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折扣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当互联网大厂盯上“穷鬼超市”
虎嗅APP· 2025-11-08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互联网大厂将竞争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折扣超市领域,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效率,以低价策略争夺即时零售市场 [5][6] - 折扣超市的兴起源于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和消费趋势向性价比转变,其运营核心是数据驱动的供应链能力而非传统零售经验 [14][18][36] - 大厂布局折扣超市的终极目标是将其作为即时零售网络的关键节点,通过高频消费绑定用户,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默认选项 [33][42][44] 大厂价格战卷向折扣超市 - 美团、阿里巴巴(盒马)、京东近期密集开设折扣超市,商品价格极具竞争力,例如京东30枚鸡蛋售价9.9元,较传统商超15-20元的价格低近一倍 [5][8] - 折扣超市选址逻辑不同于传统商超,多位于社区楼下或出入口,租金成本低且贴近用户,门店面积控制在800平米以内,兼具线下零售和线上订单履约功能 [10] - 商品SKU极度精简,如超盒算NB将SKU控制在1500个左右,远低于传统盒马门店的数万个,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库存、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低价 [11] - 折扣超市天生具备线上线下融合基因,用户可通过App下单,实现半小时内配送上门,重构了人、货、场的连接效率 [12][13] 大厂打响供应链攻防战 - 硬折扣模式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深度控制,通过高比例自有品牌和全链条成本压缩实现常年低价,德国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超90%,中国市场渗透率不足10%,潜力巨大 [21][22] - 美团依托其密集的即时配送网络,将折扣超市作为履约节点,开在社区、菜市场等高频消费场景,核心是通过高频刚需商品拉新和留人 [24][25] - 阿里巴巴发挥其电商系统协同效率,超盒算NB门店SKU控制在1500以内,自有品牌占比高达六成,从前端引流到后端菜鸟物流履约均可在体系内完成 [26][27][28][29] - 京东将其强大的自营供应链能力复制到线下,折扣超市SKU近5000个,采用仓店合一模式,从源头采购到末端配送全方位优化成本 [30] 即时零售的新逻辑 - 零售行业决策核心从依赖人的经验判断转向由算法和系统驱动,大厂将其线上积累的数据能力向线下迁移,成为折扣超市的底层竞争力 [36][37] - 算法能精准预判消费需求,例如识别特定小区在周五晚速食产品下单量会高出15%,从而指导提前补货和精准选品,超市选址也可结合外卖订单数据优化 [38] - 消费者的浏览、点击、下单等行为数据反馈至系统,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消费者在无形中成为零售系统的一部分并被绑定在特定平台 [40][41] - 即时零售的下一阶段竞争重点将从价格转向用户留存,目标是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默认消费选项 [42]
物美已开设43家AI新质零售门店和8家硬折扣超市
搜狐财经· 2025-10-23 18:48
公司业务进展 - 自2025年3月启动焕新升级以来,公司已在全国实现43家AI新质零售门店及8家硬折扣门店的焕新开业 [3] - 新开门店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华东、宁夏等重点区域 [3]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下一步将对商品、供应链、运营流程和顾客体验进行深度重构,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发展阶段 [3] 商品品类策略 - 在满足民生需求的基础上,结合AI选品引进新品和爆品 [3] - 以"宽类窄品"实现"汰旧纳新",满足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 [3] - 在烘焙现制加工方面,加大有"新鲜度"和"热度"的优质商品供给 [3] 门店服务与运营 - 公司将拓展服务功能、集成21种便民设施以增强消费粘性,吸引年轻客群 [3] - 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将取消频繁促销,回归天天低价 [3]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让AI技术覆盖选品、补货等全链条,以全面提升效率 [3] - 在食品安全方面,借助AI赋能加强质量管控,实行每日上新与日清机制 [3]
一边亏损套现,一边豪掷5000万元资助加盟商:来伊份的“危局”与“棋局”
华夏时报· 2025-10-16 07:37
公司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8.21%,但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达到5000万元 [2] - 公司连续两年经历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后,2025年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恶化 [3] 加盟商支持计划 - 公司宣布将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 [2] - 单个加盟或联营门店的财务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对同一加盟商及其关联方的资助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3] - 