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mus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9:12
汽车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分析师:陈烨尧 执业证书编号:S0020524080001 邮箱:chenyeyao@gyzq.com.cn 分析师:刘乐 执业证书编号:S0020524070001 邮箱:liule@gyzq.com.cn 目录 1.步入2025年后,具身智能赛道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1.12020年以后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1.2供给端——具身智能赛道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1.3政策端——步入2025年,多数省市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1.4需求端——多数行业都蕴含着较高的机器人替代可能性 2.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深度结合 2.1整车产业链正在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2.2整车产业链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原因——硬件趋同 2.3整车产业链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原因——软件趋同 2.4整车产业链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原因——自身生产制造 需求与落地场景优势 2.5整车产业链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原因——算力优势、资 金优势、人才积累 3.具身智能核心硬件及布局企业 3.1具身智能核心硬件及布局企业——丝杠 3.2具身智能核心硬 ...
2025 WAIC 炸场!特斯拉平替开普勒 K2 大黄蜂直播 8 小时,Optimus 压力来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01 11:42
核心观点 - 开普勒K2大黄蜂人形机器人通过创新技术实现8小时超长续航、30kg强负载及精准类脑系统,在工业场景中展现出商业化落地潜力 [1][3][4][6][7][9][10][12][14][16][17][19] - 公司采用特斯拉同款串并联架构,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实现充电1小时工作8小时的突破性续航表现 [4][6][7][9] - 产品定价24.8万元/台,显著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百万美元级)及国内竞品(50-70万元),具备"特斯拉Optimus平替"市场定位优势 [20][21][23][25] 技术突破 续航能力 - 采用与特斯拉相同的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串并联结构,通过14个自研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协同工作实现8小时续航 [6][9] - 直线执行器降低能量损耗,旋转执行器确保精度,配合智能能耗管理算法使静态待机几乎零耗电 [9] - 当前市场同类产品搬运5kg以上重物时续航仅1-2小时,K2大黄蜂续航能力达行业4-8倍 [4] 负载与精度 - 双臂负载30kg(单臂15kg),远超主流3-5kg水平,单个执行器峰值扭矩8200N,极限负载200kg [10][12][14] -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0.01度定位精度,毫米级操作精度满足工业级需求 [14][16] - 行星滚柱丝杠多线接触设计使其承载能力优于传统滚珠丝杠,适应航空航天级重载工况 [12] 智能系统 - 搭载小模型驱动的类脑系统,具备听觉/触觉/力觉等多维感知能力,可处理包裹形变等复杂场景 [17][19] - 灵巧手配备下意识模型,应对传送带卡顿、掉落等突发状况时能快速调整抓取规划 [19] 商业化进展 量产与定价 - 首批量产版提供双足基础版/开发版及轮式开发版三种型号,起售价24.8万元/台 [20][21] - 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交付周期短于特斯拉Optimus(后者量产计划推迟至2026年) [21][23][25] 投资回报 - 8小时续航支持替代两班制人力,企业采购后1.5-1.8年可通过人力成本节约收回投资 [23] - 按三班制计算,每班仅需1台机器人,采购成本较短续航产品降低50% [7][23] 行业对比 - 特斯拉Optimus初期定价5万美元(约36万元人民币),但量产延期且当前实际产量仅数百台 [21][24][25] - 开普勒K2大黄蜂性能参数接近Optimus,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4-1/3 [21][23]
特斯拉(TSLA):汽车业务短期逆风加剧,关注Robotaxi推广进展
华安证券· 2025-07-30 14:21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特斯拉(TSLA.O) 公司点评 汽车业务短期逆风加剧,关注 Robotaxi 推广进展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Table_Rank] | | | --- | --- | | 报告日期: 2025-07-30 | | | [Table_BaseData] 收盘价(美元) | 321.20 | | 近 12 个月最高/最低(美元)480.0/191.8 | | | 总股本(百万股) | 3,225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3,225 | | 流通股比例(%) | 100 | | 总市值(亿美元) | 10,360 | | 流通市值(亿美元) | 10,360 | [公司价格与 Table_Chart]纳斯达克指数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金荣 -50% 0% 50% 23/10 24/02 24/06 24/10 纳斯达克指数 特斯拉 -30% 70% 24/02 24/05 24/08 24/11 25/02 特斯拉 纳斯达克指数 -30% 70% 24/07 24/11 25/03 25/07 特斯拉 纳斯达克指数 执业 ...
