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图形处理器)

搜索文档
韩国公布210万亿韩元财政投资计划,韩媒:后续推进仍面临挑战
环球时报· 2025-08-15 06:53
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 - 韩国政府计划追加210万亿韩元财政投资以推进123项国政课题 [1] - 经济发展战略以AI为龙头 目标成为全球AI三大强国 潜在经济增长率突破3% 2030年跻身全球科技前五强 [2] - 构建全国性AI高速公路 推动产业、地区、公共服务AI转型 建立独立AI生态系统 确保5万片尖端GPU [2] - 设立100万亿韩元国民成长基金 重点投资AI、生物健康、K文化、军工、气候技术等未来战略产业 [3] - 推动半导体和二次电池产业创新 在AI、生物、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引入零监管和特区制度 [2] - 目标实现KOSPI指数5000点时代 文化市场规模达300万亿韩元 相关产业出口50万亿韩元 年吸引外国游客3000万人次 [3] 资金筹措与财政计划 - 210万亿韩元追加资金计划通过扩充税收筹集94万亿韩元 高强度支出效率化筹集116万亿韩元 [5] - 政府暗示可能通过国债融资支持项目 [5] - 当前国家债务已超1300万亿韩元 近一年增加120万亿韩元 [6] 政策执行挑战 - 税收扩充方案面临阻力 包括恢复大股东资本利得税 [5] - 民间资本参与不可或缺 但企业界信心因《商法》修订和《黄色信封法》等劳资立法受挫 [6] - 规划涵盖面广但缺乏清晰执行路线和优先级排序 可能难以落地 [6] - 未同步公布政府组织调整方案 可能削弱国政执行力 [7]
日经BP精选——独家探访阿斯麦总部:极紫外光刻机王者的炼成之路
日经中文网· 2025-08-05 10:43
公司背景 - 阿斯麦控股(ASML Holdings)总部位于荷兰南部费尔德霍芬,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 [5] - 公司是全球唯一成功开发极紫外(EUV)光刻机的企业,该设备对生产最尖端芯片(如英伟达GPU)不可或缺 [5] - 在半导体光刻机领域占据90%的市场份额,总市值位列欧洲第三 [5] 技术发展 - 光刻技术原理与40年前相同,但设备已从小型(高约1米)发展至现今的先进系统 [7][9] - 公司技术公关负责人Mark Assinck展示了早期设备,强调技术演进的连续性 [9] 行业地位 - 阿斯麦是AI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欧洲企业,其设备对半导体行业具有战略意义 [5] - 日经BP作为日本领先B2B媒体,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领域,对阿斯麦进行独家采访 [3][5]
多家算力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AI驱动引领产业链变革
证券日报· 2025-07-29 01:09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5)于7月26日至7月28日在上海举行 多家算力企业参展展示最新成果 [1] - 大模型发展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系统化和集群化发展 超节点、网络、并行计算等技术环环相扣 [2]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较2024年增长43% 2026年将达到1460.3EFLOPS(为2024年的两倍) [2] 企业动态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由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构成 优化计算、通信、并行和内存性能 [1] - 燧原科技展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其"燧原®S60"推理卡已应用于聊天机器人、代码生成等场景 [1] - AI算力服务器企业表示行业对算力需求旺盛 技术重点包括设计工艺和散热技术等 [2] 市场前景 - 算力产业景气度较高 在AI技术驱动下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1] - 数字化转型深入将推动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需求增长 人工智能应用拓展也将增加算力需求 [3] - 国产AI算力崛起是大势所趋 AI将驱动以"AI+"为主线的时代机遇 [3]
从 “哑铃型” 到 “新主线”:淡水泉投资解构A股结构性机会
经济观察网· 2025-07-26 19:01
市场回顾与特征 - 上半年A股与港股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抬升,主要指数波动有限但结构性机会丰富,投资者信心维持高位 [3] - 市场呈现"哑铃型"分布特征:价值红利类资产表现分化(银行板块突出),新兴成长类资产快速轮动(AI算力、机器人→新消费与创新药) [3] - 政府部门稳增长发力但企业和居民信心待修复,股价企稳回升而房价/物价未完全扭转,出口成主要需求拉动但受美国关税影响存不确定性 [3] 全球资本配置 - "美国例外论"松动推动全球资本再平衡,4月关税压力测试后美/欧/亚市场均恢复,全球风险偏好同步抬升 [4] - 全球基金对中美配置比例自2021年中国见顶后低位企稳,海外资金回流中国取决于经济复苏确定性 [4] 投资得失分析 - 新消费领域:去年布局出海方向成功,但因严格筛选标准错过部分内需机会(如女性消费主导的黄金/奶茶/美妆等) [5] - 科技领域:一季度受益于DeepSeek带动的AI行情(去年底布局),二季度抓住海外算力主线机会 [5] - 周期领域:电力设备/汽车成长类资产布局成功,跨团队协作捕捉PCB/CCL产业链上游电子布缺货机会(TMT组与周期工业组协同) [6] 下半年三大机会 1. 优质中国资产重估:估值切换+全球资金增配 [7] 2. 优势产业全球化:头部公司全球化能力创造个股阿尔法 [7] 3. 科技自主可控:卡脖子领域国产替代+AI技术突破 [7][8] 细分领域展望 - AI产业链:海外算力结构变化(GPU组网/ASIC占比)、国产算力长期机会(大厂/国资投入)、AI应用(主业扎实+AI加成) [8] - 汽车产业:中高端自主品牌量价齐升、智能化提升溢价/订阅模式、欧洲成出海主战场、新能源车集中头部企业 [9] 经济敏感类资产 - 基本面改善+增量政策催化:如雅江水电站激发经济改善预期、"反内卷"政策推动低位资产 [7]
