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AR1拮抗剂

搜索文档
欢迎参与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
第一财经· 2025-06-12 12:19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融合 -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加速新药研发、降低开发成本的核心驱动力,覆盖靶点筛选、分子设计到临床研究全流程 [1] - 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将于2025年6月12-13日启动,响应《上海市计算生物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1] - 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复旦大学、恒瑞医药等12家机构联合主办,聚焦AI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 [1] 大赛科学化赛制设计 - 大赛聚焦HCAR1靶点,通过AI计算方法发现潜在的特异性药物分子,填补该靶点高亲和力药物研发空白 [2] - HCAR1是抗肿瘤药物创新靶标,其异常激活与代谢紊乱、肿瘤进展相关,但研发受限于三维结构信息缺乏等同源受体问题 [2] - 赛制分为小分子(HCAR1拮抗剂)和大分子(HCAR1抗体)双赛道,参赛团队需使用自建AI模型提交作品 [3] 赛事组织与产业衔接 - 大赛面向全球开放,团队规模1-5人,由泰坦科技提供化合物、近岸蛋白提供抗体制备服务 [3] - 上海正通过赛事汇聚高校、CRO等力量,构建"基础发现-技术验证-转化应用"创新闭环,对标国际标准 [4] - 根据行动计划,2025年上海将建成计算生物学全链条研究范式,在AI药物研发等领域实现理论突破并产出自主知识产权工具 [4] 产业升级与创新生态 - 大赛作为行动计划保障措施,旨在提升上海计算生物学影响力,推动算法、软件等原创产品亮相 [5] - 专家认为赛事标准化机制可缓解"重论文轻转化"痛点,为上海培育全球竞争力原创药物提供技术活水 [5] - 大赛技术成果与协同效应将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