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U多维触觉芯片

搜索文档
能分辨“爱马仕”和“地摊货”?人形机器人迎来触觉新风口
南方都市报· 2025-04-17 20:32
公司技术路径 - 专注机器人触觉感知系统研发,提出"触觉感知操作系统"概念,包含ITPU多维触觉芯片、四指灵巧手、微型视觉模组与数据驱动模型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 [1][2] - 采用"四指"而非五指设计,因85%工业场景只需四指且成本降低20% [2][10] - 灵巧手内嵌摄像头实现"触觉+视觉"融合,避免角度遮挡问题,提升复杂操作稳定性 [2] - 构建"触觉数据库"训练大模型,通过工业场景真实数据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如何用手" [3][6] 产品应用场景 - 已落地深圳地铁安检场景,处理效率提升1.4倍,完成扫码、贴标、分拣等标准化动作 [3][11] - 参与中医诊疗研究项目,触觉传感器可分辨微小脉搏波动,探索医疗辅助应用 [5][9] - 明确优先工业场景战略,认为家庭环境复杂度高(L5级难度),需先积累标准化数据再拓展 [5][12] - 采用轮式而非双足设计,因轮式更高效稳定,符合"干活"需求而非"仿人"表演 [13][14] 行业竞争格局 - 触觉感知是当前机器人系统最薄弱环节,传统传感器存在分辨率低、价格高等瓶颈 [4] - 高端触觉传感器80%市场份额被欧美技术主导,制约产业普及 [4] - 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均将高精度触觉感知视为继大模型后的核心突破口 [4]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需长期研发投入,不宜用短期变现标准衡量 [7][8] 技术差异化优势 - 触觉传感器可感知力觉、滑觉、温度、材质等多维度信息,精度达分辨"爱马仕与地摊货"级别 [1][2] - 通过中医切脉实验验证系统敏感度,证明触觉对理解物理世界的关键作用 [9] - "适度仿人"策略聚焦实用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成本浪费 [10] - 数据闭环能力使机器人可自主积累经验,实现"刷经验值"式成长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