财务资助利率不低于合同生效时一年期市场贷款利率,并非完全免费 [3] - 此举旨在缓解加盟商流动性压力,支持新开门店培育期和成熟门店拓展期,强化合作黏性 [2] 门店网络与渠道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直营门店数量为1395家,加盟门店为1584家,较2024年末分别减少90家和16家 [5] - 2025年上半年,直营门店和加盟渠道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5.1%和37.2% [5] - 公司构建了生活店、MALL店、仓储会员店三大业态协同发展的格局,单店投资成本降低30%,最高可享30%建店补贴 [3][6] 行业竞争环境 - 量贩零食行业爆发式兴起,两大巨头门店数量皆突破15000家,其中鸣鸣很忙集团全国门店已超过20000家 [5] - 硬折扣超市模式盛行,京东、美团、盒马等巨头相继部署,对公司门店拓展形成挤压 [5] - 行业竞争加剧,量贩模式凭借强大供应链和规模优势,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5] 控股股东减持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025年9月24日至9月30日期间减持套现总金额达8243.36万元,减持比例为1.9976% [2][6] - 控股股东计划在2025年7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003.27万股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6]
硬折扣赛道“跑马圈地”,奥乐齐中国高层更迭押宝本土化
华夏时报· 2025-10-11 22:06
公司核心人事变动 - 奥乐齐中国完成核心领导层更迭,现任董事总经理陈佳接任首席执行官(CEO)[2] - 陈佳将全面领导中国区业务,并直接向奥乐齐全球CEO汇报[3] - 陈佳在国际零售、投资银行及咨询行业有近20年经验,在企业战略、商品运营等方面积淀深厚[3] - 此次人事变动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市场业务布局[3] - 现任奥乐齐中国区主席陈有钢将于2025年12月31日正式荣休[3] 公司市场战略与定位 - 奥乐齐中国将秉持“好品质够低价”的核心理念,立足本土消费洞察,深入中国市场并扩大布局版图[4] - 公司在选品与运营层面将继续深化精简SKU、自牌战略、本土加全球的供应链组合等举措[4] - 奥乐齐主打中高端市场,与主要聚焦于中端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定位策略不同[6] - 未来公司将继续在上海加密店铺网络,特别是居民区和消费者聚集区域,并以长三角为核心区域稳步拓展[6][7] - 奥乐齐将于明年年初进驻南京[7] 公司背景与运营现状 - 奥乐齐是硬折扣超市概念的鼻祖,为世界知名的德国零售企业,成立于1913年,在全球10余个国家拥有超过1万家店铺[3] - 公司于2019年6月正式在中国上海开设线下门店,目前全国门店数量已达79家[3] - 奥乐齐中国79家门店中,71家位于上海,8家在江苏[5] - 公司已建立起成熟的商品结构、采购及运营模式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奥乐齐模式”[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硬折扣零售赛道自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至2025年下半年已进入加速扩张阶段[2] - 行业近期迎来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包括传统商超(物美、中百集团)、互联网巨头(京东、美团)及新零售巨头(盒马)[5] - 中百集团在9月一口气开出51家硬折扣店,美团自营折扣超市首家门店落地后目前已开设3家门店,京东折扣超市选择四店齐开[5] - 目前中国折扣店市场尚处发展初期,格局远未定型,现有品牌体量相较于未来可能达数万亿的市场规模而言仍属微小[5] - 盒马旗下“超盒算NB”是奥乐齐的主要直接竞争对手,其门店数已接近300家,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其中上海地区为158家[5]
万店开遍后 他们卖腻零食了
36氪· 2025-10-11 13:17
公司上市与资本动作 - 万辰集团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另一头部品牌“鸣鸣很忙”也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 - 两大巨头几乎同时谋求IPO,资本力量或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1] 公司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自2022年跨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从主营食用菌的企业转型 [1][3] - 通过资本整合与门店扩张,零食零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6656.9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317.9亿元,增幅接近478倍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9% [3] - 除2023年因大规模投入供应链与门店建设而亏损外,2024年迅速扭亏为盈,总营收实现323.29亿元,归母净利润2.94亿元 [3] 商业模式与运营效率 - 商业模式本质是砍掉中间商,95%的产品直接采购自品牌厂商,零售价格平均比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低20%至30% [4] - 依靠“多开店、卖得快”的薄利多销模式,尤其在县城和乡镇等价格敏感市场具备爆发力 [4] - 随着门店密度提升,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9.30%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1.41%,而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的毛利率维持在7.5%-7.6%区间 [4] 门店扩张与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是公司拓店最激进的一年,全年新开门店9776家,相当于每天新开超过27家门店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4196家门店,竞争对手“鸣鸣很忙”拥有14394家门店 [5] - 在门店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公司与“鸣鸣很忙”在量贩零食赛道上的营收分别为317.9亿元和393.44亿元 [5] - 行业已形成万辰与“鸣鸣很忙”双强争霸的格局 [1] 财务状况与杠杆水平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74.6亿元,总负债为5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表明公司主要依靠债务驱动资产扩张 [6] - 公司流动负债为44.2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高达86%,债务结构偏向短期 [6] - 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活动产生了12.98亿元的现金流,为高负债模式提供了基础 [6] 扩张策略调整与新业态布局 - 公司扩张速度显著放缓,2025年上半年仅新开1468家门店,相比2024年的9776家大幅下降 [7] - 公司加速向“硬折扣”新业态转型,于2024年底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2025年1月上线“好想来全食优选”,将品类扩展至日化洗护、生鲜、冻品等 [8] - 公司计划通过发展自有品牌构建竞争壁垒,已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9] 品牌建设与未来战略 - 公司积极布局IP合作,包括与国漫电影《哪吒2》、《王者荣耀》、三丽鸥等知名IP推出联名产品,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10] - 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谋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硬折扣零售商 [11] - 行业竞争加剧,转型至硬折扣超市赛道面临重构供应链、建立自有品牌等挑战,且前有奥乐齐等成熟玩家,后有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布局 [11]
万店开遍后,他们卖腻零食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10 16:33
公司上市与业务转型 - 万辰集团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其品牌“好想来”母公司原主营食用菌业务,于2022年跨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 [2][3] - 公司通过资本整合与门店扩张,零食零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6656.9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317.9亿元,增幅接近478倍 [3] - 2024年是公司拓店最激进的一年,全年新开门店9776家,相当于日均超过27家,推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9% [7]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赛道过去三年迅速升温,形成“低价+量贩”模式,在下沉市场疯狂复制,头部玩家万辰与鸣鸣很忙已形成双强争霸格局 [3] - 另一头部品牌鸣鸣很忙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突破1.4万家,营收规模达393.44亿元,另有消息称其2025年9月门店数已达2万家 [3][4] - 随着两大巨头几乎同时谋求IPO,资本力量或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5]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量贩零食商业模式本质是砍掉中间商,95%的产品直接采购自品牌厂商,零售价格平均比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低20%至30% [8]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9.30%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1.41%,而鸣鸣很忙毛利率维持在7.5%-7.6%区间,显示万辰在供应链议价权方面相对占优 [8] - 尽管万辰利润空间更高,但2024年底营收317.9亿元低于鸣鸣很忙的393.44亿元,在门店数相近(万辰14196家,鸣鸣很忙14394家)情况下,万辰单商品赚得更多但卖得更少 [10] 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 - 公司依赖高杠杆资本投入,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74.6亿元,总负债5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主要依靠债务驱动资产扩张 [10] - 流动负债44.2亿元,占总负债比例高达86%,债务结构偏向短期,对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极高 [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12.98亿元现金流,为主营业务提供强劲“造血”能力,支撑高负债模式 [11] 战略转型与新业态布局 - 