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态转型

搜索文档
ALDI奥乐齐对手Lidl新店型亮相
36氪· 2025-08-20 15:51
全球零售行业格局 - 德国施瓦茨集团以营收1820亿美元和14244家门店位列2025年全球零售50强第3名 [1] - 德国Aldi以营收1550亿美元和13877家门店位列同一榜单第4名 [1] - 施瓦茨集团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两大零售品牌 [1] 折扣零售模式发展历程 - Aldi起源于1913年德国埃森市的小型杂货店 采用极简主义经营模式专注于高性价比商品 [2] - Lidl于1973年开设首家折扣店 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且仅500种SKU 效仿Aldi的精简化商品策略 [3][4] - Lidl通过自有品牌策略提升利润空间 到1977年已扩张至33家门店 [4] 国际化扩张战略 - Lidl1990年代进入法国市场 SKU削减至1500种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5] - 1994年进军英国时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 三分之二商品为英国本地生产 [5] - 截至2020年 Lidl在英国门店达900家并占据7%市场份额 [5] - 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后调整商品策略 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并强化生鲜品类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7-2006年间Lidl与Aldi共同迫使沃尔玛退出德国市场 沃尔玛亏损达10亿美元 [6] - 施瓦茨集团创始人Dieter Schwarz以2500亿身价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2名 [7] - Lidl自有品牌占比超80%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包括Freeway和Milbona等 [7] 零售业态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 关店1263家创十年新高 [9] - 全球大型超市数量显著下降:北美减12.6% 欧洲减9.8% 亚太减11.2% [9] - 消费者实体店购物频次从每月4.3次降至2.8次 平均停留时间从78分钟减至46分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大型超市销售额同比下降6.8% [10] 新兴商业模式创新 - Lidl在德国开设首家纯非食品门店Lidl Home&Living 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个自有品牌 [12] - 门店商品结构:五金工具占28% 家具家饰24% 厨房电器15% 运动户外与时尚各12% 儿童用品9% [12] - 同步改造传统门店为生鲜专卖店 实现生鲜与非食品类双店分流 [12] - 荷兰Action以6000种商品覆盖12个国家 拥有2685家门店且1500种商品价格低于1欧元 [13] - 德国Tedi在15国拥有超3500家门店 多数商品售价在1欧元上下 [13] 行业转型方向 - 30岁以下消费者月均到访大型超市频次不足2次 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的4.5次 [11] - 63.7%中国城市居民更关注商品质量而非价格 较202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11] - 零售业态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社区小型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家 [10] - 非食品类专业折扣连锁的崛起直接挤压传统超市在非食品类的份额 [13][14]
盒马将彻底关闭会员店,最后一家8月31日停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0:59
盒马X会员店全面停业 - 盒马X会员店全国门店将于8月31日前全部停业 包括北京世界之花店(7月31日停业)、苏州相城店(7月31日停业)、南京燕子矶店(7月31日停业)和上海森兰店(8月31日停业)[1] - 此前上海4家盒马X会员店(高青店、大场店、东虹桥店等)已于4月1日暂停营业[2] - 此举意味着盒马彻底剥离会员店业务 该业务曾被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并号称对标Costco[5] 会员店业务发展历程 - 首家盒马X会员店于2020年10月在上海开业 作为独立于盒马鲜生的新业态[7] - 2021年6月进入北京市场后快速扩张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间新增4家门店[7] - 截至2023年10月 全国共开设10家门店 覆盖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7] - 会员体系分为258元/年黄金会员和658元/年钻石会员 目标客群为中产家庭和高端消费者[10] 关店原因与战略调整 - 店员透露关店原因是"盒马决定砍掉会员店业态"[10] -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关店系公司主动业务调整[10] - 行业专家分析盒马将聚焦盒马鲜生及奥特莱斯业态 强化生鲜供应链和即时配送能力[10] - 公司近期对近半数盒马鲜生门店进行调改 并重启前置仓模式 形成"1+N"服务网络[12] 连锁超市行业现状 - 2024年连锁超市行业面临较大压力 38.2%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但57.4%企业同比下降[12] - 消费者习惯变化明显 90后群体更倾向线上购物 各平台商品同质化严重[12] - 行业探索转型路径 包括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 向品质零售转型[12] - 电商平台价格竞争激烈 商超加大自营品牌开发 线上渠道成为品牌化重要阵地(如鸡蛋线上销售占比已达30% 目标50%)[13]
