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reeway(软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ALDI奥乐齐对手Lidl新店型亮相
36氪· 2025-08-20 15:51
全球零售行业格局 - 德国施瓦茨集团以营收1820亿美元和14244家门店位列2025年全球零售50强第3名 [1] - 德国Aldi以营收1550亿美元和13877家门店位列同一榜单第4名 [1] - 施瓦茨集团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两大零售品牌 [1] 折扣零售模式发展历程 - Aldi起源于1913年德国埃森市的小型杂货店 采用极简主义经营模式专注于高性价比商品 [2] - Lidl于1973年开设首家折扣店 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且仅500种SKU 效仿Aldi的精简化商品策略 [3][4] - Lidl通过自有品牌策略提升利润空间 到1977年已扩张至33家门店 [4] 国际化扩张战略 - Lidl1990年代进入法国市场 SKU削减至1500种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5] - 1994年进军英国时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 三分之二商品为英国本地生产 [5] - 截至2020年 Lidl在英国门店达900家并占据7%市场份额 [5] - 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后调整商品策略 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并强化生鲜品类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7-2006年间Lidl与Aldi共同迫使沃尔玛退出德国市场 沃尔玛亏损达10亿美元 [6] - 施瓦茨集团创始人Dieter Schwarz以2500亿身价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2名 [7] - Lidl自有品牌占比超80%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包括Freeway和Milbona等 [7] 零售业态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 关店1263家创十年新高 [9] - 全球大型超市数量显著下降:北美减12.6% 欧洲减9.8% 亚太减11.2% [9] - 消费者实体店购物频次从每月4.3次降至2.8次 平均停留时间从78分钟减至46分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大型超市销售额同比下降6.8% [10] 新兴商业模式创新 - Lidl在德国开设首家纯非食品门店Lidl Home&Living 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个自有品牌 [12] - 门店商品结构:五金工具占28% 家具家饰24% 厨房电器15% 运动户外与时尚各12% 儿童用品9% [12] - 同步改造传统门店为生鲜专卖店 实现生鲜与非食品类双店分流 [12] - 荷兰Action以6000种商品覆盖12个国家 拥有2685家门店且1500种商品价格低于1欧元 [13] - 德国Tedi在15国拥有超3500家门店 多数商品售价在1欧元上下 [13] 行业转型方向 - 30岁以下消费者月均到访大型超市频次不足2次 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的4.5次 [11] - 63.7%中国城市居民更关注商品质量而非价格 较202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11] - 零售业态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社区小型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家 [10] - 非食品类专业折扣连锁的崛起直接挤压传统超市在非食品类的份额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