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
icon
搜索文档
WAIC观察|施耐德电气:以AI赋能产业转型,以算电协同破解能源挑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AI技术应用与产业变革 - AI技术正快速迭代,其规模化应用将全面推进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变革,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巨大影响力 [1] - 中国是全球AI产业发展高地,也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公司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拓展本土生态协作 [1] - 施耐德电气展示了AI技术在工业、能源、楼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成果,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 [1] AI规模化落地与生产力提升 - 2025年,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成为全球焦点,AI规模化应用需要前沿技术优势和对产业需求的深度理解 [2]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2]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开发闭环碳跟踪平台,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 [2] - 施耐德电气将AI技术融入数字化和绿色解决方案,展示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等创新成果,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带来全维价值 [2] 边缘智能与工业AI融合 -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AI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 [3] - 智能翻牌机利用EAE平台实现分布式控制,内嵌先进AI算法,以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展现AI在复杂工业产线中的潜力 [3] AI能源挑战与数据中心压力 - AI的蓬勃发展带来能源消耗问题,数据中心首当其冲,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4]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超15%,61%计划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4]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使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困局凸显,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为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 [4] - 调研显示93%的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面临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77%存在碳排放管理难题 [4] 算电协同架构与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底层聚焦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中层挖掘IT负载灵活性调节空间,上层建立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 [6] - 公司从硬件、软件、服务三方面提供支撑,硬件包括高低压配电柜、不间断电源等,软件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端提供定制化方案 [6] - SmartCool数据中心空调末端AI节能方案通过泰尔场地节能认证,成为能效提升典型案例 [6] 生态协同与产业转型 - 算电协同机制建设需要横跨能源和算力领域,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专长,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7] - AI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等关键要素,跨越多个行业领域,其研发创新和落地应用需要各界深度协同 [7]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积极构建AI生态,通过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合作,拓展"AI+产业"生态 [7] - 中国有望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AI布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7] 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 AI技术是驱动产业新质转型的核心引擎,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优势,持续构建AI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