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Helix

搜索文档
关于人形机器人,摩根士丹利预测
天天基金网· 2025-07-24 13:14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与市场情绪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进入商业落地关键期,下游应用落地和技术突破是推动市场情绪的两大核心驱动力[1] - 2025年下半年中国极有可能出现一轮应用推广潮,将显著提振市场情绪[1] - 2025年1月1日至3月18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一度迎来强势上涨,中国相关股票在今年一季度大涨37%,跑赢MSCI中国指数23个百分点[3] 市场动能切换与驱动因素 - 市场动能从"概念炒作"切换到"落地验证"阶段[2] - 上涨热潮由以下因素推动: - 华为、英伟达、Meta、OpenAI等多家科技巨头高调入局,依托AI与云计算优势加速模型开发[3] - 企业抛出激进生产目标: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5000-10000台Optimus,2027年达50万至100万台;FigureAI宣布未来四年交付10万台[3] - 技术突破频现,如DeepSeek R1、Figure Helix、智元GO-1等VLA模型亮相,标志着机器人智能水平大幅跃升[4] 市场回调与商业化挑战 - 3月至7月,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出现回调,板块整体回调幅度约6%[4] - 特斯拉将2025年Optimus产量目标由5000-10000台下调至"数千台",国内优必选、引擎动力等也下调2025年出货指引[5] - 市场需要看到真实的应用落地来验证投资逻辑,否则高估值难以维系[4] - 目前应用仍局限于结构化场景,距离"通用任务"能力仍有相当距离[4] 中国市场的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中国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工业和商业服务等场景将率先渗透[6][7] - 政策端持续支持,预期未来会从供给侧延伸至需求侧补贴,以加速落地并形成数据闭环[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出现首批人形机器人订单与应用落地,包括商业化订单[7] - 多家集成商目标年内交付数百至数千台,竞相构建生态[7] - 持续的产品迭代、硬件与软件创新将影响市场表现,头部集成商的新机型若超预期将成为行情催化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