功率器件迎来AI时代机遇?沪硅产业股东新微集团百亿元投向重庆万国,布局AIDC功率器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6 15:50
AI基础设施领域功率器件应用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AI新时代 能效驱未来",探讨AI数据中心电力解决方案向大功率、高密度新型架构演进趋势 [1] - 大功率电源系统设计、超大规模网络互联、高效散热解决方案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 [2] - 数据中心供配电架构正从UPS方案向HVDC方案快速演进,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伏HVDC架构 [2] 功率器件行业发展趋势 - 高功率密度机柜从千瓦级向兆瓦级跃迁,算力集群规模从千卡级向万卡级扩展 [2] - 全球HVD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1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3% [2] - 12寸功率器件晶圆厂是未来方向,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4] 新微集团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重庆万国39%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布局AIDC功率器件领域 [1][3] - 整体项目预计投资100亿元人民币,2025年底前完成 [1][3] - 公司累计投资培育150余家企业,包括沪硅产业等10余家上市公司 [3] 重庆万国半导体发展计划 - 2022年已实现自主管理运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工艺技术 [4] - 现有产能扩建与技术升级将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4] - 美国A0S集团将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相关知识产权受保护 [4]
押注“特朗普看跌期权”!资管巨头纷纷加仓
金十数据· 2025-07-22 09:50
核心观点 - 尽管贸易和地缘紧张局势持续 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正加大对风险资产的看涨押注 认为特朗普第二任期波动性将让位于经济务实主义 国际贸易和供应链韧性支撑各类资产表现 [1][4] 机构持仓策略 - 景顺有限公司在第二季度企业财报发布前增持美国股票 同时超配非美市场如欧洲和新兴市场 并看好韩国中期机会因公司治理改革乐观 韩国Kospi指数今年已上涨逾30% 成为全球表现最佳主要股指之一 [4][5] - 景顺有限公司在跨资产组合中增持新兴市场本币债券 看好印尼等高收益率国家 认为这些资产将从美联储降息中获益最多 [6] - 富达国际有限公司青睐台湾股票因科技公司集中度高 同时看好韩国股票因估值低廉 认为台湾是参与科技股上行周期的最佳价值标的之一 GPU出口高得惊人 [6] - 富达国际有限公司对风险资产并非全乐观 跨资产组合看跌美国投资级和高收益公司债券因与国债利差过小 并买入黄金作为对冲 [6] -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认为美国中型科技股仍有上涨空间 因人工智能需求推动力支撑 人工智能在更广泛经济中应用仍有空间 [6] 市场表现与预期 - 高盛集团本月上调标普500指数目标位 汇丰控股在多资产组合中建议提高美国股票配置比例 [6] - 汇丰控股大力增持美国股票 认为企业盈利报告将成为催化剂因市场预期较低 可能高估关税负面影响 低估美元走弱积极推动力 [7][8] - 特朗普推迟关税后股市反弹 波动性回落 [2]
丝毫不顾特朗普颜面,黄仁勋动身访华前,不忘给美国政府一记暴击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21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计划 - 黄仁勋计划访问中国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造成的55亿美元亏损[1] - 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高端芯片H20因出口管制无法进入中国市场[1] - 公司坚定服务中国市场的立场,承诺优化产品体系以符合监管要求[7] 美国政府对英伟达的施压 - 两位美国参议员联名警告黄仁勋访华可能影响美国战略优势,并暗示其行为不负责任[3] - 参议员特别强调GPU等高性能芯片对AI发展的重要性,担忧技术外流[3] - 黄仁勋反驳称中国军方有能力自给自足,无需依赖英伟达芯片[8]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公司可能于9月推出"特别版"AI芯片,剔除顶尖技术以符合美国出口管制[5] - 黄仁勋认为中国市场至关重要,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美国企业必须参与[5] - 公司主张开放合作的技术普惠模式,反对技术封锁[8][10] 中美技术博弈与行业影响 -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导致英伟达股价下跌,市场震荡[5] - 黄仁勋呼吁改变政策,认为限制会适得其反,反而助力中国竞争对手[3][8] - 公司认为全球化合作的半导体市场才是技术创新的未来[10]