公司扩张速度放缓,2025年上半年仅新开1468家门店,相比2024年9776家的惊人速度,显示高速扩张风口已过 [11] - 公司向“硬折扣”新业态转型,2024年底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2025年1月上线“好想来全食优选”,3月推出全食优选5.0门店,以390平方米空间强化“全食”概念,增加现制烘焙、生鲜水果等品类 [14] - 公司通过调整现有量贩零食门店,如增加货架或利用仓库面积改造为省钱超市,实现业态转型 [14] 自有品牌与IP建设 - 公司重点开发自有品牌,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系列,前者主打质价比如单价0.6元的天然饮用水,2025年5月上市后月均增速超250%,8月单月销量突破2500万瓶 [15] - 后者致力于差异化产品如青提茉莉风味啤酒,展现产品创新力 [15] - 公司积极布局IP赛道,2024年底与国漫电影《哪吒2》合作,2025年春节携手《王者荣耀》,年初与三丽鸥达成合作推出Hello Kitty等主题零食,触达年轻女性消费群体 [15] 未来挑战与增长曲线 - 量贩零食模式天花板已现,公司需向更广阔的“硬折扣超市”赛道突围,但扩品类需重构供应链,自有品牌需长期投入 [18] - IP联名带来短期热度但无法解决行业根本问题,且面临奥乐齐、赵一鸣省钱超市及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激烈竞争 [18] - 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借力上市谋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硬折扣零售商,但能否从“零食界拼多多”成功进化仍存巨大问号 [17][18]
社区商业新战事:硬折扣超市“巷战”最后一公里
华夏时报· 2025-10-09 08:28
行业趋势:硬折扣超市快速崛起 - 2024年硬折扣超市迅速兴起,2025年发展势头愈发强劲,涌现一批定位硬折扣的省钱超市品牌 [1] - 零售巨头纷纷入局硬折扣业态,包括物美、中百集团、美团、盒马、京东等 [1] - 2024年9月,零食有鸣官宣进军硬折扣全品类批发超市;10月,三只松鼠宣布拟硬折扣超市品牌“爱折扣”;万辰集团旗下来优品宣布布局省钱超市 [3] - 2025年,鸣鸣很忙集团旗下赵一鸣零食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下半年物美集团首批6家物美超值硬折扣店开业 [4] - 2025年8月29日,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品牌升级后新店在江浙沪10城集体亮相,新开17家店并进入宁波等城市 [4] - 2025年8月30日,京东折扣超市四店齐开;美团自营折扣超市“快乐猴”落地杭州;9月,中百集团在湖北核心区域集中开业51家硬折扣店 [4] 市场竞争策略 - 社区超市通过价格优势吸引顾客,例如汪哥省钱超市的产品整体比其他超市便宜1-2元,国庆期间在基础上再降价,如24瓶装娃哈哈AD钙奶从38.5元降至35元 [2] - 物美超值为迎接国庆中秋,8家门店集体焕新升级,挑选超过70款爆款商品进行降价 [3] - 永辉超市针对双节提前统筹备货,确保商品充足、品类齐全、价格稳定 [3] - 行业专家指出保持竞争力需: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打造差异化商品力;追求性价比,折扣店是未来重要零售方向 [7] 渠道布局重点:社区店 - 硬折扣超市呈现显著特点为重点布局在社区周围,例如汪哥省钱超市门店数已达约500家,基本覆盖每个社区 [5] - 物美超值8家门店中有4家属于社区店;来优品省钱超市目标成为家庭社区购物目的地;盒马超盒算NB定位平价社区超市,截至8月底门店数已接近300家 [6] - 沃尔玛中国第四家社区店于9月13日在深圳开业,核心特质为“小、精、近”;高鑫零售在财报中表示大卖场将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6] - 行业观点认为,布局社区店是零售业重要发展方向,依托“店仓合一”优势,在全渠道市场中扮演线下销售触点和线上订单履约枢纽的双重角色 [6]
社区商业新战事:硬折扣超市“巷战”最后一公里|华夏双节观察
华夏时报· 2025-10-08 11:37
行业竞争态势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礼品市场迎来销售旺季,社区内超市竞争激烈,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吸引顾客 [2] - 汪哥省钱超市为应对竞争压力,其产品整体比其他超市便宜1-2元,并在节日期间进一步降价,例如24瓶装娃哈哈AD钙奶从38.5元降至35元 [3] - 传统商超品牌如物美超值超市为迎接双节,其8家门店集体焕新升级,精选超过70款爆款商品进行直接降价 [4] 硬折扣业态发展 - 2024年硬折扣超市迅速兴起,零食有鸣、三只松鼠(爱折扣)、万辰集团(来优品)等品牌纷纷入局 [4] - 2025年硬折扣超市发展势头强劲,物美集团、盒马(超盒算NB)、京东、美团(快乐猴)、中百集团等零售巨头加速拓展该业态 [5] - 盒马旗下超盒算NB品牌升级后新店在江浙沪10城集体亮相,一气开出17家新店,截至8月底其整体门店数已接近300家 [5][6] 社区店布局战略 - 硬折扣超市呈现显著特点,即重点布局在社区周围,例如汪哥省钱超市门店已接近500家,且基本覆盖每个社区 [6] - 物美超值8家门店中有4家属于社区店,来优品省钱超市和盒马超盒算NB均定位为社区超市或家庭购物目的地 [6] - 传统零售商如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四家社区店,核心特质为“小、精、近”;高鑫零售在财报中表示大卖场将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6] 行业趋势与策略 - 在消费者偏好多元化与专业店兴起的背景下,布局社区店已成为零售业重要发展方向,该模式依托“店仓合一”优势,承接线上线下业务 [7] - 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行业专家建议品牌需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打造差异化商品力、并追求性价比,折扣店是未来重要零售方向 [7]
线下零售新风口:电商布局硬折扣超市,面临哪些挑战?