「智元」、「宇树」齐向上,「优必选」向下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30 08:02
WAIC2025大会及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WAIC2025大会落幕,近20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展示,创国内最大规模记录 [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为展会主角,分别展示全家族产品和格斗机器人表演 [1] - 商用场景展示覆盖工业、服务、零售等领域,但实际落地仍需长期优化 [3] - 优必选缺席本次大会,其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刚发布 [4] - 马斯克在活动上下调Optimus量产计划,明确其应用场景从工业/医护/特种领域开始 [5] 二级市场表现 优必选科技 - 股价从发行价90港元巅峰328港元跌至91.35港元,市值431.11亿港元 [8] - 累计完成五次配售融资总额45.38亿港元,最新一轮配售24.7亿港元 [8] - 花旗银行下调其25-26年出货量预期至300/1000台,因进展不及预期 [15] 智元机器人 - 通过收购上纬新材66.99%股权登陆资本市场,交易总价21亿元 [9] - 上纬新材复牌后11连板,市值从31.38亿元飙升至339.55亿元 [9] - 带动"智元链"概念股普涨,包括恒工精密、大丰实业等 [10] - 产业链合作企业包括均普智能(合资公司)、富临精工(电关节模组)、蓝思科技(整机交付) [11] 宇树科技 - 估值120亿元启动IPO进程,预计2026年上半年挂牌 [12] - 外界预估其IPO市值不低于500亿元,最高看至1000亿元 [12] - IPO消息带动机器人板块普涨,相关概念股如卧龙电驱等开盘涨停 [12] 商业化进展 优必选科技 - 2024年人形机器人收入约3500万元,交付量10台 [15] - 与汽车企业(东风柳汽、吉利)、3C企业(富士康)、物流企业(顺丰)等多领域合作,但多处于POC阶段 [17] - 近期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行业单笔订单记录 [17] 其他创企 - 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超10亿元,人形机器人占比30%,交付量突破1500台 [18] - 智元机器人2024年营收约1亿元,完成1000台机器人下线,2025年预期数亿元 [18] - 智元与宇树联合中标1.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分批次交付展览场景 [18]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供应链为T链、H链和宇树链 [13] - 硬件派(如宇树科技)与软件派(如智元机器人)商业化路径分化 [20] - 行业面临批量化生产和场景有效应用的挑战,高估值下需寻找新叙事逻辑 [20]
汽车行业周报:看好Robotaxi与Optimus驱动特斯拉估值重构-20250729
爱建证券· 2025-07-29 2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Robotaxi与Optimus驱动特斯拉估值重构 [2] - 看好智能化领先车企建立用户体验壁垒,智能汽车头部集中格局或加速形成 [3] - 看好自主供应链崛起及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增量配件伴随爆款车型放量 [3][4] - 看好智能汽车发展带来测试检测需求扩容及特斯拉引领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落地 [3][4] 报告要点总结 本周汽车板块表现 - 本周A股申万汽车行业板块报收7,219.3点,涨跌幅+1.03%,板块排名25/31,同期沪深300指数报收4,127.2点,涨跌幅+1.69% [3] - 本周申万汽车二级行业子板块涨跌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商用车+4.26%,汽车服务+1.69%,摩托车及其他+1.41%,乘用车+1.33%,汽车零部件+0.36% [3] - A股申万汽车行业涨幅前5个股依次为福赛科技+28.03%、天普股份+23.73%等;港股申万汽车行业本周涨幅前5个股依次为和谐汽车+30.43%、首控集团+18.42%等 [3] 特斯拉经营情况 - 25H1营收418.3亿美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15.8亿美元,同比-43.3%;25Q2营收225.0亿美元,同/环比-11.8%/+16.3%,汽车业务营收166.6亿美元,同/环比-16.2%/+19.3% [3] - Non - GAAP净利润13.9亿美元,同/环比-23.1%/+49.1%,监管积分收入下降超26%至4.4亿美元,预计继续下降;关税成本按季度约增3亿美元,短期成本上升 [3] - 2025年生产77.3万辆汽车,交付72.1万辆,欧美需求疲软、竞争加剧,25H2欧美汽车业务需求或进一步承压;中国市场25Q2销量相对持平,交付12.9万辆,贡献34%全球销量 [3] - 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71,599辆,同/环比+0.8%/+16.1%,结束连续8个月同比下滑趋势;焕新Model Y售价上调1万元,25Q2单车销售均价升至29.4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止跌企稳至17.2% [3] - 上海工厂交付量19.17万辆,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产量47%;平价车型已投产,计划25H2量产;Model Y L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有望提振销量 [3] 特斯拉新增长曲线 - FSD安全验证与订阅率爬坡,自推出FSD V12版本,北美采用率增长25%,启用FSD车辆事故率较未启用低10倍,约50%车主仍未使用,面向个人用户的无监管FSD服务预计2025年底在部分地区推出 [3] - Robotaxi落地加速,运营区域预计数周内从奥斯汀扩大10倍,25Q3扩展至湾区等,目标2025年底覆盖美国50%人口区域;每英里成本或降至0.3美元以下,马斯克预计将带来5 - 10万亿美元的市值增长 [3] 机器人Optimus进展 - Optimus整合Grok缩短训练周期,膝关节模仿人类四连杆机构,手部具备11个自由度,使用自研部件提升关节负载能力和动作精准度 [3] - Optimus 3设计完成,目标售价约2 - 3万美元/台,原型机2025年10月前推出,2026年初量产,目标2030年前年产量达100万台,单台可替代2.5名劳动力,预计贡献250万等效人力 [3] 投资建议 - 乘用车关注智能化领先车企,如小米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3] - 零部件方面,关注向智能化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自主供应链如保隆科技,以及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增量配件企业如华阳集团等 [3][4] - 其他方面,关注智能汽车测试检测需求扩容受益企业中国汽研,以及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落地相关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 [3][4]
人形机器人成资本宠儿 量产及商业化难题待解
证券日报· 2025-07-29 00:45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2026年开始量产Optimus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 [1] -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背后面临量产瓶颈与商业化落地考验 [2]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3.39亿元 2035年或超4000亿元 [5] - 摩根士丹利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下半年将于中国"被广泛采用" [5]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7月28日 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99起投融资事件 远超去年全年的67起 [2] - 深圳市越疆科技完成定向增发 募集资金总额达10.37亿港元 [3] -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融资 总额近10亿元 [3] - 深圳逐际动力和杭州云深处等企业7月份单笔融资金额均超亿元 [3] 企业布局 - 智元创新通过入主上纬新材料科技成功跻身科创板 [2] - 首程控股附属公司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北京加速进化科技的投资 [4] - 华为 美的 小米 广汽等品牌均已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4] 技术发展 - 资本更青睐具备"具身智能+运动控制"技术壁垒的团队 [3] - 中短期更看好"人形上肢+非足式底盘"的垂直场景应用 [3] - 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面临产能不足 目前生产仍依赖手工 [5] 商业化挑战 - 多数整机企业仍难以突破"百台量产" 交付几百台已是行业里程碑 [5] - 当前成熟应用仍以展示为主 功能型产品受制于技术 成本与法规 [5] - "软硬一体"交付能力仍是行业痛点 [5] 发展前景 - 中国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为机器人生产提供坚实基础 [6] - 庞大应用场景催生丰富商业化路径 [6] - 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6]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宇树UnitreeR1售价3.99万元起,WAIC开幕-20250728
国元证券· 2025-07-28 21: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超150台人形机器人亮相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代表性产品 有望伴随其浪潮迎来产业链机会 建议关注国内核心产业链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行情回顾(2025.7.20 - 2025.7.25) - 2025年7月20日至7月25日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2.03% 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0.34pct;年初至今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47.50% 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39.47pct [2][11] -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相关个股中 松霖科技周涨幅最大(+26.52%) 兰生股份周跌幅最大(-15.73%) [2][17] 周度热点回顾 行业重要新闻 - 政策端 - 湖北省数据局副局长艾青松表示将推进具身智能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融合应用 加快出台《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设立数据产业相关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 [3][20] 行业重要新闻 - 产品技术迭代 - 优必选推出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搭载自研智能体技术Co - Agent 构建AI双循环 