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X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新材202509004
2025-09-04 22:36
公司概况 * 美联新材(美年新材)是一家专注于色母粒、精细化工、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EX材料(碳氢树脂)的上市公司[2] *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色母粒生产商,年营收10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5] * 公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均有涉及[1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亿元以上[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主因是三聚氯氰价格降至历史最低点8000元/吨,同比下降20%以上[4] * 当前三聚氯氰价格已回升至12000元/吨,预计年底达到15000元/吨[4] * 2026年(宋武地项目投产前)预计净利润可达1.5亿至2亿元[2] * 2027年,四川达州30万吨色母粒项目预计贡献50亿元营收和8亿元净利润[2][6] * 2027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主业与新产业预计可达1:1,但新产业利润贡献更大,可达2:1或3:2比例[5][35] 业务板块详情 **1 色母粒业务** * 全球市场规模达千亿级,但集中度较低[5] * 公司计划在四川达州投资建设30万吨色母粒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2][6] * 达州项目将利用当地天然气和液体硫磺资源,通过硫酸法自制钛白粉降低成本[6] * 达州项目预计每吨成本可降低2000元,其中自制钛白粉每吨节省1500元,当地天然气每立方米节省约1元[2][8] * 该项目还将通过现代化自动化工厂在人工、运输及包装环节进一步节省成本[8] * 项目远期规划总产能预计达到80至90万吨[11] * 色母粒业务出口占比约为50%,未来将继续加大出口力度[13] * 达州基地建成后,公司将成全球最大白色母粒生产商[6][13] **2 精细化工业务** * 三聚氯氰是主要业务,年产能稳定在9万吨左右,下游应用于农药、杀虫剂及漂白剂等[7] * 液体氰化钠业务占收入比重较小[7] **3 钠离子电池材料(普鲁士蓝)业务** * 公司重点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2] * 现有产能1000吨,计划扩产至4500吨[2] * 钠电池核心优势是宽温域性能优越和安全性更高,不易燃易爆[15]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储能(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商用车电池[15] * 预计2027年后钠电池市场将全面爆发[2][15] * 2027年正极材料产能预计达G瓦级别,每季度或每两季度生产约4000吨[16] * 当前正极材料价格约为3万至3.6万元/吨,预计带来约2亿元营收,利润约5000万元[16] * 该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上游氰化物生产需要特许牌照,壁垒高[19] **4 EX材料(碳氢树脂)业务** * EX材料(恶烯)是一种典型碳氢树脂,性能优越[21] * 公司与日本头部公司合作,已于去年底至今年初实现吨级供货,应用于玛莎拉蒂覆铜板生产[2][20] * 现有产能500吨,计划明年初扩产至2000吨[20][21] * 产品价格约100万元/吨,相比竞品BCB(300万元/吨)和ODV(200万元/吨)有显著价格优势[21] * 预计2026年至2027年市场需求将达到3000-5000吨[3][21] * 当前产品净利润率超过30%[5][26] * 日本头部客户需求至少为500吨,公司正积极开拓台系和大陆系头部企业[22] * 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新日铁因纯度仅95%(公司纯度达99%)且产能仅20吨/年,已基本退出市场[23][24] * 公司专利护城河宽,海外专利布局积极,预计无其他公司能快速追赶形成竞争[25] 产能与投资 * 公司总投资额30亿元,其中20多亿元来自银行贷款,已全部获批[10] * ES产品线扩产所需投资额相对较小,但投资回报率非常高[10] * EX材料扩产至2000吨[20]及钠电池材料扩产[2]是重点 市场与客户 * 在EX材料领域,日本客户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其采用会引领行业跟进[22] * 客户验证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半年到一两年,构成一定壁垒[22] * 在算力设备领域,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性能要求极高,产能是制约因素[5][27] * 竞争对手转化为贸易商的意愿非常强烈[12]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研发团队,特别是在普鲁士蓝钠电池正极材料领域[18] * EX材料研发始于早期,经两年验证才实现商业化[20][28] * 研发重点包括该材料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及覆铜板下一代技术[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