环球网· 2025-09-30 10:02
硬折扣模式的定义与核心特点 - 硬折扣超市的核心特点是提供绝对低价,其低价源于极致效率 [2] - 硬折扣模式通过发展高比例自有品牌(如奥乐齐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高达90%)、整合优化供应链、精简SKU(通常1000至2000个)、缩减面积(通常500至1000平方米)、简化包装和装修等方式降低成本 [2][3] - 硬折扣超市品类聚焦于米面粮油、奶制品、酒水、纸、烘焙等高频率、低品牌敏感度的生活刚需用品,以增强议价能力并降低采购成本 [3] 电商平台布局硬折扣的现状与模式 - 电商平台如京东、美团、超盒算NB等正加速布局硬折扣赛道,京东折扣超市已开设6家门店,首日客流量达30万人,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拥有近300家门店 [1][2][6] - 京东采用"大店"模式,门店面积约5000平方米,SKU约5000个,依托京东物流与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产地直采和品牌开发 [6] - 美团旗下快乐猴在杭州开设两家门店,体量较小,依托本地生态与即时配送优势推进 [6] 电商布局硬折扣的驱动因素 - 中国硬折扣市场在2024年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但渗透率仅为8%,远低于德国的42%和日本的31%,市场潜力巨大 [5] - 硬折扣模式精准契合了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理性消费需求,成为线下流量和新消费习惯的重要入口 [1][5] - 电商平台通过布局硬折扣业态,可在存量市场中构筑差异化优势,并利用其小面积、快复制的特点快速渗透线下,与线上业务形成协同,拓展即时零售市场 [5] 电商平台布局硬折扣的竞争优势 - 互联网平台具备"去中间化"优势,利用庞大采购量和品牌影响力直接对接上游工厂或产地,砍掉代理环节的加价和营销费用 [6] - 数据驱动是核心优势,平台通过线上消费数据精准预测区域消费趋势,实现"千店千面"的选品、定价和库存管理,降低试错成本和滞销风险,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精准度 [6] 电商布局硬折扣面临的主要挑战 - 线上与线下业态的运营逻辑存在差异,互联网企业需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深耕细作,尊重线下零售规律 [7] - 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一大考验,部分平台依赖补贴推动增长,需通过商品力打造与供应链重塑实现"低价"与"盈利"的平衡 [7] - 企业需加大自有品牌打造力度并向上游供应链延伸,通过压缩中间流通环节来降低成本,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7]
外卖战后,盒马、美团、京东盯上折扣超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4:4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硬折扣超市成为中国商超赛道新趋势 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 美团开设"快乐猴" 京东进入市场 赛道竞争加剧 [2] - 硬折扣模式特点包括人流量密集选址 小型门店面积 精简商品品类 与德国奥乐齐形成同质化竞争 [2]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 中国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增长空间显著 [3] -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业态年复合增长率达5.6% 略高于便利店5.5% [3]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价格便宜是硬折扣超市核心优势 但商品力是关键竞争要素 [2] - 奥乐齐拥有15个自有品牌 覆盖日常需求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高达90% [2] - 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60% 快乐猴比例更低 体现供应链能力差异 [2] - 硬折扣采用"天天低价"策略 通过极简陈列 预包装商品 原箱上架等方式降低损耗提升人效 [9] 市场进入与扩张策略 - 奥乐齐2017年通过线上进入中国 2019年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2025年开始走出上海 加速华东布局 目前全国门店达76家 [5] - 盒马超盒算NB用两年多时间在全国开出近300家门店 [6] - 平台型企业凭借用户数据优势 可精准定位区域需求 缩小SKU 降低采购成本 [6] 供应链与自有品牌发展 - 供应链需与零售商协同推进产品开发 需具备个性化定制和专项开发能力 [8] - 头部食品和日化企业开始转变策略 从与零售商博弈转向合作共赢 [8] - 自有品牌毛利率约50% 远高于制造商品牌20% 沃尔玛全球销售额30%和利润50%以上来自自有品牌 [8] - 费列罗中国计划未来2-3年重点发展即时零售和硬折扣渠道 [8] 发展挑战与行业观点 - 平台型企业缺乏实体零售经验 线下零售需要根植当地社区和文化 [6] - 零售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 线下零售是"弯腰捡钢镚"的生意 [6] - 自有品牌占比并非越高越好 需先夯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许多企业欠缺市场售卖能力 [9] - 当前硬折扣仍处初级阶段 仅聚焦供应链成本管控 而非全链路成本压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