实现单机自主和群体协同进化 还具备自主换电技术可7×24小时作业 [20] - 马斯克称年底将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第3版原型机 预估2026年开始量产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 [3][21] - 星动纪元发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 身高171cm 有55个自由度 由VLA模型ERA - 42驱动 [21] - Figure推出人形机器人防火电池 续航飙升94% 成本降78% 是首款获UN38.3和UL2271安全标准认证的电池 [3][22] - 国讯芯微在全球首发NSPIC具身智能全家桶 [3][22] - 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R1 售价3.99万元起 关节26个 整机约25kg 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 [3][23] 行业重要新闻 - 投融资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 + 轮融资 由京东领投 [3][24] - 逐际动力新一轮融资获京东战略领投 [3][24] - 众擎机器人连续完成Pre - A++与A1轮融资 京东领投 [3][25] 重点公司公告 - 立昂微称目前VCSEL产品订单饱满 出货量大幅增长 其是行业内首家、中国大陆独家量产二维可寻址激光雷达VCSEL芯片的厂商 [25] - 上汽北京与逐际动力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并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4][27] - 北方稀土表示一台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材料用量约3.5 - 4公斤 [4][27]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还向其供应零部件 [4][28]
WAIC2025召开,机器人应用百花齐放
长江证券· 2025-07-28 17: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稳步推进,海外市场关注Tesla的Optimus新一代机型发布及量产预期变化,重点推荐新型减速器、轻量化等方向;国内市场政策与资本共振推动产业链发展,强化国产链投资逻辑,推荐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长期看好手眼脑和场景应用落地相关企业 [39] 报告目录总结 机器人厂商展示众多场景应用 - 2025年7月26日,WAIC 2025在上海启幕,人形机器人受高度关注,各厂商展示多场景应用 [16] - 智元机器人展示精灵G1包裹分拣、远征A2 - W工业搬运能力,还有仿生四足机器人D1 Ultra和OmniHand灵巧手 [14][16] - 银河通用展示零售、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场景应用,Galbot可在商超精准抓取商品,在工业和物流适应非标准场景,机器狗有垃圾捡拾与巡检能力 [19] - 傅利叶机器人展示具身智能康复港,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提供康复训练等一体化服务 [20] - 擎朗智能推出针对服务业的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展示铲爆米花、制作饮品等应用;星动纪元机器人展示物流仓储等落地应用 [26] - 众多新产品发布,深圳赛博格推出重载机器人赛博格Cyborg - R01,因时机器人发布第五代仿人五指灵巧手RH56F1系列,云深处展示全新轮足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巡检能力 [28][33] 资本与政策共振,机器人发展加速 - 2025年以来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获战略投资,部分厂商收获多轮投资,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36] - 上市企业参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并购整合或技术合作,上纬新材股权变更,开普勒联合三方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39] - 投资建议:海外关注Optimus新一代机型及量产预期,推荐新型减速器等方向;国内推荐具备全栈技术能力企业;长期推荐手眼脑和场景应用落地相关企业 [39]
特斯拉业绩说明会有哪些重要更新?
中邮证券· 2025-07-28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迭代,核心催化为7月24日特斯拉2025Q2业绩电话会,技术落地、资本活跃度提升和政策支持驱动行业从研发向商业化过渡,但短期内量产挑战仍存 [8][42]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从“0 - 1”的爆发起点,现阶段产业拐点临近但分化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AI大模型和供应链国产化提供支撑,政策与资本形成“双重驱动力” [8][44] - 行业奇点已至,2025年核心矛盾从技术突破转向量产效率,短期建议关注WAIC大会后续产业进展以及特斯拉年底股东大会,长期看好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场景规模化应用 [8][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构建中邮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2025.07.21 - 07.25)该指数上涨1.07%,涨幅逊于同期科创50、创业板、沪深300、上证指数,年初至今上涨32.08% [15] - 对比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人形机器人指数涨跌幅排名倒数第8位 [16] - 相关标的中,上纬新材、华辰装备等涨幅明显,信捷电气、隆盛科技等跌幅明显 [5][16] 行业重要动态 行业发展 - 特斯拉举办25Q2业绩交流会,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处于Optimus 2.5阶段,正向Optimus 3迈进,原型机计划2025年10月前推出,2026年初量产,目标2030年前年产能100万台,将用于Robotaxi清洁等工作 [21][22]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超9000万元订单,7月17日发布支持自主换电的Walker S2,计划年内量产约1000台,教育科研领域订单超百台 [23] - 7月25日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起售价3.99万元,具备高运动能力 [24] - 宇树科技预计今年10月提交IPO申请,目标科创板可能性较高,其年度营收超10亿元且持续盈利 [25] - 7月22日字节跳动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 - 3,降低数据依赖,提升模型适应性与开发灵活性 [27] - 傅利叶在WAIC发布医用康养机器人GR - 3,强化陪伴交互 [28] - 7月22日魔法原子发布轮足复合机器人MagicDog - W,可智能切换形态,开启全球预售 [29] - 京东7月21日宣布投资具身智能领域三家企业,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新应用 [31] - 7月23日上汽与逐际动力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汽车产业链应用 [32] 政策新闻 - 7月26日李强总理在WAIC致辞,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使其成为造福人类的公共产品 [33]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展示AI落地新图景 [35] 供应链动态&公司公告 - 7月21日龙旗科技参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看好具身智能发展 [36] - 7月21日祥鑫科技战略投资恒驱电机,加码人形机器人核心环节 [37] - 蓝点触控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用于研发等,其六维力传感器市占率达70%,关节力传感器市占率超95%,计划2028年左右冲刺科创板IPO [38][39] - 沃尔德破解RV减速器高硬精密加工困局,以车代磨显成效 [40] - 优必选、东方精工、正海磁材、卧龙电驱、飞龙股份等发布公司公告 [7][41] 本周行业观点 - 行业整体技术加速迭代,头部企业如特斯拉取得进展,国内字节跳动等丰富商业化场景,AI大模型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 [42] - 资本与供应链强化活跃度高,供应链企业融资加速研发,上游供应链加速国产化,资本动向表明行业从技术验证转向量产准备 [43] - 政策密集落地,与产业活动谐振催化,如WAIC大会及地方补贴、产业基金、中试基地建设等为商业化应用铺路 [43] 板块内相关标的 - 供应链核心: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 [46] - 潜在供应链:震裕科技、正裕工业等 [46] - 技术角度边际变化:恒帅股份、新坐标等 [46]
马斯克最新访谈实录:有生之年实现不了星际旅行,AI发展像超音速海啸,特斯拉估值将达30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27 21:59
SpaceX - "星舰"推力达到土星五号登月火箭的3倍 重量是有史以来最大飞行物的两倍 目标是实现完全且快速的可重复使用 [5] - 目前最大技术挑战是打造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轨道级热防护盾 此前从未实现过 [6] - 计划今年回收飞船 明年上半年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每吨有效载荷成本将低于猎鹰一号火箭 [7] - 下一个重大技术挑战是在轨加注推进剂 需要两艘星舰对接传输液氧 [7] - 火星初期居住可能在地下室 需穿宇航服外出 目标是成为多行星物种以保障人类文明延续 [9][11][12] 特斯拉 - Cybercab双座Robotaxi不会取代Model 3/Y四座和六座车型 将采用Uber+Airbnb混合运营模式 [14][15] - Roadster项目计划年底进行演示 对公司财务影响较小 [17] - 自动驾驶目前在奥斯汀推广 计划今年扩展至美国多个城市 明年进入更多国家 [34] - 公司估值可能达到20-30万亿美元 是当前的20-30倍 [25]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第三代设计已确定适合量产 年底计划生产数百台 明年大幅提升产量 [18] - 潜在市场规模200-500亿台 规模化后单价约3万美元 营收可能达30万亿美元 [18] - 初期应用于高价值医疗护理场景和高危工作场景 [19][20] - 手部设计占整个机电工程难题一半以上 复用了自动驾驶电脑和汽车电池技术 [32][34] - 被认为将比特斯拉汽车业务和全自动驾驶更具变革性 [21] Neuralink - 初期目标是帮助四肢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 现有8位患者 计划年底增至20位 [26] - 明年推出"盲视植入"帮助完全失明者恢复视力 最终可能实现赛博增强和记忆上传 [26] - 未来可与Grok结合 实现大脑信号直接传输 提升人机沟通效率 [27] - 理论上能解决任何大脑或神经相关问题 包括癫痫和感官损伤 [28] X平台 - 正在改进私信系统X Chat 支持端到端加密的音频视频通话 [35] - X支付功能预计几个月后推出 目前内部测试中 [36] - Grok将深度整合 可分析帖子真实性 已加入广告系统评估功能 [39] - 算法正在优化 避免内容过度重复推送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