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256

搜索文档
2025图形化GPU产业调研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8 15:07
图形化GPU产业现状 图形化产业发展情况 - GPU从辅助CPU进行图形渲染发展为通用计算核心,应用扩展到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等领域[14][29] - 游戏产业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877亿美元,中国以477.6亿美元领跑,《黑神话:悟空》三天销量破千万份[15] - 全球PC年出货量2.47亿台,智能手机12亿台,中国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2%[16][17] - AR/VR市场规模年增速31.7%,2031年将达2148亿美元,2023年中国AR出货量同比增长154.4%[19] - 车载显示市场2024年规模144.7亿美元,2036年将翻倍至286.2亿美元,特斯拉Model 3等采用AMD集成GPU[21] 图形化产业对芯片需求 - 2023年GPU市场规模379亿美元,未来五年CAGR 32.7%,达2069.5亿美元[24] - PC领域:集成GPU适合轻度图形处理,独立GPU为游戏/专业用户首选,提供更高帧率和画质[24] - 游戏设备:家用主机采用高性能独立GPU支持4K/光追,掌机平衡便携性与性能[24] - 智能手机:SoC集成GPU性能提升,高端游戏手机或探索独立GPU方案[25][27] - AR/VR设备:独立GPU满足高帧率、低延迟需求,需为每只眼睛单独渲染[27] - 汽车显示:高端车型依赖独立GPU处理ADAS和智能座舱,特斯拉等采用集成方案[27] - AIGC市场:服务器级独立GPU处理多模态数据,实现高清图像/视频实时生成[27][28] GPU产业化发展历史 - 前GPU时代:1981年IBM5150搭载最早图形显示控制器,功能逐渐从CPU转移[31] - GPU诞生:1999年英伟达GeForce256首次将图形计算从CPU剥离,集成T&L硬件革新3D图形处理[32] 技术标准与国产化进展 - 全球标准由OpenGL、Vulkan、DirectX主导,中国加速制订国标并建立GPU工作部破解现有缺陷[7] - 国产GPU企业如景嘉微、芯动科技产品性能达国际同类60%-70%,但面临代工依赖和生态适配挑战[6] - 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如智算中心国产芯片占比超60%),智能制造/军工需求驱动创新[6]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图形与AI计算结合,光子芯片、存算一体架构或颠覆传统[8] - 市场机遇: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GPU需求增400%,元宇宙设备需10倍性能提升[8] - 标准建设:中国构建新一代API框架,平衡高性能与开发效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