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illa控制系统

搜索文档
卖房自救的清华学霸,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8-07 10:33
公司概况 - 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港股主板挂牌,有望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5]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轻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产品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近300家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蓝思科技等知名企业 [6] - 完成多轮融资后估值已达约36亿元,获得宽带资本、清控银杏、常春藤资本等多家机构支持 [6]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兼CEO张赛拥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6] - 2012年回国创业,发现国内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被ABB、发那科等外企垄断,国产化率不足5% [8] - 创业初期在济南城中村租办公室,2014年完成首款并联机器人样机,但首年仅卖出3台设备 [8] - 2016年公司现金流断裂时,张赛卖掉北京房产回购股份,并引入峰瑞资本等机构的930万元投资 [8] 技术研发 - 2018年推出的Bat系列并联机器人通过20,000小时无故障测试,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8毫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 [8] - 2020年自主研发的Gorilla控制系统实现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8] - 截至2024年,公司已获得271项专利,其中36项发明专利 [8] - 全栈技术生态(脑眼手足协同)在轻工业场景落地能力是资本持续押注的关键 [19] 市场策略 -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避开汽车制造等巨头主导领域,转攻食品包装、电子组装等轻工业细分市场 [9] - 为光伏企业开发出全球首条无人化硅片分选线,为半导体工厂攻克0.1μm级传输难题 [9] - 2024年海外收入达2550万元,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 [9]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5% [12] - 机器人本体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约5%上升到2024年的20.8% [12] - 2022-2024年分别录得净亏损约0.63亿元、1.04亿元及0.71亿元人民币,三年累计亏损约2.38亿元 [13]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25.9%提升至2024年的26.5% [15] - 海外销售收入三年增长近10倍,从2022年的约26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550万元人民币 [15] 融资历程 - 2014年获得600万元天使轮投资,投后估值2000万元 [17] - 2015年完成1800万元Pre-A轮,投后估值7500万元 [18] - 2016年完成A1轮投资,投后估值为9300万元 [18] - 多轮融资后,公司估值来到36亿元 [18] 未来规划 - 选择港股18C章上市,募资用途:30%资金投向具身智能研发,20%用于海外拓展 [19] - 与华为共建"机器人+AI"实验室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19] - 计划在匈牙利建设欧洲首个机器人培训中心 [19] - 据高工机器人数据,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