累计融资金额超百亿人民币[2] - 此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新引入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广州广花基金,以及继续跟投的广汽集团和滴滴自身[3] - 官方声明称,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和推动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4] - 新引入的资方具有鲜明的北京、广州国资背景,与公司计划于2026年率先在北京、广州等区域开展示范应用和试点运营的战略相对应[4]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定位 - 公司内部从2016年开始自动驾驶研究,2019年升级为独立公司,累计超百亿人民币的融资规模在整个行业内相当可观[6] - 落地Robotaxi的尝试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中,当时在上海嘉定使用沃尔沃XC60后装车队进行应用示范项目,并实现了在限定区域内通过APP呼叫Robotaxi[8] - 在2021年美股上市风波后,公司发展相对沉寂,直到2023年上海车展才重回公众视野,并发布了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和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9] - 公司被视为L4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潜力玩家之一,尽管近年相对沉寂,但其起步和投入在行业内并不算晚[5][6]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公司与广汽埃安合作的前装量产L4车型已在2024年上海车展亮相,该车型搭载33个传感器(包括10颗激光雷达)和高达2000TOPS的算力方案,达到行业顶级水平[18][19] - 车辆传感器方案通过多传感器异构探测与前融合,能实现360°全场景、全工况感知识别,并率先搭载红外传感器以提升夜间低光照下的行人识别能力[19][21] - 公司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2016-2021年攻克L4全栈技术;2022-2026年完成技术商业化验证,实现混合派单(人驾+无人车);2027-2032年推进自动驾驶全球化扩张[17][20] - 行业技术底层正从CNN转向Transformer架构,这对AI人才提出巨大挑战,公司需证明其能在新的AI技术发展阶段保持一线L4自动驾驶实力[2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5年被视为Robotaxi玩家的重要扩张之年,竞争对手如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已开始高速攻城略地[4] -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收入为12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文远知行Robotaxi业务收入为161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22.3%[13] -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预测,到2028年左右,约5万辆的车辆规模能使集团实现盈亏持平[14] - 智能驾驶芯片算力在过去5年已翻了50倍,同时激光雷达、智驾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成本大幅下降,使商业转正的“奇点”真正开始临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