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ucci美妆与香水
icon
搜索文档
美妆巨头起诉Gucc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6 17:12
Gucci授权之争浮出水面。在欧莱雅与开云集团合作背后,实则暗流涌动。 "我们将捍卫我们的权利,直到合同的最后一天,直到合同的最后一个小时。"近日,科蒂集团 首席执行官Sue Nabi在业绩财报会上对Gucci美妆香水授权的纠纷时回应道,"我们也一直非常 谨慎,产品组合中没有一个单一品牌占总销售额的10%左右。" 就在开云集团宣布与欧莱雅集团达成长期合作的隔天,10月20日,科蒂就通过旗下子公司在英 国商业法庭起诉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及其母公司开云集团。该诉讼涉及Gucci美妆与香水的授 权许可。 不过,开云集团与欧莱雅集团当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及,开云将继续履行现有许可协议的义 务,其中就包括Gucci与科蒂的合作。开云集团也明确回应:"关于科蒂就Gucci许可发起的诉 讼,开云集团无条件拒绝科蒂集团提出的未经证实的索赔,并将大力保护其权利。" 对此,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 时表示,奢侈品集团对美妆的前景预期并非否定,而是预期更趋理性务实。开云集团美妆业务 虽保持增长,但规模占主业较小,与其耗费资源自建美妆运营体系,不如交由专业方赋能实现 价值最大 ...
Gucci保卫战?科蒂起诉开云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20:29
事件概述 - Gucci美妆香水授权成为争夺焦点,开云集团宣布与欧莱雅集团达成长期合作,将从2028年起获得为期50年的独家授权,取代现有授权方科蒂集团 [1] - 科蒂集团就授权纠纷在英国商业法庭起诉Gucci及其母公司开云集团,开云集团拒绝科蒂提出的索赔并表示将大力保护其权利 [1] - 科蒂集团首席执行官强调将捍卫权利直至合同最后一天,并指出公司产品组合中没有任何单一品牌占总销售额的10%左右 [1] 科蒂集团的立场与财务影响 - 科蒂集团表示现有授权协议未发生变更,将继续按协议运营Gucci美妆业务至2028年,并正与开云集团友好协商 [3] - Gucci品牌约占科蒂总销售额的8%,约占其收入的11%,授权到期后的损失将对后一年的利润产生影响 [4] - 科蒂集团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5.78亿美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为6460万美元,同比下滑19% [3] - 公司约80%的品牌为自有或长期授权,产品组合结构审慎,无单一品牌销售额占比超过总销售额约10% [4] 开云集团的战略与财务状况 - 开云集团美妆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5亿欧元,实现9%的增长,而集团整体收入下跌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缩水46%至4.74亿欧元 [5] - 集团核心品牌Gucci上半年营业利润下滑52%至4.86亿欧元,截至6月底集团净负债额为95亿欧元 [5] - 开云集团早在2023年就传出与科蒂"分手"的消息,并成立美妆部门发展内部业务,但现今该部门可能被出售 [5] 行业趋势与合作模式分析 - 奢侈品集团与专业美妆巨头结盟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体现,呈现出"专业分工深化"与"高端市场价值聚焦"的新趋势 [6] - 奢侈品集团擅长品牌文化构建与高端客群触达,而欧莱雅等企业具备研发、供应链及全球营销的专业能力,授权合作模式成为更优选项 [6][9] - 对于非美妆行业的玩家,自营美妆业务复杂且成本高,授权模式能提供强大投资回报,没有实质性的前期授权费或续约成本 [6] 欧莱雅集团的战略布局 - 欧莱雅集团与开云集团的合作被视为强强联手,能证明其作为美妆集团有能力赋能时尚品牌成为优秀的美妆品牌 [8] - 合作将进一步拉大头部企业与追随者的差距,巩固欧莱雅在奢侈美妆领域的龙头地位,实现从大众高端到顶奢的完整覆盖 [9] - 欧莱雅北亚区实现两年来的首次正增长,中国大陆市场在第三季度恢复中个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档化妆品部的复苏 [8] 法律视角与诉讼影响 - 科蒂公司是否享有优先续约权取决于合同是否约定"同等条件优先续约",若无此条款则不享有其他优先权利 [2] - 在现有授权协议有效期内,各方应当依约履行各自权利义务,科蒂继续供货、开店、推新不受诉讼影响 [6] - 诉讼意味着合作方关系从合作变为对抗,对合作氛围有影响,科蒂起诉目的可能是防止合约提前终止或作为谈判筹码 [7]
Gucci保卫战?科蒂起诉开云集团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20:26
Gucci美妆授权变更的核心事件 - 开云集团与欧莱雅集团达成长期合作,欧莱雅将于2028年科蒂现有授权到期后,获得为期50年的Gucci美妆与香水独家授权[1] - 合作宣布隔日(10月20日),科蒂通过旗下子公司在英国商业法庭起诉Gucci及其母公司开云集团,诉讼涉及授权许可[1] - 开云集团明确拒绝科蒂提出的索赔,并表示将大力保护自身权利,同时承诺继续履行现有许可协议的义务[1] 科蒂集团的立场与财务影响 - 科蒂首席执行官Sue Nabi强调将捍卫权利直到合同最后一天,并继续按现有授权协议运营Gucci美妆,该协议仍有数年期限[1][2] - Gucci品牌约占科蒂总销售额的8%,约占其收入的11%[4] - 科蒂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15.78亿美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6460万美元,同比下滑19%[3] - 公司产品组合中没有任何单一品牌销售额占比超过总销售额的约10%,约80%的品牌为自有或长期授权[1][4] 授权纠纷的法律与商业焦点 - 纠纷焦点在于科蒂是否在授权续约上享有优先权,取决于原合作协议中是否包含“同等条件优先续约”条款[2] - 若无相关条款,科蒂不享有优先权利,诉讼可能作为谈判筹码,为体面退出要价或防止合约提前终止[2][7] - 英国法院的诉讼不会影响现有合同的继续履行,科蒂在2028年前继续供货、开店、推新不受阻[6] 开云集团的战略转向与财务状况 - 开云集团于2023年成立美妆部门,但现已决定与欧莱雅合作,美妆业务采用轻资产授权模式[5] - 2025年上半年,开云美妆收入达1.5亿欧元,增长9%,但集团总收入下跌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缩水46%至4.74亿欧元[5] - 截至6月底,开云集团净负债额为95亿欧元[5] 欧莱雅集团的战略获益与市场地位 -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对与开云的合作表示乐观,认为合作证明其有能力赋能时尚品牌成为优秀的美妆品牌[8] - 合作将进一步巩固欧莱雅在奢侈美妆领域的龙头地位,实现从大众高端到顶奢的完整覆盖[9] - 欧莱雅北亚区实现两年首次正增长,中国大陆市场第三季度恢复中个位数增长,得益于高档化妆品部复苏[8] 行业趋势与专业分工深化 - 奢侈品集团与专业美妆巨头结盟是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体现,行业呈现“专业分工深化”与“高端市场价值聚焦”趋势[6][9] - 自营美妆业务极其复杂且成本高,授权模式能提供强大投资回报,没有实质性前期授权费或续约成本[6] - 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头部企业差距拉大,加速行业整合与结盟趋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