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stant commerce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中 “日常应用” 之战 -即时配送食品的市场规模、交叉销售及最终格局
高盛· 2025-07-03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均维持“买入”评级 [102][109][118][1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商玩家与美团在餐饮外卖和即时购物领域竞争加剧,此次投资持续时间或更长,目标是成为中国的“日常应用”,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的交叉销售 [3][9] - 预计到2030年,餐饮外卖总潜在市场规模达2.4万亿元,即时购物达1.5万亿元,平台补贴、新用户获取和集中厨房模式将推动其加速渗透 [4][10] - 提出餐饮外卖和即时购物的三种情景假设,长期投资虽会带来短期盈利压力,但可能提升电商玩家的营销效率和GMV利润率 [12] - 不同公司在竞争中有不同表现和机遇,如京东若稳定外卖规模或受益更多,拼多多国内利润基础更稳固 [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最新数据及近期发展情况 - 淘宝即时商务和饿了么6月23日峰值日订单达6000万,目标8月达8000万;美团日订单达9000万;京东稳定在2000 - 2500万 [34] - 美团将资源转向即时零售,缩减美团优选业务;预计2025年中国按需电商渗透率加速,总按需电商TAM达1.5万亿元 [35] 预计2030年餐饮外卖和即时购物TAM - 预计2024 - 2030年餐饮外卖和即时购物GTV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9%和18%,2030年餐饮外卖TAM达2.4万亿元,即时购物达1.5万亿元 [40] - 集中厨房模式可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降低骑手成本,推动餐饮外卖进一步渗透 [41] 成为“日常应用”实现交叉销售 - 高频餐饮外卖消费可为电商平台带来更可持续的流量,电商玩家将新业务整合到一个应用中,以实现交叉销售 [56] - 京东进入餐饮外卖主要是为获取流量,部分替代低效的用户获取营销渠道 [58] 餐饮外卖和即时购物的三种情景 - 情景1(基本情景):美团成功捍卫市场份额,竞争格局为5.5:3.5:1,预计未来12个月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的餐饮外卖亏损分别为410亿元、260亿元、250亿元EBIT下降 [70] - 情景2:阿里巴巴持续投资,与美团形成4.5:4.5:1的双寡头格局 [70] - 情景3:京东改善商户覆盖和骑手配置,形成5:3:2的格局 [70] 电商社区团购投资周期案例研究 - 社区团购竞争激烈,各平台投入超1000亿元,至今主要平台未实现整体盈利,经历了出现、整合、合理化三个阶段 [78] - 与按需电商相比,社区团购盈利难、协同效应弱、参与者多、竞争格局演变慢,监管对竞争缓解作用有限 [80] 与市场共识的对比 - 报告对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拼多多的预测与Visible Alpha共识数据存在差异,涉及平台GMV、营收、利润等多个指标 [96][97][99][100] 京东:被低估的零售商转型故事 - 京东618表现强劲,电子电器和餐饮外卖业务增长迅速,创始人规划了长期战略,拓展到旅游和酒店预订行业 [101] - 尽管短期有餐饮外卖投资,但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6年集团利润加速增长 [102] 拼多多:相对较少参与餐饮外卖竞争,下半年基础更轻松 - 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吸收美团优选库存,预计下半年扩张,测试自建仓库,与顺丰同城合作 [108] - 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调整后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09] 阿里巴巴:短期电商盈利受影响,云/AI有上行空间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整合到中国电商业务集团,投资500亿元发展按需零售,618 GMV同比增长6 - 7% [118] - 下调2026 - 2028年EPS预测,上调集团营收,维持“买入”评级 [119] 美团:捍卫领导地位,下半年利润前景较弱;即时购物是亮点 - 美团6月中旬餐饮外卖订单达9000万,即时零售业务表现强劲,收缩美团优选业务,扩张小象超市 [131] - 下调2025 - 2027年餐饮外卖单位经济预测,预计即时购物订单增长加速,下调营收和调整后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32]
Alibaba: Instant Commerce Offering Exceeds 40 Million Daily Orders
PYMNTS.com· 2025-05-27 07:30
阿里巴巴即时零售平台表现 - 平台在推出一个月内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1] - 整合饿了么商户资源至淘宝主站,实现60分钟内配送[1] - 该服务于4月下旬推出,并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中提及[1] 公司竞争优势 - 已建立多年配送能力体系,并投资盒马鲜生强化生鲜供应链[2] - 拥有极成熟的商户基础及稳健的物流系统支持即时零售[3] 行业市场空间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当前覆盖约5-6亿消费者,未来或达10亿规模[3] - 生鲜和餐饮配送是最受欢迎的即时服务品类,整体使用率达55%[5]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等竞争对手均在加码即时零售领域[3] - 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企业相互渗透业务边界,即时零售成为最新战场[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中59%仍使用即时便利服务[5] - 无账单压力的月光族使用生鲜配送比例最高达59%,非月光族使用率为50%[6]
Alibaba: ‘Instant Commerce' Market Could Draw ‘Every Person in China'
PYMNTS.com· 2025-05-16 01:10
即时零售市场 - 阿里巴巴推出名为"即时商务"的快速配送服务 旨在利用多年积累的配送能力和生鲜超市品牌盒马鲜生的资源 [1]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庞大 目前覆盖5-6亿中国消费者 未来可能扩展至10亿消费者 [2] - 阿里巴巴拥有成熟的商户基础和强大的物流系统支持即时商务发展 [2] 物流行业趋势 -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行为使得快速可靠配送成为刚性需求 沃尔玛计划年底前实现95%美国消费者三小时达 [3] - 物流竞争关键在于掌握三大要素:资金效率 时间控制和碳足迹管理 [3] - 大型零售商如亚马逊和沃尔玛依靠全覆盖网络 中小型企业需寻找差异化方案 [4] 人工智能业务 - 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18%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5] - AI服务应用从早期的互联网 金融 教育 自动驾驶等领域扩展到更多行业场景 [6]