4家子公司股权合计卖4元,经历塌方式危机的家乐福门店剩个位数
贝壳财经· 2025-06-21 18:10
苏宁易购出售家乐福子公司 - 苏宁易购拟以1元对价出售4家家乐福子公司100%股权,总计交易金额4元 [1] - 4家子公司分别为宁波家乐福、杭州家乐福、株洲家乐福、沈阳家乐福,均已停止经营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4家子公司净资产均为负值:宁波-1.46亿元、杭州-4.32亿元、株洲-9221万元、沈阳-6.93亿元 [4] 家乐福中国经营状况 - 2019年苏宁国际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承诺两年后收购剩余20% [1][5] - 家乐福中国门店数量从巅峰期300多家缩减至2024年仅剩4家(上海古北、万里、川沙及北京四元桥店) [1][6] - 北京四元桥店搬至商场地下角落,仅少量商品销售 [6] 家乐福财务与转型 - 2017年家乐福中国亏损10.99亿元,2018年净亏损5.78亿元 [5] - 2024年家乐福中国净利润亏损5.46亿元 [7] - 2021年尝试转型会员店,计划3年内改造100家门店,但首家会员店于2023年4月停业 [7] 交易影响与战略调整 - 交易预计增加苏宁易购归母净利润约5.72亿元,其中处置收益12.82亿元,冲减应收款项7.1亿元 [4] - 苏宁易购战略重心调整为聚焦家电3C核心业务,精简非主营业务 [3] - 家乐福中国因流动性不足自2023年起逐步关停传统大卖场业务 [3] 行业分析 - 大卖场零售业态整体下行,家乐福在转型竞争中处于弱势 [2] - 苏宁易购未能为家乐福提供资金来源和销售渠道支持 [2] - 家乐福曾尝试线上线下融合、家电植入等改造,但效果有限 [8]
北京仅剩一家店 大润发“转舵”
北京商报· 2025-06-10 20:30
北京市场收缩 - 大润发西红门店停止营业,原址更换为7FRESH七鲜超市,关闭后北京仅剩丰台区科兴店一家门店[1][4] - 西红门店由欧尚超市更名而来,消费者反馈超市环境过时、商品性价比一般[4] - 近期大润发在武汉、江苏镇江、四川德阳、湖南株洲等地也出现闭店现象[4] 营运架构调整 - 公司裁撤华中区,五大营运区变更为四大营运区(华东、华南、华北、东北)[1][7] - 原华中区16家湖北江西门店划入华东区,25家川渝门店划入华南区,6家陕甘宁青门店划入华北区[7] - 2025财年共关闭8家大卖场和1家中型超市,其中1家华东大卖场被改造成会员店[5]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5财年高鑫零售营收715.52亿元,净利润3.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1][8]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9.5亿元(同比下降16.2%),其中人事开支减少9.8亿元,减值损失减少11.5亿元[8] - 2022-2024财年累计扣非归母净亏损达34.5亿元[6] 战略转型与业态调整 - 阿里巴巴以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78.7%高鑫零售股权给德弘资本[6] - 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辞任董事会主席,由德弘资本华裕能接任[6] - 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同店销售增长5.9%,新开4家门店总数达33家,将成为新开店主力业态[1][8] - 大润发Super门店面积1500-3000平方米,精选5000-8000款商品,依托大卖场供应链资源[9]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线上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新兴业态对传统商超形成冲击[8] - 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配送速度要求提高[8] - 中型超市转型需调整供应链、运营模式和人员管理,面临市场差异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挑战[9]
“民营超市第一股”人人乐退市:传统商超大败退时代的缩影
新浪证券· 2025-06-10 10:12
2025年6月5日,深交所的一纸终止上市决定为*ST人乐(下文简称:人人乐)的资本征程画上句号。这 家曾被誉为"民营超市第一股"的企业将于7月4日正式退市,股票简称变更为"人乐退"。 此后人人乐开启了扩张之路。1999年进驻惠州时,单店首日销售额高达400万元。2010年1月,人人乐成 功登陆深交所,成为"民营超市第一股"。 巅峰时期的人人乐拥有近150家门店,2010年至2016年连续七年营收超百亿,2012年达到峰值129.13亿 元。沃尔玛前营运总监李成杰曾公开承认:"在中国能与沃尔玛面对面竞争,还能保持发展的公司,只 有人人乐。" 转折点在2012年悄然而至。这一年,人人乐上市后首次出现亏损。虽然2013年通过关店和成本管控短暂 扭亏,但主营业务从此陷入长期亏损状态。 危机在2023年全面爆发: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87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净资产进一步恶化 至-4.04亿元,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断臂求生与无力回天:退市的多米诺骨牌 2024年,人人乐展开了一场悲壮的"保壳"战役。公司先后出售了13家经营门店的"子孙"公司股权,并将 物流公司天津配销以2.39亿元价格转让。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