芯片巨头CEO又套现!黄仁勋拟减持英伟达7.5万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1:01
公司高管减持 - 英伟达CEO黄仁勋拟减持7.5万股公司股票[1] - 黄仁勋于7月11日、14日、15日连续减持22.5万股,价值约3800万美元[1] - 减持计划为10b5-1规则制定,计划在2025年内总共减持600万股[1] - 今年以来黄仁勋已累计减持120万股,总价值约1.9亿美元[1] - 上一年度减持计划中黄仁勋套现超7亿美元[1] - 董事会成员布鲁克·西维尔近期减持套现约2400万美元[2] 公司市场表现 - 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1] - 公司市值达4.18万亿美元,为历史上首家达4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2] - 市值已几乎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靠后的214家成分股总和[2] - 巴克莱分析师将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对应市值4.9万亿美元[2] - Loop Capital分析师给出250美元目标价,对应估值6万亿美元[3]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英伟达在生成式AI浪潮中独占鳌头[1] - 作为全球领先GPU制造商,硬件广泛应用于AI训练、推理和大型语言模型部署[2] - 成为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首选的基础设施供应商[2] - 生成式AI有望给商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并重塑人机互动方式[1]
黄仁勋又来中国了!大热天穿皮夹克与雷军合影,身家已破万亿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7-14 22:19
黄仁勋访华动态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到访中国 参加第三届链博会并与雷军合影 [1][3] - 4月17日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 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 [4] - 1月15日访问深圳 上海 北京三地分公司并参加年会活动 [6] 英伟达AI战略 - AI已应用于公司内部软件开发 芯片设计 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6] - 人工智能将颠覆医疗健康 金融服务 气候科技 制造业等行业 [6] 公司市值与高管动态 - 英伟达股价7月11日收于164 92美元 市值达4 02万亿美元 [10] - 7月12日黄仁勋净资产1440亿美元 超过巴菲特位列全球第九 [10] - 黄仁勋7月减持22 5万股股票 仍持有8 58亿股(占比近4%) [10] - 年内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20% 高管个人资产增加290亿美元 [11] 企业文化活动 - 2024年会在三地举办特色活动 高管参与扭秧歌庆祝春节 [6] - 2023年通过抽奖形式向员工发放现金红包 [8]
黄仁勋又来中国了!大热天穿皮夹克与雷军合影,身家已破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8:33
黄仁勋访华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年内第三次到访中国 参加第三届链博会并与雷军合影[1][3] - 4月17日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会谈 强调中国市场对公司非常重要[3] - 1月15日访问深圳 上海 北京分公司并参加年会活动[6] - 2023年曾访问中国大陆三地办公室 参加年会并参与春节庆祝活动[6][8] 英伟达业务发展 - AI已应用于公司多个领域 包括软件编程 芯片设计 供应链管理等[6] -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医疗健康 金融服务 气候科技 制造业等行业格局[6] - 公司GPU硬件广泛应用于AI训练 推理和大型语言模型部署[11] 公司市值与高管财富 - 7月11日英伟达股价164.92美元 市值达4.02万亿美元[11] - 7月12日黄仁勋净资产1440亿美元 超过巴菲特的1430亿美元[11] - 年内公司股价上涨超20% 黄仁勋个人资产增加290亿美元[12] - 7月8-10日黄仁勋减持22.5万股股票 价值约3640万美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